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策展最终要彰显的不是“权力”

2015-07-04 15:20:47 刘倩

那些大牌艺术家个展中,需要怎样的策展?

  策展人是一个拥有话语权的职业,尤其是在中国,策展、批评、与美术史写作划分并不清晰,更让策展多了几分权力,策展人建构学术名词、选择艺术家和作品,甚至可以左右艺术家的创作,策展人总是大权在握。

  只是,当策展人遇到大牌艺术家的个展时,这种情况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策展人的话语权往往被艺术家自身带来的热点所分解。大牌艺术家们大多意味着成熟和独立,所以艺术家和策展人,总是在大型个展中相互合作又要相互博弈,而怎样的合作才能够让展览获得最有效的呈现,这似乎是每一位策展人都遇到过的挑战。

  策展最终要彰显的不是“权力”

  在当代艺术策展与批评身份高度重合的中国,策展人也可以说是当代艺术语境的创造者。但是吴洪亮觉得,当下策展人也不应在强调创造性的同时,将策展中的服务所忘记,他觉得除了创造性之外,策展人的工作更多的是一些基础的贴地皮的工作。就如盛葳就在一篇关于策展人的撰文中说策展人除了学术研究还有“全能保姆”和“超级奶爸”的角色。当然他们所说的服务并不是指单纯的服务性工作。

  策展人的“策展服务”也可以是强势的服务,吴洪亮说:“就像我和鲁虹一起为艺术家策展,艺术家有60张画塞进展览里,这在展览呈现中是不可能这样展出了,可能一面墙上就只挂一幅画才好看。那次展览我摘了一轮,鲁虹又摘了一轮,最终展览只展出了20张画。”这就是吴洪亮所说的策展中的“强势服务”。当然这种策展中的强势并非是“权力”。

  谈当下的策展问题,其幕后的关键词指向的总是权力,正是要这份权力,所以不同角色之间总会争抢某些名、利和话语权。这种现象其实直接影响的是艺术生态发展,在吴洪亮看来,策展人所做的展览需要对整个艺术生态有帮助,”策展人所做的展览要激活这个艺术生态,能够让艺术有良性的发展。

  盘点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策展人们,他们或者是具有国际视野的,或者具有美术史基础,亦或者是跨越式思维的不同策展身份,在他们和艺术家的合作中,最终呈现给观众的就像是一部电影,观众所要看的是导演与演员一起呈现的是否是一部好戏。“其实你看到的任何一场好戏,都是导演、演员、编剧、制片人相互争执和妥协的结果。”作为美术馆馆长的吴洪亮觉得展览像一个系统工程,但这个系统工程最后要彰显的不是哪一个角色,要彰显的是作品:“最后所有工作的结果就是那个作品被别人看到了,好或不好。”吴洪亮说。

  在艺术家个展里,吴洪亮说策展人既是创造者,也是服务者。高士明说他会有不同角色,对话者、观察者、读者;朱朱说他像一个重新观看者,通过自己的视角打开观众观看艺术家的新可能性;盛葳则觉得做艺术家个展是对美术史的负责,从个案研究中获得新的精神和意义。几位策展人都根据自己的工作方法提供了不同回答,但否定的答案却是类似的,策展人一定不是简单的为强势的艺术家做补充论证,也不仅仅是作品的阐释者和转述者。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