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代钧窑盘 出窑万彩演绎钧窑魅力
2015-07-09 13:54:44 伊路青花
钧窑位列宋代“五大名窑”,曰“汝、官、哥、钧、定”,排名第四。而清代《陶雅》云:“古窑之存于今世者,在宋曰钧,曰汝,曰定,曰官,曰哥,曰龙泉,曰建。”又将钧窑放在了第一位。这就晚清时期,钧窑的地位非常高的原因。晚清的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当中写到:“宋最有名之窑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钧窑,亦甚可贵。”钧窑的地位似乎又在五大名窑之上。
钧窑大体上有唐钧、宋钧、金钧、元钧之分,而具体到器物上,宋金之间、金元之间、宋元之间器物的断代在学术上还存在争议,这就为钧窑的收藏有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钧窑也由此成为了中国陶瓷史上未解之谜最多的窑口之一。
此件金代钧窑玫瑰紫斑折沿盘,还是一件比较典型的金代钧窑器。此件盘圆形、折沿、器身扁平、圈足,通体施天蓝釉,盘心有紫红斑。口沿与折沿处,因釉子流淌稀薄而呈现出芝麻酱色。釉子施釉不及底,背面露胎部分呈现砖红色。在高温熔融状态下,釉子因重力作用而沿着盘子背面滑移,所过之处就留下了痕迹,并沿着圈足的外壁包裹一圈。可以看到部分釉子顺圈足外壁爬下,粘连匣钵的情况。而圈足内壁干爽无釉、修足粗率。
此件钧窑盘器形扁平、釉水略稀薄,都指向此件盘子较宋晚些,而圈足中心尚没有形成鸡心凸起,说明此件盘应早于元代。故断为金朝比较合适。金朝是女真人建立的王朝,在北宋时,女真人不过是游猎于白山黑水间的一个部落,后由于辽人欺压太甚,在一代圣君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起兵反抗,定国号为“金”,用以克“契丹”之“镔铁”之意。徽宗皇帝玩大了,输了江山,被金人掠走至黑龙江,“劳动改造”到死,北宋就此灭亡。这一役,汝、官、钧等皇家御窑遂毁于兵燹,或掩埋于黄河古道之下。
钧窑的民窑一支,因其适应性强、就地取材、专烧实用器,很快在金人控制地区传播开来。到了金世宗和金章宗时期,皇帝倾心于汉文化,钧窑瓷器的发展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形成了工艺统一、质量一致、釉色匀净、略带民族风的金钧产品。
民国时期,钧窑窑址被发现,由于,民间已经流传“钧窑挂红,价值连城”的说法。窑址被民众疯狂盗掘,而由此失去了科学考古发现窑址瓷片叠压关系的最好机会。大量有关钧窑的问题也被遗留到了今天。此件,挂红的钧窑,虽非“价值连城”,但其背后所蕴藏的故事,正如其满身的开片一样,扑朔迷离,等待“懂”的人来阅读。
本文中的藏品链接:
金代钧窑盘 点击购买>>>
(责任编辑:刘家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