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ycles in Beijing, Now:存在即意义
2015-07-15 08:47:06 邓宇
专访Bicycles in Beijing, Now摄影师赵晓萌
赵晓萌将镜头对准了被“废弃”的单车
赵晓萌将镜头对准了被“废弃”的单车
赵晓萌将镜头对准了被“废弃”的单车
1984年,在东欧前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有一个叫Katie Melua的婴儿呱呱坠地。可是在2005年,这个小姑娘却唱了首跟遥远东方大陆有关的歌曲《Nine Million Bicycles》,还一度横扫欧洲各大金曲排行榜的流行歌曲。
Katie Melua在歌中唱着“北京”,至于她有没有来过,至少在维基百科上没有找到确凿的说法。最终入籍英国的她,却用毫不相连的“北京”、“单车”以及“爱情”,说了那么些看似合理的事情——“There are nine million bicycles in Beijing/That's a fact/It's a thing we can't deny/Like the fact that I will love you till I die(北京城里有900万辆单车/这是个事实/是我们无法否认的事/就像我会爱你直到死去)”。
北京城里现在究竟有多少单车?恐怕没人说得清楚,也没有哪个有关部门能提供个确切数据来。但自由摄影师赵晓萌注意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简陋但可靠的自行车正逐渐地被人们遗忘——中国,这个曾经的单车王国,正逐渐被汽车文化取代,单车数量锐减,地位大不如以前,刻在几代人脑海中的自行车符号正慢慢淡去。
现往返于中国、加拿大、美国之间的赵晓萌,有一次回北京瞎逛时,不经意间瞥见了一辆又一辆被遗忘的单车。带给他冲击的首先是视觉,这些单车大多无人认领,还有的缺轱辘少坐垫的,这让他不由得对此留意起来。观察的越多,他发现的细节也越多,加之勾连起别的记忆,他就出于“忠实”,去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了。
无独有偶的是,Instagram在2014年曾有过一个Dead Pedal NY的项目,它鼓励人们拍那些废弃的单车,并发布采集到的图像和位置能够让地方政府意识到问题,并实施相应的措施,去处理它们。跟Dead Pedal NY不同的是,赵晓萌这个名为“Bicycles in Beijing, Now”的项目并没有计划要去扭转或启发什么,而是更多地忠实事物本事。至于其他人如何思考,那不是他愿意掌控的。
记录归记录,但赵晓萌说,自己没有刻意去寻找什么特别地点,因为“一旦注意到这些单车,就发现它们其实到处都是”。即便它们有些丧失使用功能了,但有意思的是,车主们并没有因此“抛弃”。比如有几位大爷,眼见车已经旧到不行,却仍回答:“搁着呗,没准哪天骑呢。”车的“废”与人的“拒绝”、“回避”的对比,正是他最感兴趣的地方——明知保留无意义了,却还保留着,保留本身也就成了意义。他表示,这一切印证了《茶馆》那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这种行为像是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提醒自己“活下去”的意义就是活下去。比起有些媒体用“自行车是社会转型的见证人和受害人”来形容他的这一项目,他倒觉得《茶馆》的那句话才是自己记录最大的意义。
拍到现在,赵晓萌的镜头下收录了300多辆单车,但他并没有打算就此终结。他正在北美联系画廊,看看有没有机会展出它们;还希望它们能印成大尺寸,毕竟单车上每处修补和磕碰的信息都隐藏在细节里。再攒多一点,他还想做一本画册。或许再往远一点想,他希望走出北京,去全国的其他地方继续拍摄和中国社会变迁有关的题材。
快问快答
问:你认为中国从曾经的自行车的王国到现在,这个过程起了什么变化呢?
答:中国正处在巨大的社会转型期吧,经济是肯定发展了,而且速度惊人。 置身其中的个体多多少少都会“手足无措”、“进退失据”,或者用北京话叫“拧巴”,不管是价值观还是什么观都是如此。这算是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吧,只是不知道还要拧多久,会不会拧得更过分。
问:在拍摄的过程中,你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吗?
答:有人问过我是不是管旧自行车收购的,如果有机会展出照片,我会买几辆一起摆着,都是“现成物”(ready-made art) 。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