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侯登科奖十年回访】张晓:海岸线之后的创作与转型

2015-07-22 10:04:27 李媚

  【导语】2015年7月正值第五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评选,也是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举办的第十年。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的宗旨是希望有学者、专家对于摄影家们的工作进行追踪与交流。但‘侯奖’从第二届由‘项目奖’变成了‘公益奖’,评委和参加的学者们都变成了志愿者,没有专家学者对获奖者后续的创作情况进行提问追踪。在第五届侯奖评选之际,作为评委的李媚再次启动这项工作,为前四届获奖者做一系列的“十年回访”,其目的不光是对获奖项目的追踪,同时还是想透过项目把获奖者自己的工作的经历以及项目的传播、社会反响,文本形态等做一个回访。

  2009年-2013年张晓完成了其《海岸线》项目的拍摄,在完成之后张晓在创作上又有什么新的变化?李媚本期回访的人物是以作品《海岸线》获得第二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的摄影师张晓。

  李媚:成都的摄影阵容在这些年是中国最令人瞩目的,年轻的艺术家不断出现,你和成都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有交流密切吗?

  张晓:对,后来在成都这帮朋友其实交流也不多,大家都比较独立。很少讨论摄影本身,都在说乱七八糟的,瞎聊。最早05-08年那会儿,有几个摄影论坛,特别是有一个叫fotoyard的网站,那个网站是对那一代中国摄影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骆丹、冯力、木格、马良等等,大家几乎都在那个论坛里头。都在那里互相看,互相讨论。现在大家都在成都见面反而很少说艺术的事情,都不说了。

张晓作品《海岸线》

  李媚:为什么?

  张晓:各做各的比较好,独立一点,所以就说其他更好玩一点。

  李媚:如果个人有什么困惑,也不会跟朋友一起讨论吗?

  张晓:可能私下面会有互相聊一聊。

  李媚:这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现在你们这些人都成名了。

  张晓:也不能这样说。

  李媚:你们现在已经成名了,骆丹、你、阿斗也是四川的,名声都比较大了。

  张晓: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没有必要讨论,不是说非得藏着不讨论,是觉得没有必要,可能谈点儿其他的艺术。

  李媚:谈点儿风月比较好?

  张晓:反正每次见面都跟说相声一样,东说西说,当然也挺愉快的。

  李媚:你的照片在艺术市场应该情况挺好的?

  张晓:一般,不能说好,够生活。

  李媚:相比跟你差不多的其他艺术家。

  张晓:中等吧。维持我继续创作下去没有问题。

张晓作品《海岸线》

  李媚:你现在也成家有孩子了,包括整个的家庭维持也都没有任何问题?

  张晓:现在没有问题,当然也只是维持,也不是会一夜暴富。

  李媚:那是不可能的,我特别深刻地记得当时《现代摄影》介绍过的摄影家何奈布里,他就说作为一个摄影家一年工作下来能够付汽油费,能够吃饱,能够住得比较安定就不错了。如果付汽油费说明你还能够出门,你还能够走。但是,现在都应该说比他们那个时代要好很多了。

  张晓:好很多了,他们那个时候唯一的途径是杂志发稿、通讯社,没有什么画廊。就算是有画廊也很少有做摄影的,那个年代都是架上什么的。

  李媚:现在摄影画廊还不错。

  张晓:是的,国内现在有几家摄影画廊做得还不错。但是另一方面,一些画廊也开始转型,因为只做摄影确实路子太窄了,慢慢很多画廊都在往当代艺术方面走。

  李媚:你的作品推出画廊起的作用大吗?

  张晓:国内最大的作用是摄影奖,能够让别人知道我。我的海岸线在国内画廊很少展过。

  李媚: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张晓:更多的都是摄影节、摄影奖。

  李媚:跟商业没有关系的。如果画廊不选择可能不认为你这个好卖,你觉得呢?

  张晓:可能是吧?

  李媚:如果他觉得好卖有什么理由不选择,如果好卖肯定趋之若鹜来找你了,因为画廊的人还是有一种敏感度的。

  张晓:现在主要是在法国画廊和香港的画廊在做,北京也有一家画廊,但是还没有展出过海岸线。

  李媚:境外的销售足以让你维持你自己现在的状态?

  张晓:没问题,现在我马上新的作品要出来了,需要新的作品再来补充一下。

  【侯登科奖十年回访】张晓:从2009-2013《海岸线》完整的走了一遍

张晓作品《海岸线》

  李媚:你的“海岸线”出来以后除了想在画廊,有没有想过其他的传播方式?

  张晓:杂志、媒体、画册等等。

  李媚:媒体也登过?

  张晓:登过,但我都没有主动联系过,都是媒体联系我的,挺多的,包括国外的《时代周刊》都发过。

  李媚:《时代周刊》发过就很棒了,是一种标志。

  张晓:就发了一张。

  李媚:一张就很好了,不在多。你还想在《时代》发一大版吗?《时代》很少发图片故事的。

  张晓:我以前没有见过《时代周刊》,有一次出国在书店才发现《时代周刊》就这么薄,国内的书店都卖一百多。

  李媚:以前你不知道《时代周刊》。

  张晓:我知道,但是没见过。

  李媚:《生活》杂志存在会给你发一大组。可惜《生活》杂志已经不存在了,这也是比较有趣的,他们用的是哪张?

  张晓:一堆人上面有一个降落伞那张,水里。我也不知道怎么那张就成了标志性的了。

  李媚:是不是大家觉得很荒诞?

  张晓:对,很多人觉得是PS的,说那个人是PS上去的,而且PS技术很好什么的。那个也是最早卖完的,没有了。

  李媚:你的作品一般是多少版次?

  张晓:大尺寸是六个,小尺寸是十二个,小尺寸是50×60cm,大尺寸是1米×1.2米。

  李媚:那还不错,如果要靠摄影完全持续还是有点儿困难。

  张晓:我觉得一个艺术家不可能靠一个作品过一辈子,重要的是看你以后怎么走,这个成长经历很重要,你的脉络要清晰,过去就过去了,我还算年轻吧,还有很多新的东西可以做。

  李媚:你新的作品是什么?还是延用直接摄影的方式?

  张晓:我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下个月16号在香港刺点画廊的个展,现在还在做细节的一些准备,文字、装裱这些东西,一会儿可以给你看一下新的作品,从来没有展过的。这次月底王庆松策划那个长江国际影响双年展会先在重庆展其中一组。

  李媚:你自己对于你的作品展览从呈现方式到作品数量哪儿做的展览是让你自己最满意的?

  张晓:都不是特别满意。

  李媚:你最满意的方式没有实现过?

  张晓:之前都有各种遗憾,期待新作品的展览。

  李媚:这个其实也是蛮遗憾的。这是艺术家没法控制的。

  张晓:还有机会。其实在民生美术馆那个展览效果挺好的,但是数量少了点儿。

  李媚:照片太少了。

  张晓:五六张照片,大群展,没有办法。

  李媚:民生那个把你和张克纯放在一起,你们两个在一个空间上,他在这边墙,你在那边墙。

  张晓:斜对着。

张晓作品《海岸线》

  李媚:当时我们不想把你们两个人放在一起,折腾了好久,最后还是实在错不开,就把张克纯的撤了一张。让这个墙的空白得多一点效果还算勉强。其实作品的最后呈现方式如果能得到一个适合的机会、适合的空间才可以有一个艺术家满意的效果。在这方面遗憾还是很多的。其实我觉得这也是艺术资源的浪费。

  张晓:呈现最好的肯定是美术馆。这个跟美术馆机制也有关系,国内没有那么多专业的美术馆。

  李媚:这次央美美术馆台湾学者陈传新的展览,整个展览设计、灯光我觉得真是做得很好。

  张晓:现在每年三影堂摄影奖每年展览布置得越来越精致,越来越讲究展示效果,今年各种各样的花样都有,装置类的都会做出来,大家也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因为展示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李媚:你们那本书发行的好吗?

  张晓:最早给你寄过黄色是《他们》系列是吗?

  李媚:我收到一本薄的是《海岸线》。

  张晓:哦,那是法国出的,那本是没有了的。后来我跟言由合作过两本书,一本是《他们》,在《海岸线》之前我上班的时候拍的作品,那个书一出来很快卖完了,印了500本。《海岸线》印了600本现在还剩100本,都是限量版。第二本有一个香港书号,800块钱买一个,挺便宜。

  李媚:香港书号不用钱买。

  张晓:言由注册了一个小公司花了8000块钱,可以给你10个书号免费用,算下来相当于800块钱,网上代理注册,人也不用去,但是书号是可以用的。

  李媚:人家那边是出版自由,你在那边申请一个出版机构,没有书号数量的控制,只要你备案就可以了。你们的销售方式通过什么?

  张晓:网络、国内外的独立书店。

  李媚:你这本书开本是多大的?

  张晓:差不多A4。

  李媚:你的开本小了,作品是很难表现出来的,是受限制的。

  张晓:我做这本书的想法就是要做完整,所以页数很多。

  李媚:一百多张照片页数也不多,单页最多三百个页码。

  张晓:对我跟言由来说成本还是挺高了,我们想以后有机会做一本精选的三四十张照片的版本,可以开本做大点儿,慢慢来吧。

  李媚:也不错,民间力量来推动出版、传播。你看严明《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多火啊。

  张晓:可能快十万本了。

  李媚:早听说已经超过十万了。这本书是和时下的传播方式非常契合,他的文字起了特别大的作用。

  张晓:主要是文字,摄影是插图了。

  李媚:六百本都有签名。

  张晓:去印刷厂签名的,签完了再装订。

  李媚:以后大家应该更多提倡一种公共民主精神,用这种方式出的书,所有的人:老师、理论家,各种各样的人都要掏钱来买,我觉得应该是这样。

  张晓:是这样的,我们给汇丰银行寄了两本,看了一下,他们马上就买了50本。

  李媚:国外已经有一种习惯了,不会像国内这样,但是国内大家没有建起这个东西来。

  张晓:现在慢慢也好起来了,很多朋友都会买,不会让你送。

  李媚: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你都不要送给我,我买。我要买一本有编号的。我觉得买一本你一本书心里也会觉得是很愉快的一件事情。我们得到需要付出代价,不管是多还是少,是表示一个尊敬,不是白来的,这个是我们要在观念上解决一个问题,很多东西不能白白地给,只有上帝才是把他的恩典白白地给我们。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