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观察】广州新生代雕塑家如何延续传统与再创造?

2015-07-24 07:10:28 欧宝静

广州市雕塑学会成立首展——“我们”开幕合影(图片由289艺术空间提供)

  导言:大概在2003-2004年,广州美术学院本科部迁入广州大学城,自此雕塑系教学模式由四年制恢复五年制。在接下来十余年历程中,雕塑系本硕教学方向由原来较传统单一模式,以“拓展未来、秉承传统”之理念,慢慢形成具象雕塑、实验雕塑、公共艺术三个工作室方向,以及与中国传统雕塑研究所、数码雕塑研究中心、材料实验中心共同构建的教学体系。可以说,这十来来由学生转艺术家身份的群体中,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所处的时代背景,抑或面临的机遇与困境,都与此前有着较大差异,呈现新生代特有的共性与个性。

  近日,广州市雕塑学会成立首展——“我们”在289艺术空间开幕。参展的48名具有美术学院教育背景的雕塑家,几乎都是近十年广东雕塑教育变化的见证者及参与者,他们所展出的作品,勾勒出这一代本土青年雕塑家成长的线索以及鲜明的断面。然而,面对过往,他们有哪些延续性?面对未来,他们有哪些创造性?面对当下,他们又陷进哪些困境?或许此次展览,能给出一条思考的线索。

广州市雕塑学会成立首展——“我们”展览现场

  本土创作的集体呈现

  通过“时光”、“场域”、“行迹”三部分构成的“我们”,作为广州市雕塑学会自今年1月成立以来的首展,囊括了陈育灵、陈经毅、程一峰、李汉铭、林振福等48名具有美术学院教育背景的艺术家作品。这是一场在广州近年少有的、以本土青年雕塑家创作集体呈现为主角的展览。

  展览现场可见,作品使用玻璃、金属、木等多种材质,结合装置、观念、光构成等多重手段,将主题拓展到材料研究、社会思考等层面——既有谢国发的《中国·红旗》、柏小波的《瓷人》等,探讨社会、政治氛围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亦有陈育灵《宗师》、陈经毅的《桃花源》、张露记的《无界》等,阐释对宗教信仰的理解与延伸;同时也有陈冬燕的《穿越笼罩城市雾霾的天空,抱着长颈鹿飞翔的我》、洪波的《放不开》等,挖掘现实状态下的内心与自我;另外更有如宋汉奇《DUANG》、郑敏《结构与材料研究》等对新材料进行研究的作品。

  李静的《霍金》是樊林印象较为深刻的一件作品,“她用有机玻璃与铜,将科学家霍金作为一个身患疾病的躯体状态呈现出来。以往在做这种重要人物的纪念性雕像时,可能更追求一种稳重的体量,但她的处理方式是与之相反,而处理出来的效果,竟然又能很贴近霍金本人。也就是说,李静把重要人物纪念性雕像这样一种传统的题材,甚至使用的材料及语言也是传统的方式,却在加入自身的解读与再创造后,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

陈育灵《境界》 15x8x25cm

陈经毅《边际》

  延续与创造的可能性

  作为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中山大学教授冯原认为,从历史的语境考察,雕塑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一是人类文明早期,雕塑为统治者服务的工匠时代;另一个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开端以来,艺术走上创新性、自主性的时代。冯原说,“在这两大背景所产生的精湛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我们不仅要看到过去,还应看到新一代如何在新的科技与材料条件下,为未来带来更多创新的可能性。”

  在广东雕塑界,以曾新泉、潘鹤、梁明诚等开创性的一代,为社会雕塑事业发展及面貌构建做出的贡献,无论是在学院体系及理论建设中,还是在后辈的创作指引上,均有着强劲的影响力。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委员会主任吴雅琳说,“广美雕塑系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肯定会在课程设置上保留传统的优势,同时又不断拓展新学科门类,广度及深度而言涉及了更多,形成与具象雕塑、实验雕塑、公共艺术三个工作室方向,以及中国传统雕塑研究所、数码雕塑研究中心、材料实验中心共同构建的教学体系,呈现广美雕塑系所培养学生面貌的多样性。其中,中国传统雕塑和数码雕塑能成立研究所并开设多项课程,这是广美雕塑系比较成功、前沿的教学实验。而材料实验中心除保留对传统材料研究外,还新增综合材料、玻璃等材料类别,对作品观念及学生思维拓展起重要作用。近十年培育出来的这一辈,与上辈不同之处在于,既保留了传统写实的能力及公共视觉,又兼具实验性的、观念性的思考。”在吴雅琳看来,“我们”展览中呈现的作品面貌,恰恰与整个教学体系有密切相关。

  在三大工作室方向中,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陈晓阳从事实验雕塑领域的教育,她认为,“三个方向清晰之后,学生的整个知识结构其实更多元化了,每个方向学生都能得到侧重的养分。自2008年创立实验雕塑至今,该方向也累积培养出了一批人,他们侧重新材料的运用与拓展,并对材料背后蕴含的观念及社会意义的深入思考,可以让他们在当下走得更远。”

  只是,与按社会需求进行招生的历代不同,以往一个班只精招十人左右,适用于政府工程及公共雕塑创作中。而在扩招及多元化生态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一代,他们的平台在哪里?他们又该往什么方向走?樊林试图借此次展览,呈现这样一种困境,“在这个生态中被培育而出的一代,大多要靠自己的力量坚持生存与创作。在赞助性质的社会雕塑渐减、新收藏体系暂未成熟的情况下,当代青年雕塑家的方向与平台在哪里?”

吴德灏 《那一年2》 玻璃 70×40×26cm

洪波 《放不开》 陶瓷50x40x40cm 2007年

  困境与未来

  面对雕塑系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吴雅琳认为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生存,“必须得先立足,可对基础物质要求不高,但关键是雕塑创作不易,材料花费极高。没有材料,再多的想法与观念也无济于是,所以必须寻找一个经济来源的保障。”

  “按照传统所理解的雕塑,纪念性、装饰性、风俗性等领域的创作,大多机遇已给了成名雕塑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暂时与这些年轻雕塑家的作品没在太多牵连。其实他们毕业后,如果不进雕塑院、也没有留校或到相关体系教书,他们有的会选择独立创作,有的则选择给上一辈雕塑家当助手,这些都是较为常见的去向,但因为雕塑创作不像国画或油画,它还需要做泥稿、翻石膏模、铸铜等等,涉及到一个行业链条的问题,所以他们集体生存的方式要比别的艺术门类更强烈。”樊林说,“某种程度而言,广州市雕塑学会并不能完全代表本土青年雕塑家的整体水平,但它是一个他们自我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勾勒出这一代本土青年雕塑家成长的线索以及鲜明的断面。”

  广州市雕塑学会会长陈育灵认为,学会的宗旨是希望交流和推广,此次展览展示了学会会员们的艺术创作历程,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在这方面,现为专职雕塑家、广州市雕塑学会副会长陈经毅补充道,“当下给予雕塑创作的展示平台并不多,很多学生离校后创作路可能就断了,但事实上,他们都依然有着丰富的创作表达欲望,希望这个平台能给大家走下去的力量。”陈经毅毕业多年来一直在广州小洲村从事雕塑创作,同时渴望交流,希望有一个平台与社会相连接呈现创作,并反过来对创作提出问题。

  而据吴雅琳透露,第二届广东雕塑大展将在明年初举行,“接地气”的大展将发动年轻雕塑家参与,并挑选一批作品在全省十座公园落地。这对本土年青雕塑家而言又是一个契机与平台。

  除了面临生存及展示平台的问题,如何实现与藏家之间的有效对接,亦需考虑。陈晓阳认为,教学指标与目前藏家的需求暂未达成一致,“我们的教学指标是针对学术标准,首先根据国际最前沿的展览、思潮及语言进行探讨与创作,同时也引导学生要侧重对自身生命经验的领悟,较少顾及收藏系统的趣味,因而本土藏家的这片土壤目前仍在培育中。”然而,早年频繁收藏本土雕塑作品、目前却已将目光放到北京的藏家X先生则认为,“本土雕塑家在传统语言的塑造能力毋庸置疑,然而在个性化的自我挖掘上以及创作思路的延续上,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责任编辑:欧宝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