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在雕刻中养生 老教授黄飞的葫芦雕情缘

2015-07-06 10:21:08 未知

  八仙过海、布袋和尚、“青白传家”……这些极具中国元素的作品都浓缩在一个小小的葫芦上。作品的主人是福州大学的一位退休老教授,他叫黄飞,今年81岁。如今他的葫芦雕很受欢迎,不管是同学聚会还是家人联欢,他总要送出不少作品。他炉火纯青的雕刻技术、栩栩如生的作品也让很多人尊称他为“葫芦雕大师”。

  葫芦雕是怎么做成的?

  “2002年我去北京,第一次见到那么多葫芦雕,便喜欢上了这种艺术作品。”黄飞告诉记者,自己回福州后,便开始种葫芦,并尝试在葫芦上做些“文章”。2007年恰逢母亲100周岁生日,黄飞小试牛刀,为母亲创作了第一个葫芦雕作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从此,黄飞也在葫芦雕的创作上越走越远。

  黄飞告诉记者,葫芦雕创作一般要历经四个阶段。首先是培育葫芦,待葫芦成熟透呈淡黄色时,置阴凉处晾干。葫芦减重90%后,继续晒至皱皮。待葫芦离开母体一个月左右,将葫芦浸水,之后用丝瓜囊刮去葫芦的外皮,去皮之后的葫芦就可以用于雕刻了。第二,确定自己要雕刻什么。“可以上网寻找一些名画,比如徐悲鸿的马。”黄飞告诉记者,将图画的各个部分成比例缩放在葫芦上是一个非常难的技术,需要很好的立体三维空间想象力以及大量的练习。“比如想要刻马,你就需要在葫芦上定位好马的脖子,马的身子等。”待图案差不多描绘清楚,便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烙线。“最初我用的是电烙铁,但是很容易受伤,于是我孩子便给我买了烙画机。”烙画机通电后,便沿着之前勾勒好的轮廓进行点、圈、勒、煊等环节,让作品呈现出“本体色+黑色”的状态。最后,对完成的作品进行刷光修补,并涂上一层罩光涂料,形成一层薄膜,以增加葫芦雕作品的亮度。

  在雕刻中休闲养生

  黄飞告诉记者,自己创作葫芦雕的过程,也是一个休闲养生的过程。自1994年退休后,黄飞也一度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做一些企业的治污设备的咨询师。“但是直到自己研究了葫芦雕创作,才真正感觉到生活是这么充实。”

  “我在创作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对作品的思考。”黄飞向记者展示了五牛作品:翘首前仰、荆棵蹭痒、回首舔舌、俯首吃草、缓步前行。“其实人有时候也要向牛学习,不逞强,不居功。”在黄飞看来,创作葫芦雕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但是对他个人而言,如何精益求精,把作品做到极致,才是他真正追求的,因为“学易难精”。于是,黄飞愈加投入葫芦雕的创作研究,每天的生活也变得忙碌而充实。“虽然是自娱自乐,但是每完成一件作品,我就非常有成就感。心情好,我的身体自然也就好了,这也是一种养生。”

  黄飞非常喜欢自己雕的布袋和尚。“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在布袋,何其自在。”他认为,如果在生活中能适当地看开,多做一些休闲之事,那生活就会自在不少。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牛静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