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邢继柱:每一尊佛像都是一本书

2015-08-05 09:36:49 未知

  

  编者按:邢继柱作为一个多年投身于高科技行业的工科男,十年前凭着一腔兴趣走进拍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将爱好经营成了主业,坚持到今天。不久前,有幸专访了这位在华人佛像艺术收藏圈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藏家,听他讲述了自己的收藏理念。

  初见邢继柱先生,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刚从高尔夫球场下来的他,一袭风衣,精神抖擞,带着笔者参观了位于他家中蔚为壮观的佛像收藏。整个参观过程中他侃侃而谈,对每一尊佛像都如数家珍,令人难以置信他真正踏入佛像收藏领域仅有十年不到的时间。作为一个多年浸淫于高科技行业的工科男,十年前凭着一腔兴趣走进拍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将爱好经营成了主业,坚持到今天,成为了在华人佛像艺术收藏圈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藏家。

  审时度势收藏精品

  2015年3月,收藏圈中最热点的事件就是安思远私人珍藏的专场拍卖,在飞往纽约见证全部过程之后,邢继柱认为,最终1.3亿美元的总成交额有些虚高。一向眼光独具,深谙市场规律的邢继柱,没有去跟风追逐那些被大肆宣传的拍品。在纽约,他看上了一件少有人关注的十三世纪拉达克佛像,最终以200多万元的价格,把佛像请回了家。

  邢继柱的美国之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巴菲克的名言,“当别人疯狂时冷静,当别人冷静时疯狂”。尽管,他本人并未提到这句话,但从他十多年的收藏经历中可以发现,他的确在理智与激情之间恰到好处地取得了一种平衡。

  和很多藏家一样,邢继柱最初也是被朋友拉进拍卖市场的,然而和绝大多数人选择先观望一阵不同,他不但很快出手,而且一上来就是大手笔。他从收藏家具和油画入门,并逐渐将兴趣延伸到其他领域。2005年春拍,邢继柱在中国嘉德的拍场上花掉了一千多万元,购买的拍品涉及佛像、唐卡、油画等门类,成为当年拍场中风头最劲的藏家之一。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邢继柱无疑是赶上了好时候。“非典”过后的2004年和2005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行情迎来“井喷”,那时候,高品质的文物艺术品大量出现在拍卖市场上,价格也比照现在低了很多。特别是佛像、家具专场拍卖的推出,触发了这些板块行情的大幅度上扬。但如果没有邢继柱面对机遇时的快速决策,大胆出手,再好的机会也会从他身边溜走,中国也会就此少了一位佛像收藏大家。

  至此之后,邢继柱在佛像收藏领域无往不利,屡屡现身拍场的他审时度势,不断购买艺术精品,逐渐构建出自己完整的佛像艺术收藏体系。而近些年,他又不满足于仅仅是购藏,而是沉下心来,将精力更多地转向对手上这些佛像的深入研究之中。

  借力高科技研究佛像

  邢继柱对佛像的偏好,与他的工科背景不无关系,在他眼中,“没有任何一个门类能像佛像一样表达那么广泛的内容。首先是材料,面对以铜为主要材质的佛像,需要我们了解古代的冶金史和金属学。其次,从工艺的角度看,佛像有铸造、雕刻、打磨,还有鎏金、镶嵌这样的表面处理,又是好几门学问。从美术上讲,佛像传承于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艺术,制作中还要尊崇古代造像的度量经,因此佛像的比例尺寸格外严谨,具有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总之,能够从多个专业角度解读的佛像,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艺术品。”

  为了探寻佛像的奥秘,邢继柱拿出了百分之百的热情。在他看来,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不能一直依靠别人的眼力,而要有自己的判断和见解。“我相信智慧和知识的获得需要不断的学习,不可能一天到晚不干正事,只是对着文殊菩萨磕头烧香就能成为有学问的人。”有缘于此,在确定佛像为自己收藏的主线后,邢继柱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进行学习和研究。现在的他,主要精力放在通过对佛像材质的考察对铜造像的年代价值等做出判断。

  他说:“每个地区的用铜,甚至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内都不会改变。尼泊尔地区从铸造铜像那一天开始到今天一直是纯铜鎏金。西北印度和东北印度的造像用黄铜,即便那里现在不造佛像,改作别的器物,用的也是同样的黄铜,因为当地的铜矿就出产那一种铜,不可能改用别的铜料。北京的藏传佛像也是如此,除了在元代和尼泊尔地区一样用纯铜鎏金外,明清的时候都是黄铜鎏金。西藏早期的佛像则是黄铜不鎏金。”

  为了进一步掌握佛像材质的奥秘,2012年,邢继柱利用X荧光合金分析仪对自己收藏的三百多尊铜佛像进行了金属元素分析。测试方法是将佛像底部边缘锉磨之后,用酒精清洗,然后使用X荧光分析法系统归纳分析每一时期每一地域用铜的特点,而在全部测试完成后,邢继柱还将结果以集结成书的方式分享于众人。

  对于有心于佛像收藏的人士而言,这本书的价值不言而喻。邢继柱说:“如果仔细阅读这本书,就能掌握辨伪佛造像最核心的要点。以黄铜制作的古代佛像来说,里面会含有一定量的锌和铅,或是含有一些锡和铁等一些对佛像本身没有什么影响的杂质。但通过大量的测试,我们发现有些新造的佛像是不含铅的,而铅在制作黄铜的过程中很重要。要知道,在古代的佛像里一定要包括1%到3%的铅,如果没有铅,铜水的流动性会变差,就有可能出现沙眼。铅是不溶于铜的,它独立的在铜水里边,哪里有气泡,哪里有窟窿眼,铅就会自觉地补上。某些造假者不懂这些,就会做出一些不含铅的佛像,而我们拿手持激光仪一照,如果发现连铅都没有,自然就是赝品。”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微量元素分析的方法,来判断黄铜中锌的来源是怎样的,是直接往铜水中放入锌矿石,还是放入已经炼好的锌块,这都是有讲究的。因为中原地区炼制锌块的时间开始于明中期,如果通过检测,发现某件所谓的永宣佛像中的锌是直接加入锌块达成的,那么它也一定是件赝品。”经由邢继柱从技术出发的重新解释,一些看似复杂的佛造像材料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很多鉴定方面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收藏美术史节点的艺术品

  科学是严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与此一脉相通,求真务实的邢继柱对收藏圈中一些现象也是快人快语。“十余年来,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虽然发展很快,步伐也比较稳,但在这个圈子里仍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存在。为什么每一个中国藏家都有一部收藏的血泪史?就是因为总有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在各种场合乱说话,乱做事,懂的说,不懂的也说,搞得新入行的人无所适从,甚至在听信不实消息后,白白花费不少冤枉钱。所以,我建议新入行的藏家,在目前的状态下,收藏起步一定要找到有信誉的机构,要对你负得起责任。”

  除了要擦亮眼睛,善于选择,邢继柱还建议新入行的爱好者要选择好自己的收藏主线,明确自己的收藏方向。“值得收藏的文物艺术品门类有很多,一个人不可能全部都买,全部都擅长,一定要有自己的主线。只有在天天接触,天天琢磨的状况下,犯的错误才有可能减少,而且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朋友圈,获得一种归属感。”

  “我们说,买东西一定要在大的、顶级的拍卖行买,因为它是主流的。选择收藏门类也一样,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要选择主流的,有更多人关注的门类。现在有不少人把收藏角度的鉴赏和学术上的考古混为一谈,把很多没有什么艺术价值的东西当宝贝,毫无意义地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其实,作为收藏家关注的应该是在美术史节点上立得住的艺术品。以佛像艺术的流转发展来说,我归纳了大概有十几个节点,佛像艺术的源头是古希腊的雕塑,在印度的犍陀罗和笈多这两个地方开始生发,及至公元2世纪,笈多的艺术风格经由尼泊尔和孟加拉这条线进入西藏,又从西藏进入内地。犍陀罗的艺术风格则是通过克什米尔,阿里地区进入后藏,由在萨迦寺和扎什伦布寺进入青海和甘肃,最后来到承德,进入北京的雍和宫。那么在这些节点上的佛像,就是这一领域中最值的藏家的追捧的艺术品。”

  永宣佛像的鉴定要点

  按照上述脉络,邢继柱集藏了上百尊佛像艺术精品,在这之中,他最推崇的就是永宣时期的宫廷造像。“永宣佛像严格按照度量经的标准制作,是很模式化的器物。它的审美标准与遵循尼泊尔风格一致,但用的铜不一样,尼泊尔人用纯铜制作佛像,宫廷中用的则是黄铜,其中锌占15%左右,铅占2.0%上下,而且鎏金非常厚重靓丽。”

  “鉴赏永宣佛像时,要关注的地方很多。第一,要看造型符合不符合造像的度量经。第二,要看材料是不是含锌15%左右的黄铜。第三,观察鎏金与铜之间是否连接得很紧密,鎏金是否厚重,是否有张力。而且,真品佛像鎏金表面的氧化层应该呈现玫瑰红的颜色,犹如薄纱一样薄薄的一层。第四,看款识是否是明朝的宫廷款。第五,真品永宣佛像的底板要比佛像用的材料锌多一些,显得稍微白一点,还要高2%左右,而且底板上打的十字金刚杵非常规矩,上面的小莲珠是完全一模一样的,要是有大小不同,歪七扭八的现象,佛像保证不对。第六,真品佛像上经过六百年氧化过的朱砂和今天新抹上去的完全不一样。第七,还要注意佛像八个垛口的方向,还有台阶的厚薄。第八,符合度量经标准制作的佛像在重量上也有一定的标准,多大的尺寸就有多种的分量。总之,如果往细节处讲,鉴定永宣佛像起码有十条左右的标准,只要有一个地方不对,就可以彻底地否定。因为这是给皇帝制作的器物,根本不允许有丝毫的偏差。可以说,永宣佛像是最好辨别的。但是没有上手买过的人,是看不了的,因为造假的人在这上面下的功夫要比你大的多。鉴定就是这样,我花的功夫比造假的人多一百倍,他们做的东西在我眼里就是低仿,我比他大十倍,他就是中仿,我比他大一倍他就是高仿,那如果说我一倍都大不了,我跟他一样,就会有打眼的可能,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文物艺术品需要人们的珍视,在邢继柱看来,成为收藏家绝不是花大价钱买藏品那么简单。他认为:“作为真正的收藏家,首先要拥有一定数量的高品质藏品;其次,要能够将藏品拿出来和别人分享;第三,要通过展览、出版、写作、授课的方式向公众传播藏品中蕴含的文化价值。”

  毫无疑问,以这样的标准衡量,邢继柱先生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得卓有成效,而我们期望有更多像他这样热心推广收藏文化的收藏家出现,惟其如此,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才能更加稳健地繁荣下去,成为收藏爱好者真正的精神家园。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李亚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2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2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