龚云表:关于孙志纯画作的双声部与多向度
2015-07-01 09:05:44 未知
年初曾有武夷山一游,得以与志纯君相识,接谈甚为投契。后又见到他近年来创作的水彩和油画作品,更生出一种感佩的情意,也便有了一种呼之欲出的想为他的作品发表感想的愿望。
“声部”作为一个音乐术语,意指“具有横向进行意义的音的线条”。以“双声部”比喻孙志纯分别在水彩画和油画这两个画种,同时横向展开又一起向纵深发展的创作态势,或许是十分贴切的。其实所谓的“双声部”,只是就艺术样式和绘画语言而言的,如果从更本质的审美内核和精神蕴藉来看,这两个声部则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和谐协调,共同组成了孙志纯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孙志纯的水彩画作品格调清新洒脱、色彩明快泼辣,看似一挥而就、一气呵成,却呈现出对物象的高度概括和准确把握,包蕴着丰富的内涵。他挥洒自如,娴熟驾驭了水彩画的各种技法,以色溶水,以水润纸,以笔求韵,以意与形的审美趣味营造出一种优雅隽永的艺术格调。在他为数众多的风景水彩画中,充满了大自然的透亮和明媚,在绚丽和灿烂中透出典雅和纯粹。他的用色尤具特色,如果也作一番比喻,那么可以说,他的运用色彩,既注重“全音阶”的辉煌铺陈,又着意于“半音阶”的雅逸和谐。而在他的另一类以室内景物为题材的水彩画作品中,则更注重于表现一种温馨甜美的意趣和格调。如果说他的风景画“明媚”,那么他的室内景物画则更增添了一抹“妩媚”,而其运笔更加泼洒放任、凝练概括,用色更加简约去繁、以少胜多,富有表现力。看了孙志纯的水彩画,会让人产生某种联想。环视当今的水彩画,常会感到因强调“民族化”而模糊了与中国画的界线。虽然这也不失为一种创新意义上的尝试,但是水彩画毕意姓“水”,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性,失却它的特性,也就不成其为水彩画。返观孙志纯的水彩画,我们领略到了纯粹的、真正意义上的水彩画。那种水色交融所产生的透明感、轻快感和韵味,都是水彩画这一绘画样式所独有的,而且他将这些特性都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显得那样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孙志纯的油画作品多以写生为主,尽管算不上煌煌巨制,却也和他的水彩画一样,透出清新洒脱和优雅。他以自己的个性化油画语言,诠释大自然的奥秘和内蕴;用一种蓬勃的生命力,来表现大自然色彩的幻觉、光影的跳跃、结构的运动、形状的变化……在他对大自然的凝视观照中,看出了物象的种种点、线、面、体块、色彩,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配合、它们的结构以及贯穿其中的节奏与韵律。油画姓“油”,孙志纯的油画,笔触滞重平实,色彩浑厚凝重,富有肌理感,他以其特定的油画语言,生动地表现出他出于内心的对于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从更深层次审视孙志纯的绘画作品,可以发现这些作品是他的一种精神性的物化,是他不断努力追求适合自己精神诉求的绘画样式和材料的过程与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或可认为,他的作品已经具备了绘画语言和审美精神的多个“向度”,即抒情性、写意性和精神性。
正如毕加索所说:“一个画家通过绘画来解脱和感知到梦幻中的自己。”孙志纯的绘画,似乎都在为着一个目的,即创造出自己对世界和生活的理解,抒发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爱慕之情,始终让自己处于一种自由流畅表达情感的创作状态之中。这也就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抒情性。而就其绘画语言来说,他又寻找到了一种与他的抒情性相吻合的写意风格语汇,既注重物象又超越物象,“立象以尽意”,完成了从“对于自然的依赖”到“自由地抒发情感”的过渡和转换,进而使他的作品提升到精神的高度,构筑起一个由他自己创造的精神家园。而这种精神性,也正是艺术的本质所在,因此更显得难能可贵和不同反响。
大自然的丰富性是无限的,艺术作品也因此有着无限广阔的创作空间,有待艺术家们去开创和拓展。孙志纯将自己的创作源头,深深契入包孕着无穷生机的大自然之中,由此使他的绘画作品显示出了足够的高度和深度,又有了足以继续前行的宽广空间,前景正未可限量。祝愿孙志纯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给人们以新的惊喜。
2007年岁末于上海
(责任编辑:牛静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