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元代钧窑大碗 来自草原的天青釉色

2015-08-03 14:46:02 杨亚东

  我们知道,钧窑肇始北宋,后因其精工细作不断创新,烧成贡瓷并位列宋代五大窑之班。到了元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彪悍之风将宋代的奢靡之气直吹到九霄云外,但钧窑却被留存下来,北方诸名窑均承袭工艺,进行烧造。然而,由于这些窑场大量生产日用瓷器,工艺技术较粗糙,与宋代禹县烧造的精品相比,就逊色多了。

 

  也正因为由于元钧釉质厚实,刻、划、印花都不易显露出来,所以常采用堆贴花为饰,作为窑变色块装饰外的一大装饰手法,这不能不说是能工巧匠的奇思妙想。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个朴素中见精奇的元带钧窑碗,让它们带着我们领略那来自草原的天青釉色。

 

 元代钧窑碗

点击购买 >>>

 

  此碗直径17cm,胎色灰黄,薄薄施一层天青,间有红色之窑变斑漂浮其上,釉水流动痕迹接近兔毫纹,美观大方,贵气跃然而上。而较为厚重的圈足,其内外皆不施釉、足根里高外低以及足心的乳突痕和旋纹则直接将其指向元钧之器;再观其口沿,较厚,成圆状而光滑;整个器物修胎较为草率,施釉不到底,圈足以上露胎,露胎处以上有较厚的积釉痕。此器虽没有宋钧的精致,但却拥有宋钧不曾拥有的粗犷豪放之气,挥洒写意,况且历经数百年沧桑而保存完整,堪称全品。

 

元代钧窑碗

点击购买  >>>

 

  此碗高7cm,口径15cm。通体施类天青色釉水,与其灰白色露胎显得和谐统一,略显粗疏,此物圈足较宽厚,内外皆不施釉,五款无釉,切削方式为内侧向外斜削,外侧竖直削,足根平切后里高外低由于胎质较为粗糙,乳钉装物及旋纹均不易辨认。圈足截面呈八字状。釉水虽为天青色,但整体施釉较薄且不透明,碗口口沿向下,流釉现象很明显;另外,一些装饰性点上去的彩色斑点也随着流釉形成了特有肌理效果,虽没有达到天目盏的效果,但也与之有相似之处。据观察尚未发现绺裂冲等缺陷,凡此种种,都说明这件碗乃一难得一见的全品元钧碗,值得一藏。

 

元代钧窑碗

点击购买 >>>

 

  此碗高9cm、直径20cm,通体釉水青中带紫,淋漓滋润,胎体厚重,口沿光滑圆润,呈现出自然流釉后的浅黄褐色,古朴之气由内而外。釉水向下流至碗底靠上的位置停住而积釉,自然,毫无造作之感。几处窑变色块错落有致,与深色的底子形成反差,越发鲜亮。

 

  只可惜碗口有一处小磕,不过并不影响整体的美观,此器可玩可赏可藏,殊为难得。

 

本文中藏品链接:

 

元代钧窑碗 (有小磕)    点击购买 >>>

元代钧窑碗 (口径15cm)  点击购买 >>>

元代钧窑碗 (口径17cm)  点击购买  >>>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刘家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