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展览成了圈子内自娱自乐的方式?
2015-07-16 09:37:08 未知
近日,著名作家贾平凹在接受《中国书法》编辑部采访时说,现在一些书法展览成了圈子内自己玩、自娱自乐的方式。有些人很喜欢说一句话,说谁该当书法家,谁不该当书法家,硬要划出一条界线么,好像是搞文学的就不能写字了,过去的文人不都写字吗?过去的书法家不都是文人吗?
贾平凹还说,“在小范围搞艺术,会越来越小,越来越狭隘。我也不喜欢看现在的展览,急功近利,把字当成了手艺活,虽然有的写得很精致,但却没了内涵,没了情致。”
艺术毕业生是“创客”的主力军
王远近日在美术报撰文指出,“创客”是个热词,最近的新闻常在报道如何为“创客”们提供便利的条件,政策的支持。对于艺术领域而言,“创客”概念,似乎更能表述其行业特征。(“创客”源于英文Maker,指不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是热衷于创意、设计、制造的个人设计制造群体。)
艺术毕业生在如今“创客”口号满天下之时,似乎也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大学毕业生,尤其是艺术毕业生是“创客”的主力军,是创意、创业园区的生命细胞;无论他们是研究类的,还是应用类的艺术毕业生,他们有梦想、有激情,需要地方政府,艺术创意、创业园区的实际政策支持。毕加索在未出名时也一定是需要有个廉价的创意、创业空间。
艺术不是高度个体化的创作
而是一种“社会进程”
“杜尚有一件著名的作品——小便池,成为艺术家的代表性成就,甚至让艺术家得到了更大的名声。现在,这个小便池正待在美术馆里,彰显着‘它的确是一件艺术品’。这件作品走到今天的位置其实可以视为一个‘社会进程’。”在美国社会学家、标签理论和符号互动论的代表性人物霍华德·S·贝克尔眼里,艺术不是高度个体化的创作,而是一种“社会进程”,艺术家的成名也是一个有机的艺术界逐步赋予的过程。他说:“艺术不是一个特别有天赋的个体的作品。与之相反,艺术是一种集体活动的产物,是很多人一起行动的产物。”
艺术史上,独具一格的艺术家往往会被尊为“大师”,这也正是莫奈、毕加索、安迪·沃霍尔这些名字至今熠熠生辉的原因。然而,在这些硕果仅存的“成功革新者”的背后,其实是无数失败者。“新的世界围绕着革新——技术上的、观念上的或者组织上的改变——而发展起来,但是大部分革新都不会产生新的艺术界。”在贝克尔看来,革新之所以失败,其原因也与群体性因素相关:并非因为革新的实验本身无法向纵深发展,而是创新者很难找到足够多的人参与到这种发展之中。
(责任编辑:李亚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