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肖萱安,行走在观念与纪实之间

2015-07-13 14:18:06 未知

  摄影世界里的肖萱安是特立独行的,是孤言少语的,他通过行为摄影的方式诠释着他深邃、独特的观念,在摄影界独树一帜。他的观念摄影并不是空穴来风般的抽象意境,而是与一片特定的疆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三峡库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他的足迹不断在三峡行进、深入,他通过敏锐的视角和具有先锋意义的行为艺术在那片在不断上演着“消融”的土地上发出叩问,在观者心中击出一声声回响。
 
  《156水位线下的风景》部分作品——
 
  (注:156水位线是三峡库区蓄水中期,在2003年4月后蓄水到135米,水库水平面与水库下游江平面的落差将达到65米左右;淹没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的12个区县。2006年将达到156米,2009年达到175米。三峡库区移民总人数共113万人。)
 
  肖萱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就是他拿起相机不久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出名了。他于1984年拍摄了一组名为《纤夫》的作品,对焦了长江三峡龙船河沿线上的一群深藏于高山峡谷间的“裸纤”,极具冲击感和张力的画面给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思想观念还很保守的时代一次震撼的冲撞,引起广泛的关注。可以说从那时起,肖萱安的摄影“视界”就有了“先锋”的意义,并不断延伸、发展至今,成为他创作的基因。然则,观念性的行为艺术创作总会招致各种声音,好的坏的,理解的误解的,纷至沓来,而向来沉默的肖萱安依然选择沉默以对,在他所坚持的艺术创作路上孤独前行,他曾沉寂了十几年,但他的创作却始终未曾停下过脚步。
 
 
  肖萱安的摄影作品有三个突出的元素,分别是观念、纪实、行为艺术,这三者相互渗透,环环相扣,分别在其代表作《读报》、《消失的佛像》、《156水位线下的风景》,以及《哀嚎罗汉》等作品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读报》创作于2006年至2015年间,不同的画面里是异常冷静的他在不同的背景中手持着燃烧中的报纸,画面的紧迫感与肖萱安的面无表情形成极大的反差,而画面里的景观、风物与人物的连结也颇有深意,这一切的元素构成了肖萱安的观念符号,表达了他对于当下环境与生态之间的深刻认识,并将其情感带入到符号中。

  《读报》部分作品——
读报2006武陵镇
读报2007云阳
读报2007新田镇
读报2015鱼嘴镇
读报2015长寿区
 
  在肖萱安的《消失的佛像》中,他用一年多的时间,持续的记录了三峡库区重庆云阳县双江镇下岩寺(三峡工程三期全淹对象)中的佛像被逐渐上升的江水所淹没的全过程,并以组合的形式呈现出一个动态化、连续性的影像视角,震撼的画面触动人心,用肖萱安的一句话足以贴切的表达——“我们失去的,比想象中更多”。
 
  《消失的佛像》部分作品——
  2009年,肖萱安在汶川大地震后一年去到灾区,偶然在几个百年寺庙的废墟里看到了惨遭地震破坏的八百罗汉,倒塌、残缺的雕像所保留着的安详神态以及周围的静谧,都存在于灾难留下的巨大伤痕中,更具有象征的意义,而肖萱安则通过精妙的构图和光线运用,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下这些具有精神力量的画面,创作出《哀嚎罗汉》,传达出“只可意会”的心境。
 
  《哀嚎罗汉》部分作品——
 
 
 
  很多人初看肖萱安的作品后会觉得晦涩难懂,不明其意,而在久看、细读后却会感到一种发人深省的力度,可以说,他的作品像他一样,沉默,却极具内在的力量。
读报2007云阳黄石镇
  对艺术创作极为执着的肖萱安仿如苦行僧,常常背着厚重的行囊,有时能重达60余斤,躬身驼背的行走在三峡库区,寻找着创作的闪光点,探索着观念的符号,这在常人眼里是无比艰苦的,于他却是无比幸福的,他曾激动的说:“老天爷真是对我太好了!怎么就让我搞摄影了呢!这辈子能搞摄影,真是太幸福了!”

(责任编辑:金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