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策展人的角色转换

2015-07-02 15:31:10 刘倩

那些大牌艺术家的个展,是否还需要策展人?

  “选择了蔡国强,就等于选择了话题本身。”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担任蔡国强个展的策展人,蔡国强是个特例,却也是大牌艺术家的典型代表。在当代艺术中,大牌艺术家的重要个展从来都是行业的聚焦点,无不被媒体争相报道,他们的名字就代表着热点与关注,尤其是在他们拥有成熟的创作与思考体系,并对展览呈现也具有独立的思考时,展览中的另一角色——策展人往往显得尴尬甚至是被忽略的,细数一年来王广义、徐震、曾梵志等多位艺术家的大型个展中,也并没有策展人这一角色。这些大牌们的个展是否还需要策展人?面对这类艺术家,怎样的策展更有效?策展人如何与这样的艺术家合作?这或许就是艺术家的主角时代,给策展人们提出的问题。

  策展人的角色转换

  “当艺术家都变成了策展人,策展人应该变成艺术家。”盛葳半开玩笑的道出了策展人的工作方法,当艺术家对整个项目已经有完整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策展人要做的事情就是再创造,打破艺术家原有的构想,让这个项目更加有新的意义。

  高士明觉得策展人和艺术家的关系更像是角色的不同转换,他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一代宗师》里的一个片段来打比方:赵本山扮演的隐匿宗师丁连山劝师弟宫宝森别在佛山跟晚辈叶问抡胳膊撩腿。对方回答说:“宝森不是想当英雄,是想造时势。现在这炉子里,需要这根新柴”。这句台词一下子打动了高士明的神经:“这就是策展人的工作,绝对不是要推艺术家、推作品,而是说造时势,时势是什么?往小里说,就是一个context,往大里说,是整个社会的局面。” 高士明认为从某些具体的艺术家和展览来看,艺术家的确是不需要策展人来帮他们推广、运营,“但策展人并不仅仅是推广运营等工作,策展人很重要的工作是读者、批评者、对话者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关系更重要的像是执行伙伴。”

  在高士明的经验中,最愉快策展经历是他与艺术家吴山专的合作:“我与吴山专是长期合作,从2008年我帮他策划个展 ‘吴山专:国际红色幽默’开始,一直到2013年吴山专与英格‘关于某物的报告’,我们的合作变得相当美妙。”

吴山专&英格 《关于某物的报告》

  “记得OCAT的展览,我们只讨论了两个小时,但是我们是高度跳跃化的头脑风暴,根本不是在谈论怎么展,而是在谈那件作品。策展人很深入的卷入到了作品中的推演中去。”所以在其中,策展人高士明与艺术家是对话的关系,展览题目“关于某物的报告”也是高士明所取的,“关于某物,这个某物是陌生的某物,尚未被定义的某物,我们没有说这是一个艺术展览,也没有说这是一个艺术品,这是关于某物的报告,那个某物是什么,是我们共同去追寻的东西。在这其中,吴山专、英格、我以及其他人,其实都是合作者,都是共同去追求去触摸‘某物’的那个人。所以我们在展览中没有称作艺术家和策展人,而是用了‘报告人’和‘联合报告人’这样的角色,这是一个极端案例。”高士明说,当他们共同面对一个未知的“某物”,这样的艺术创作并不仅仅是属于艺术家的,而属于共同的发现者,这是他在策展经验中最喜欢与人分享的一次经验。

  高士明将自己的策展分成不同的角色,他跟每一个自己关心的艺术家都有不同的关系,就像面对吴山专他想做一个欣赏者和联合报告人一样,对于黄永砯,他想做一个好读者;对于杨福东,他想做一个观察者;对于台湾艺术家陈界仁,他想做好一个对话者。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