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在哪?——也说泡沫时代下的书画市场法则
2015-07-07 10:48:53 知易
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iPhone6的上市,少了中国内地市场的份,但少不了中国人的眼球。同类,书画市场的冷清,少了投资人纵横捭阖的激情,但也少不了我们的眼球。当勉力健跑的中国经济在驮着一身的负累歇停片刻时,本地书画市场的发展也不得不随势而缓。但热点终归是热点,疑虑、焦虑也随之而来:行业就此萎缩?投资就此失败?泡沫将被挤尽?三年打熬准备?
问题在哪儿呢?如同前辈告诫每一位初入市场者的俗话:买画不要用耳。同样,卖画也不要用耳。此时,智性的观察或许是最好的方法。
投资人:HOLD住才是硬道理
关于市场抛售的传闻,从年初起即一刻没有消停,也似乎有些事实在前:比如某某庄家放了多少货,某家作品俯拾皆是却无从发售等。问题是,市场的流转本属正常,前此行为人们没有任何的质疑,反倒认做市场的活跃。而一旦流通性停滞,资金,只是投资者的脆弱心理放大出的各种臆测罢了。抛售者都在哪儿呢?分析这个市场的投资人类型不难发现,专业投资人是一类,爱好型投资人是一类,跨领域投资人又是一类。这些人中,专业投资者多是市场的中坚,他们或具画商的身份,或具机构的形象,或具掮客的意味,游刃于市场的上下游环节,历经了幻变风雨,不论项目运作时间的长短,总以迅捷、安全的过手交易方式为主。因之于他们而言,抛售几乎是天方夜谭的事。爱好型投资者则颇有分类,一部分人是以闲钱投资,买入后几乎不闻不问地放置下去,成为我们所说的收藏者。而另一部分人则不然,他们于此有着可爱的探究兴趣和浓烈的投机心理,或深或浅地了解到市场的某些运作信息,往往动用了超出自身掌控能力的资金介入进去,一旦市场的流动性乏力,渠道与资源方面的短板即会像缰绳一样牢牢扼住他们的脖子。此时,他们手中的作品不得不面临着抛售的危机,但此类人占有的市场份额仍是微末,与其说能搅动市场,不如说是搅动市场的心理。第三类人则关系着市场的危局。他们都是其他领域的成功者,挟着雄厚的资本与敏锐的嗅觉,找寻着各类投资机遇。但他们其中的大部分惯于做尝鲜者,绝不恋栈于一个市场。手中的热钱犹如双刃剑,既是市场强有力的动能,也具备强大的破坏力。在当下的环境中,当市场回报率与周期未如预期所见,回笼资金自然成为首选。
其实,换个角度观察,这个市场总是进入者多、留下者多,而非离场者多。
书画投资从来就是个中长期的投资项目,它的回报率、安全系数和规律已有无数的专家分析和多年的例证摆在眼前,当澎湃的投机潮湮灭我们的双眼、扭曲我们的心态时,市场只是适时地来给我们提个醒:hold不住的不是作品,而是我们的心。市场永远是铁打的营盘,只有我们是选择做流水的兵还是守营的兵而已。
艺术家:此心安住是正道
谁也不能免俗,艺术家也一样。当物质的热吻滚滚而来时,艺术家的创作无疑会进入一个激情四溢的阶段。这类例证绝不鲜见,比如名噪南北的张大千。但随之而来的批量业务之重也绝不含糊,前人此例也不少,像董其昌有十余位代笔人,吴昌硕代笔者也不下五六人。然而比之今人,那时的数目仍是小巫见大巫。一年千平乃至数千平尺的量而今比比皆是。当这么多的作品压负一肩时,其心力、才智如何得以面面俱到?所以有范曾的流水作业法。虽然所出作品俱不忧去处,但画到手软的也不过是“点钞手”,何尝有丝毫的艺文之道?画商们的热烈固然不好拂没,但自家心田上的那份艺术感觉怎可不顾?艺术家李可染曾有“废画三千”之语,意谓其创作的精勤。而放置当下,有多少艺术家有这“废画”之勇呢?所以当艺术家们力图以纯熟而标准的技巧去创作更多作品时,其结果不过是替这个时代催生更多的匠人、匠作罢了。这样的作品大量涌入市场,风雨飘摇之际,谁又能独善其身呢?
都言市场“钱景”黯淡,但询之各层面的书画家,似乎都忙得不亦乐乎,少有闲坐冷板凳者。可见所谓市场之冷,不过是因了艺术家们的热度太高,较之市场,温差有些悬殊罢了。本年度的春拍,范曾的成交额较往近乎缩水一半。放在过往,人们一定释以市场的大势为幌,其实no zuo no die,盐多虽不坏菜,却会讨人嫌。艺术家,研精琢艺才是根本。
画廊业:找门道不如做服务
古人有个笑话,讲一中箭病人找外科医生治疗,医生把箭杆一锯即打发人走。病人极为不解,医生便告知曰:我是外科医生,只管外面的。这笑话虽无所可取,却颇能映衬出当下画廊业的某些现状:只管卖画,不管其余。而外行人对画商们主导的市场也有个印象,意即此间玩的是“击鼓传花”之戏,一次次的热闹不过是为了变着法子转嫁“烫手山芋”。如此状况下,本地市场仍能蓬勃至今,可见这“游戏”真玩得高明。
当然这是说笑。市场不好,最急的莫过于画商。想着法子找寻门道以应对莫测的前景,正是当下画商们倾力所为之事。然而,抱佛脚之事虽要做,趁闲时调整经营思路更不可待。做服务即是其一:做艺术家的服务,做客户的服务。
其实,画廊做服务一向有北上广N年的示范在前,只是这向来单薄的本地市场栉风沐雨多年,虽然填塞了画廊主们的腰包,却也造就了一番可怕的观念。如王小波所说,穷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些人即便有了钱,仍是掐着指头过日子。本地的画廊业即如此:惯于低成本的运作,算得精才是好猫。至于市场前端的什么客户,后端的什么画家,俱与自己无干,卖完画即诸事完结。于是市场充斥着诸多的短期行为:打货式的批发、低价位的倾销、混乱的价格体系、过度的炒作运作等,艺术品如快速消费品般的出产、流通,却无任何标准可依。其结果不外乎让市场中的三个主体:艺术家、画廊与客户,成为搅作一团的麻烦制造者。艺术家不对作品质量与价格体系负责,画廊不对画家的推广与客户的回报负责,客户则以抛售、退出等方式不对市场负责。
相较其他投资产业,不论金融、地产、股票、证券等,其市场的操作主体都有着完善的服务体系与保障机制;即便投资有输有赢,也是输在明处,赢得清楚,有大量的公开信息可供研判。艺术品市场则不然,作品的质量无从恒定,市场的动向无从明晰,投资的风险无从预估,只是由着画商们的一张嘴左右是非罢了。如此这般,顺境一拥而上,逆境一哄而散,岂是市场与画廊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数月前,雅昌艺术网曾专文刊出上海艺术品市场的报告,从多角度剖析了上海市场的现状与问题。偌大而富裕的上海市场尚且困境重重,一隅之地的南昌市场在有机会一旁凉快时,难道不能停歇下思索一番?
(责任编辑:崔丽娜)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