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王建伟:我愿作钧瓷开片过程中的一声轻响

2015-07-11 11:16:21 王建伟

  一个生长于禹州神垕的人爱上钧瓷,进而以此为生,是一条再自然不过的人生轨迹,或者说一个难以逃脱的宿命。

  钧瓷先天地植入了我的人生,如同一个生长在农家的孩子,自出生便目睹庄稼在田野里生长,父辈在土地上劳作。我从记事起,周围的成年人大部分都在从事着与钧瓷有关的工作,色彩斑斓的钧瓷作品充盈着我的视野,与儿时伙伴玩泥时,我们除了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孩子一样的玩法,常常会不自觉地捏出一个东西出来。

王建伟宋钧-单柄洗

  成年后,我循着父辈的足迹进入国有钧瓷厂工作,从学徒干起,又到专业陶瓷院校学习,最后成为一名熟练的技师。其间与同在一个工厂工作的爱人恋爱、结婚、生子,一起上班下班,一切都自然而然,波澜不惊。我以为生活会这样平稳地进行下去,一如工厂里前辈的人生。对于钧瓷,我没想过爱或是不爱,就像我们对家人一样,爱一说出口,便觉得假,它只是我生命中的一份平淡悠长。

王建伟-宋钧-出戟尊

  虽然之前我从未设想过如果不做钧瓷会干什么,但是我和妻子还是在某一天离开了那家钧瓷厂,因为它消失了。生存的压力劈面而来,在困窘的日子里,我恨过这种宿命,就像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人恨土地捆住了自己的手脚。我想把钧瓷彻底忘掉,重新开始一份新的职业。

王建伟宋钧-鼓钉洗

  我也的确尝试了新的不同的工作,可是我在新的工作里总显得笨手笨脚。融合时浑然不觉,撕裂时痛彻心肺,我忘不了钧瓷。妻子那时的状态也是一样,我们仿佛共同预谋送走了我们的一个孩子。钧瓷无言,静静地看着我们。终于在撞过所有南墙之后,明白了不是钧瓷抛弃了我,而是我在一段时间里背弃了它,而它已经长在了我的人生里。

王建伟宋钧-深腹钵

  钧瓷永恒,在一千多年的岁月里,它在无数个窑口里生长绽放。我曾经工作的那家工厂只不过是其中之一,是它漫长时光里的一瞬,我如果爱它,它仍然可以在我的手中生长。

  我现在想,那一段时间的离开,其实是钧瓷带给我一次修行。它让我有机会隔一个相对客观的距离审视钧瓷,我发现对朝夕相处的它,其实还有太多的不了解。当我重新走近钧瓷,它不再是我的工作,而是成为我的事业时,我强烈地想要知道它的一切。我沿着它在历史中留下的印迹,到它曾经存在过的一个个窑口,去追寻它遗留下的漫漶的信息。平原山川,草原大漠,我惊叹于钧瓷的足迹之远。在行走时,我感觉到了我与它的心在贴近。我仔细观看它曾经浴火而生的居所,把它的一块块碎片像至宝一样带回家中,良久琢磨。

王建伟-玄纹钵

  终于,那数以万计的瓷片不再杂乱,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排成了整齐的队伍,沿着时间的轴线,从唐朝走到宋朝,从明清一直走到了现在。它们开口说话,向我讲述它们一次次的成长,不尽的幻化,醉人的嬗变,让我知道每一次美的诞生,都充满了艰辛。我看到了隐藏于瓷片之后的一张张面孔,他们一路与钧瓷相伴走来,与我一样爱着钧瓷,创造着、丰富着它的美丽。我们创作、收藏钧瓷,钧瓷也同时创作、收藏了我们的人生。

王建伟-玉兰尊

  我到博物馆去看钧瓷先辈留下的传世精品,从古钧瓷片中寻找它基因的排列组合,尝试着复制钧瓷在历史每一个时期留下的身影。我不是一个有艺术天赋的人,失败接踵而至。但上天常常会赋予一个笨人倔强、执着的品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终有所获:一件件曾经在历史上出现的钧瓷作品在我手上诞生,业界高誉为“几可乱真”。

王建伟元钧-夹板炉

  在对钧瓷历史的追寻、重演中,我要坦言,我更钟情它在元朝时的状态,虽然业界评价这一时期的钧瓷与宋钧相比显得粗糙、笨重,但我觉得这一时期的钧瓷更像我们的人生的常态:聪明人总是少的,所谓精致从容只会是人生中的一瞬,大多数时候,我们都生活在岁月的磨砺之中。而且所谓的“粗糙、笨重”更像是一个浮在生活表面的富家女对一个一面之缘的劳动者的印象,与之一起成长的人,才会体会到“粗糙、笨重”之下的坚韧与淡定,知道大美常化于无形。

 

王建伟元钧-双系罐

  复制古钧成功之后的喜悦非常短暂,我很快明白钧瓷给予我的宿命不仅仅是这些,不仅仅是让我得以安身立命,它还要求我更充分地燃烧,化作窑炉里一缕火,让它“窑变”出更多的神奇。事实上,这也是钧瓷对每一代钧瓷人的要求,是每一代钧瓷人自觉不自觉的历史担当。钧瓷之美深邃宽广,绽放从未停止,吸引着一代代钧瓷人心甘情愿地成为它的养料,为能成为它一个新的折射晶体而甘之若饴。

王建伟元钧-折沿盘

  离钧瓷艺术之魂愈近,我愈感到在钧瓷艺术上每一点进步都得之不易,都经历过从发现到结成正果的反复验证,都凝结着无数先辈的心血与苦思。它给予我们关于美的拓展提示总是惊鸿一瞥,稍纵即逝,非极高的专注与执着不能追踪。难以想象,千年之前,在 1000℃以上的高温区中一个仅 30℃的狭窄显示区域,我们的先辈追踪到铜红的身影,是一个怎样苦心孤诣的历程!作为钧瓷艺术长河中一段过程的经历者,每念及此,我都思绪万千。眼前既有无数先辈劳作的身影,也有当代众多同仁孜孜不倦的面孔,正是一代代人生命的遥相呼应,才造就了永恒的钧瓷艺术。先辈们的生命其实从未逝去,而是幻化在了钧瓷斑斓美丽的色彩之中。每一名热爱钧瓷的钧瓷人都在进入这种幻化。人到中年,回望自己与钧瓷相伴的人生,我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但我对钧瓷之爱更加深沉与坚定。我想我的生命,也会与钧瓷一起永恒,虽然我只是钧瓷艺术长河里的一个水滴。

  优秀的钧瓷作品,在它诞生之后的漫长岁月,会经历长久的开片,我愿意成为它静夜里的一次轻微响声。

  附艺术家简介:

  王建伟,男,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人,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禹州市钧瓷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电视台《华豫之门》栏目特邀钧瓷专家,2006、2007年度获中国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1996年,创建了“建伟仿古钧窑” ,专攻元代钧瓷及宋代钧窑的研究开发,其作品穿透历史,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著名的古陶瓷专家耿宝昌先生对其作品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2008年创建了禹州市神垕大龙山钧瓷文化村(博物馆),被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命名为:“大龙山钧瓷创意产业基地”。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秦连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