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清凉瓷枕 夏日静赏

2015-08-03 09:18:13 徐幸幸

  “梦之缘起─清雅集古珍藏古代瓷枕展”正于浙江省博物馆孤山精品馆举行,展出了来自民间收藏机构“清雅集古”的七十七件瓷枕,器物时间跨度从唐到元,以唐宋为主,从样式、形态和装饰上展现瓷枕作为荐首用具也具有观赏价值。

  瓷枕唐代出现

  瓷枕,是我国古人夏日纳凉的寝具。“寤寐无为,辗转伏枕。”这是《诗经.陈风.泽陂》中的诗句,说明早在周代已有“枕”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释为:“卧所荐首者。从木,冘声。”从字面上解释了先民选择的主要制枕材料是取用便利、制作便宜的木料,而陶瓷作为制枕材质大约出现在唐代。

  据考古资料显示,汉代枕的材质主要有木、玉、石、铜等,广州西汉南越王墓中还出土过素绢珍珠囊枕,是早期最软、最保健、最奢华的荐首用具。到了唐代,最初的陶瓷枕基本为近方形的长方箱式三彩枕,这种枕的边角往往不加处理,棱角硬折,似为按照当时制度定制的高档陪葬冥器。从出土情况看,这种硬质的枕具主要流行在长江以北地区,此后五代、宋、金、元时也主要流行于北方。

  陶瓷价廉物美的特性逐渐吸引当时的人们将陶瓷枕进行符合人体舒适度的柔滑改良,其器型与装饰手法更为多样,遂成为“无贵贱通用之”的实用枕具。它不仅仅可以睡觉时荐首、枕颈,也可以写字时枕腕,还可以诊病时托脉。北宋张耒写道:“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根据唐宋时期多位文人的诗赋,瓷枕具有消暑功用。随着制作技艺的成熟,陶瓷制品日渐走入千家万户,因其清凉祛热的物理特性,瓷枕也成为古人喜爱的夏日乘凉的床上用品。

  价廉物美消暑

  该展览展出的陶瓷枕,器型十分丰富,样式从简单的方形、长方形、圆形、腰圆形发展到多边形、如意形、花瓣形、银锭形、台座形、仿生形等。至于装饰,既有装饰重点在枕面的,也有装饰重点在枕座,几乎涵盖了瓷器所有的表现方法,有刻划花、色地剔花、模印戳花、珍珠地划花、绞胎、彩绘、书写诗文、颜色釉、仿生瓷塑等。

  瓷枕从元代以后逐渐沉寂,或许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但这种沉寂并非销声匿迹了。民国时期,河北、京津一带的农村尚保留着使用陶瓷枕的习惯,虽然形制不多,只有猫形和房舍形等几种,但可以看到使用硬质枕具习俗的传承。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为“浙江民间收藏精品走进博物馆系列特展”之一,此次展览将至九月六日。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