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策展的效果:1+1>2或1+1=3

2015-07-02 15:32:24 刘倩

那些大牌艺术家的个展,是否还需要策展人?

  “选择了蔡国强,就等于选择了话题本身。”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担任蔡国强个展的策展人,蔡国强是个特例,却也是大牌艺术家的典型代表。在当代艺术中,大牌艺术家的重要个展从来都是行业的聚焦点,无不被媒体争相报道,他们的名字就代表着热点与关注,尤其是在他们拥有成熟的创作与思考体系,并对展览呈现也具有独立的思考时,展览中的另一角色——策展人往往显得尴尬甚至是被忽略的,细数一年来王广义、徐震、曾梵志等多位艺术家的大型个展中,也并没有策展人这一角色。这些大牌们的个展是否还需要策展人?面对这类艺术家,怎样的策展更有效?策展人如何与这样的艺术家合作?这或许就是艺术家的主角时代,给策展人们提出的问题。

  1+1>2的策展

  或许这种不同身份的转换只是高士明自己的工作方法,但总体来说有效的策展一定不是仅仅为艺术家解读作品,虽然这已经成为当下策展的一种常见现象。让策展变得有效,艺术家与策展人的合作能够达到1+1>2或1+1=3的效果,这是盛葳和朱朱不约而同想到的回答。

  盛葳以黄专2009年所策划的展览“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为例,认为那是黄专的一次成功策展:“黄专对王广义新作品进行研究,但不限于这些作品,也包括中国过去的政治、历史、社会制度,这些内容是艺术家不会去做的,如果艺术家作为策展人,他无论怎样策划、思考、创新,但他所做的都是围绕着他的创作为核心进行的,但黄专却没限定于此,他在跟王广义合作项目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已经远远超出了对固定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自身的讨论”这就是策展人在为艺术家策展和研究中所获得的一些新的意义。

  在艺术家个展中,如果强势的艺术家强势到仅仅需要策展人为他的作品做一个补充论证,或是一个转述者,对于朱朱来说,这样的策展他是拒绝的,他认为策展人在艺术家个展中的角色并不是哲学中所说的“第二性”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应该是第一性和第一性的对话,才能碰撞出1+1>2的概念,所以作为策展人,朱朱对艺术家的选择有自己的标准,他不信任自我阐释大于创作本身的艺术家,他更喜欢专注于艺术创作本身并忠实于一定程度得混沌和本能的艺术家。

朱朱策划武艺的“逍遥游”

  如果策展也能称之为作品的话,武艺的“逍遥游”是朱朱近几年来最满意的作品,在策划中,他提出了“一个人的群展”的概念,在展览呈现上,他则将“旅行”作为整个展览的关键词,展出的是大家印象中的水墨艺术家武艺近十二年来创作的水墨、油画、水彩、雕塑等创作媒介与风格各不相同的作品,将武艺定位成一个具有综合创作能力的艺术家,并将艺术家的创作线索完整而清晰的呈现出来。记得武艺的“逍遥游”展览开幕之初,作为策展的朱朱就获得业界颇多好评,他给武艺的策展的确颠覆了人们对一位水墨艺术家的惯有印象。

  “对我来说,这样一种介入是和艺术家的特性是紧密关联的,在展览之前,艺术家或许没有那么充分的关注到他的自觉性。通过这样的策展方式,提供了一个策展人的观看视角,再将这样的视角传递给公众之后,打开了公众观看艺术家的新方式和可能性,我觉得好的策展就是这样。” 朱朱觉得好的策展不仅仅是给予了观看艺术家的特别视角,同时又开启了公众重新观看艺术家的新可能性。

  在当代艺术多元化的今天,策展也同样多元,高士明说艺术家和策展人既是伙伴又是敌人,吴洪亮说艺术家对策展人既喜欢又特别烦,或许这就是艺术领域里两种角色的正常状态,无论怎样,两者却是同行者,即使在这个被资本掌控的时代,每一个角色都是夹杂在他者之间,共同前行,在这其中,无论怎样的角色,创造性是最不能缺少的。就像当徐震被问到对怎样的策展人有期待时,他回答说:“我对策划人没有具体的期待,但一定要能够有所启发或触动。好的展览始终令人激动。”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