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南阳楚汉文化:楚风汉韵 润泽南阳

2015-07-01 19:23:12 未知

南阳大桥桥头建筑具有明显的汉代风格

  “襟三山而带群湖,枕伏牛而蹬江汉”,坐落于中原腹地的南阳,北接汝洛,南襟荆襄,西出武关,东联江淮。位处南北自然分界线上的南阳盆地,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孕育出无比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与遗存,其文化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全国无出其右。

  丰富的历史积淀表现在文化上,蔚为大观:《二十四史》中有名可考的南阳人达800余位,商圣、科圣、医圣、智圣,一地四圣天下仅有;楚汉文化、官署文化、中医药文化、玉文化、会馆文化、楹联文化、戏曲文化、姓氏文化、饮食文化、淮源文化等源远流长,盛而不衰。

  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曾说,南阳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长江与黄河两大文明带在这里交汇融合,多样文明的杂交过渡造就他地难以企及的独特文化现象。南阳的楚汉文化,在中原的影响仅次于洛阳的河洛文化,与开封的宋代文化成为拱立中原古典文化的三极之一,在全国也有一席之地,不容忽视。南阳文化是河南文化之基,河南文化是中国文化之祖,故南阳文化繁荣发展,则是中国文化兴盛的必要一环。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代哲人冯友兰先生心中,南阳是他最为魂牵梦萦的故土。伴随着华夏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历史洪流,南阳已成为当代贤达争相进行文化朝圣和寻梦的魅力之乡。

  在纷繁多元的南阳文化因素中,本报将选取十大最为闪耀夺目的文化品牌,分期刊出,为您一一道来。

  楚汉故都 人杰地灵

  南阳最为突出的文化特质是什么?如果用四个字简单概括,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一个词:楚风汉韵。

  今年年初,南阳大文化研究院组织撰写的重点课题成果《南阳文化特质研究》一书中,就以“楚风汉韵”为题眼描述本土文化特质。可见,楚汉文化已成人们心目中约定俗成的南阳文化符号。

  在2014年由我市组织的“楚风汉韵--南水北调中线南阳出土文物展”活动中,近百件青铜器、玉器、陶器、汉画像石、汉画像砖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现场采访的中央及北京媒体刊发的报道中,纷纷这样称赞南阳历史文化:“观盛唐到西安,游北宋下开封,元明清看北京,寻汉风当属南阳。”

  南阳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汉文化的荟萃之地。正如“楚风汉韵”的字面含义一样,久远的楚之魂和汉之韵已然浸透在南阳人的血脉之中。

  楚国王族先祖原为周天子帝师,因教化之功而受封于南阳盆地西南。楚熊氏带领楚人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在中原政权与九黎族交界的荒蛮之地开宗立国,在今淅川、西峡范围内建立了始都丹阳。楚政权从为天子镇守南方的一方诸侯逐渐壮大,因姓氏高贵、久居边陲,后擅铸鼎器、自立为王,与中原诸侯分庭抗礼。楚人性格狂放、不拘俗礼,追求浪漫与真理,诞生了写下《九歌》、《天问》等不朽名篇的大诗人屈原。这种不屈不挠的性格和奔放心态,成就了南阳人传承数千年的文学脉络,并在当世大放异彩,南阳作家群、南阳诗人群等等都是例证。

  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自称汉族,我们使用的文字叫汉字,汉代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上的高峰,汉朝是中华民族真正大一统、华夏文明巩固成形的时期。

  南阳汉文化在汉代文化史上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南阳历史文化的顶峰和代表。南阳于汉代,其地位和影响仅仅用“全国六大都会”、“经济首都”、“帝乡”都是不能完全概括的。

  汉代人既继承了楚人豪迈的特性,又兼有华夏族“克己复礼”的特质,既有锐意进取的自信,又秉承内敛温厚的德行,这种民族性格和文明交汇融合的过程,南阳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促成者。南阳,曾经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化高峰——汉代雄踞一方,显赫当时,创造了璀璨的人文遗迹。

  “秦迁不轨之民于南阳”,大量六国贵族和商贾豪士的到来,为盆地农耕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史称宛地“民俗杂好事,业多贾”,重工重商之余,尊师重道。经济、政治的发达,造就了南阳汉代的灿烂文化。从军事、经济、天文、中医学、文学到乐舞、杂技、建筑等,在当时都独领风骚。张衡的科学、文学成就举世称誉,以医圣张仲景著作为代表的中华医药学文化至今仍闪耀着无与伦比的光彩。云台二十八宿、法学家张释之、诸葛亮等一大批名垂青史的南阳人,灿若星辰。

  灵石不言 片石千秋

  南阳汉画像石和汉画砖是南阳汉文化的又一座丰碑,是汉代生活画卷的记录,更是南阳汉代文化繁荣的铭石,被誉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纯粹的本土艺术”、“敦煌前的敦煌”,被理论界称为“中国第一个艺术热情时代”。

  汉画像石,是两汉时期装饰于墓室、墓祠、墓阙、石棺、摩崖等建筑物上的特殊艺术作品。南阳是全国汉画像石四大集中地之一,这和南阳在两汉时代发达的经济文化、特殊的政治地位及当时社会的丧葬习俗是密不可分的。它生动地描绘了汉代社会的典章制度、衣食住行、神话故事等,体现了两千年前汉代物质、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被誉为“图画汉代史”、“一部绣像的汉代史”、“敦煌前的敦煌”。

  包罗万象的南阳汉画被誉为汉代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

  鲁迅先生生前对南阳汉画像石极为关注,托人收集拓片200余幅。他曾说:“唯汉人石刻深沉雄大。”美学家王朝闻先生则称南阳汉画像石为“难以匆匆理解的文化现象”,并断言“这一艺术宝库的价值在未来将更加光辉”。而历史学家翦伯赞则从历史的角度,誉其为一部“绣像汉代史”。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在看过汉画像石后,曾激动地说:“气势磅礴,风格独特,令人一见倾心,是高级的艺术、伟大的艺术。”

  品读汉画像石,探寻历史印记,仿佛掀开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在生动写实的“耕耘图”上,汉代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跃然而出;“双阙、厅堂、铺首衔环”中,汉代建筑立体呈现;“车骑出行”中,汉代贵族连车列骑的场景极尽奢华;“仙人乘鹿”中,石刻二仙人乘鹿相嬉逐,表达了汉代人相信在现实之外,还有一个浪漫的神话世界的信仰与追求……

  南都风韵 传承千古

  二月河先生曾这样称赞南阳:全国只有三座城市有自己的历史名赋,西安《西京赋》,洛阳《洛神赋》,南阳《南都赋》,其中两赋还是南阳人张衡所作。

  当年,《诗经》描绘过这里的楚地风雅,李白吟咏过这里的汉时繁华,“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邀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南阳是如此令人神往,以至于李白多次游历南阳后,最终发出感慨:“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等一系列重要工程建设的开展,南阳这颗中原大地上的明珠,再次折射出耀目的光彩。围绕“三个南阳”建设和“以文塑城”战略实施,南阳正着力再次展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与风采。

  面对历史留给我们的瑰宝,南阳在保护、开发、利用“楚汉文化”这张文化名片的过程中,着力打造“楚风汉韵”,持续提升城市品位,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风采。

  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反复论证,巧妙运用汉文化元素,为城市披上文化的盛装。出入市口南阳大桥两端汉阙屹立,古韵悠长;梅城公园、白河湿地公园等城市核心休闲景区内,汉画雕塑、汉代元素文化柱等古色古香;市场上,精美的汉画拓片仿古线装书、拓片绢画等旅游纪念品备受青睐……汉文化的利用、建设在宛城大地蔚然成风,文化厚重的新南阳给广大来宛宾朋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

  围绕汉文化产业打造品牌,借力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是南阳创新开拓的发展方式。由北京城建集团对口援建的京宛合作重点项目——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核心区建设,已经提上日程。该项目规划方案经过近一年的反复论证,以“智谋天下、传奇卧龙”为核心理念,紧紧围绕武侯祠与汉画馆两大独特文化元素的提升,突出“智慧文化”这一鲜明特征和重要标志,以打造“中国第一智慧文化集聚区”为总体定位,走出一条文化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南阳模式”之路。

(责任编辑:秦连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3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3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