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冀少峰:“美术馆热”后面的冷思考

2015-07-17 16:58:08 冀少峰

  美术馆时代在今天已经成为一个热议词和热门话题,其实这印证了一个时代艺术的发展与繁荣。但在美术馆繁荣发展的表象之外,又不能不使我们陷入一种冷思考的疑虑中,即我们是否真正迎来了一个美术馆时代,亦或说美术馆时代真的来临了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有理由对美术馆目前发展业态进行考察,以获取美术馆知识系统的生成与传播,美术馆行业标准的确立衡量及艺术品价值重估等美术馆运营过程的内在逻辑等价值信息。

  一、美术馆定义

  在西方世界,对于美术馆的定义实际上对应的是艺术博物馆,美国博物馆协会将艺术博物馆定义为“长设的非营利机构,以教育和美学为基本目的,拥有专业员工,获得或拥有艺术品,保养并基本定期地向公众展示艺术品”([美]南希·艾因瑞恩胡弗《美国艺术博物馆》,金眉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83页)。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获得、维护及展示艺术品,基本目标是教育及美学。简言之,美术展览、收藏与研究、公共教育则构成了美术馆的三种职能。

  二、美术馆叙事

  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明与否、文明程度如何,当你走进博物馆就可以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当你走进美术馆,则可以观看到这个国家或城市在今天的文化状貌。很显然,博物馆和美术馆已然成为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文化名片。巴黎如果没有卢浮宫、蓬皮杜艺术中心、奥赛美术馆,那还是巴黎吗?而“美国的艺术博物馆是国家的又一个象征,体现着一个大国的财富和国家对文化维护的信念,代表着美国民主的胜利,因为它坚持门户开放,积聚珍宝为的是所有人民的利益。它映射出美国人关于信仰和目标的想象”([美]南希·艾因瑞恩胡弗《美国艺术博物馆》,金眉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由此可以看出,美术馆已然成为一种国家形象。那么作为国家形象的美术馆在我国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展状貌呢?

  三、美术馆问题

  (一)不能用美术馆建设热潮来掩盖美术馆专业建设的不足。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从建设角度而言,我们进入了美术馆时代,美术馆开馆此起彼伏,国有民营一浪高过一浪,建设一个美术馆依目前的国力、财力真的并非难事,但要把一个美术馆经营好是难上加难。此可谓得美术馆之壳容易,拥有美术馆之魂亦并非易事。那么什么又是美术馆之魂呢?

  1. 独立的立场、优秀的馆长、优秀的工作团队

  今年适逢中法文化年,本来计划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将来华展出,法国政府也欣然同意,却遭到了卢浮宫馆长的断然拒绝,其理由是该幅作品状况目前不宜出国展出。而法国政府亦没有给卢浮宫施加更大压力。即使施加压力,依我推断,此幅作品仍不能走出卢浮宫半步。这就是卢浮宫独立的文化立场。如果向权力倾斜,不顾艺术本体规律,为了所谓的国际影响,或“中法关系”,那带来的不仅仅是艺术的灾难。其实内地更多美术馆的生存现状、展览现场,不仅很难抵御权力的干预,这也导致美术馆展览乱象丛生、标准不一,混淆了观众走进美术馆对艺术的判断及我们的文化良知。因为公众自认为能进美术馆的艺术一定是经典的、高品位的,但一些劣质展览无疑会将美术馆向坟墓一步步推进。

  2. 优秀的馆长、优秀的团队和一流的藏品

  美术馆是一个知识系统的生成与传播的过程。在这个知识系统中,美术馆馆长无疑扮演着美术馆之魂的角色。“美国艺术博物馆馆长联合会在《艺术博物馆职业实践》(1992年)中申明,购置事宜意味着将金钱花费交托给由董事会负责的公共信托部门,没有馆长在专业上的完全认可,任何藏品的获得均不应被接受,此程序也适用于赠与藏品”([美]南希·艾因瑞恩胡弗《美国艺术博物馆》,金眉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83页),从中可见美术馆馆长位置的举足轻重。它还要求馆长要具有全球化视野,至少是一个领域的学术权威,更要求馆长具有一种决断力、独立的品格、公益心和奉献精神。文化责任的使命与担当亦是不容推卸的职责。他还一定要胸襟开放,并具备包容与宽容的为人处世态度。而广阔的艺术圈人脉亦是衡量馆长是否合适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馆长不能固化为小圈子化,亦需跳出本专业的狭小圈子束缚。他不仅要有明确的办馆理念、鲜明的收藏方向,及满足公众多元文化需求的努力,更能带出一支优秀的、专业的工作团队。而专业的工作团队、专业的工作细节,所渗透在工作中的美术馆人的温情,不仅会使艺术家对美术馆工作致以敬意,更会使广大公众对美术馆心向往之。

  美术馆藏品亦构成美术馆的知识文化系统生成与传播的重中之重。因为任何一家美术馆,它的永久收藏就是其存在的中心,而藏品质量则直接决定该美术馆在业态中的位置:因为藏品在公众面前树立的不仅仅是一种经典,还是一种标准。借助这个标准来评价任何其他艺术品,它还提供了一种单一的权威性诠释。它还会使走进美术馆的公众或没有走进美术馆的公众(通过展览信息媒体传播),相信美术馆作品展出的权威性,“在一个建立了经典或卓越的标准中表达了普遍的真理”。

  (二)定期展览多,长期展览少;重展览数量,轻展览质量。内地美术馆的展览多数为定期展览。美术馆因此又被人们戏称“美术展览馆”。由于没有长期的固定陈列,又少些艺术博物馆的气质。而湖北美术馆推出的“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固定陈列展”则在长期展览方面开了个好头,较好地实现了美术展览馆向美术博物馆的转型。因为文化部和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也一直在鼓励地方美术馆推出围绕本土美术史的长期陈列。应该说长期展览是对美术馆的软实力——研究人员和研究能力及水平的考验。它直接决定了一个美术馆的未来发展路径。据悉,“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固定陈列展”耗时四年,并且得到社会研究力量的支持,省博物馆的专家及湖北美术学院的教师、研究生都给予了智力支持。目前此项目的研究仍在继续中。

  (三)有展览但少品牌展览,有展览无收藏。即使有收藏亦无针对藏品的研究。有展览亦少公共教育。美术馆一年的展览数量可能不少,但真能给公众留下印迹的展览却少而又少。国际上的“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惠特尼双年展”深入艺术家人心。他们的学术认知、权威衡量,亦导致艺术家通过这些展览不仅成为在艺术上成功与否的标志,而收藏家亦会通过这些展览更看重艺术家。内地的“上海美术双年展”、“广州三年展”、“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亦同时具有了以上展览的功效。一个美术馆如果没有展览品牌,就如同人们在海中航行没有方向。一个美术馆的品牌展览如果没有知名策划人的策划、没有重要艺术家参与,它亦不构成重要展览,也称不上重要美术馆。文化部在2010年启动的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所评出的9个美术馆,足见对美术馆工作的关注与激励。

  好的展览一定要有好的收藏,美术馆的藏品是要为人民所共知共享,在更大范围内使其藏品为所有的人民共知共享,人民有权力对藏品享有这种共知共享。这也体现了艺术的民主,藏品也会在大众中激发和传播人民对艺术的热爱。但美术馆限于区域经济的阻隔及经费保障,导致美术馆鲜有真正的收藏,特别是有关当代艺术的收藏。因为大批当代艺术的精品已散失在国外。传闻前瑞士大使乌力·希克把他的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全部捐献给香港的M+美术馆。另一个当代艺术的重要推手汉雅轩的张颂仁,在汉雅轩成立30周年之际,准备将100件社会主义经验的经典之作和当代艺术作品捐献给社会。这均在艺术界引起震荡,并使各美术馆人警醒。而针对藏品的研究,在美术馆业内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因为众多美术馆收藏本来就是捉襟见肘。研究能力的不足、研究人员匮乏、研究经费短缺都导致美术馆系统针对本馆自身藏品的研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近几年,文化部和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连续举办“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和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全国重点美术馆藏品进京展”,均在美术馆藏品建设与研究方面给予了有力关注。

  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目标在于社会高标准的审美品位,其功能是收集有高品位教育的作品。美术馆不仅能促使人们向善,更能提升人们的道德。传达历史及美术知识,其教育的真正职责是教育而非取悦大众,教育的目标在于力求提高大众理解艺术的水准。正如克利夫兰博物馆教育部主管托马斯·芒罗所说:“一个随意的参观者如果没有专业的引导不可能掌握作品复杂、细微或较有深度的艺术含义。”而在教育中赋予人本的、亲切的感情则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美术馆。

  当然,关于捐赠藏品与个人所得税及进口艺术品免税等政策的滞后,都制约着美术馆时代的到来。

  冀少峰 湖北美术馆副馆长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14年第5期)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邓晓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