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王鑫生与《爵士泪》背后的故事

2015-08-11 14:04:07 胡莹

——记一位跨越国际间人类大爱的艺术家

  摘要:正因为音乐的纯粹与感性,热爱音乐的艺术家拥有着高贵的灵魂。当西方的爵士乐遇见东方人血脉里流淌的哲思情怀,是否能奏出不同凡响的交响乐?王鑫生先生2008年创作的《爵士泪》(201*137cm)或许能给我们答案。首先映……

  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康定斯基曾说:“色彩是琴上的黑白键,眼睛是打键的锤。心灵是一架具有许多琴弦的钢琴。艺术家用手通过这一或那一琴键,把心灵带进颤动里去。”音乐是流动的画面,绘画是凝固的乐章,音乐与绘画本质相通,音乐为绘画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勾勒出动人心弦的韵律。绘画为音乐融入了黑白的高雅、多姿的绚烂,采撷一片天边的云彩灌溉心灵的音乐。它们互化为起舞的诗篇,多么美妙!

  有一位非常喜爱音乐的当代国际艺术家,他1949年生于西安,少年时期跟随国画大师陈景堂学习国画,后大学期间改修油画专业。在改革开放的90年代赴美旅居,潜心中西方传统与现当代艺术的研习,集结了二十年旅美的艺术经历与对各个时期油画风格的领悟,形成了以表现主义风格为骨,印象派色彩为肉,东方艺术视角观念为精髓的艺术特色,他是当代艺术中融汇中西艺术元素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王鑫生。

  王鑫生先生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情感,他认为单纯用语言来解读事物,锁定的范围狭隘、目标性强。音乐有如放空的空间,能容纳进许多的情感。她是一座神圣的王国,拥有一颗浮躁的心灵及品性不好的人都进入不了。因为音乐很纯粹,她不会伪装,任何杂质的介入都能使她顷刻崩溃。与其说王鑫生先生热爱音乐,不如说他满怀着一颗充满爱与正能量的心,正是它引领着艺术家通往音乐的王国,进入艺术的殿堂,领悟艺术的真谛。

王鑫生《爵士泪》

  正因为音乐的纯粹与感性,热爱音乐的艺术家拥有着高贵的灵魂。当西方的爵士乐遇见东方人血脉里流淌的哲思情怀,是否能奏出不同凡响的交响乐?王鑫生先生2008年创作的《爵士泪》(201*137cm)或许能给我们答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充满沧桑感的爵士乐音乐流浪人。他的沧桑来自凌乱粗狂的胡渣,干枯粗糙、瘦骨如柴的双手,还有他满脸任由岁月侵蚀的苍痕,如大树的年轮,一道一道深深地刻印。在映入眼帘的同时,你的目光将不自觉地停留在这位爵士乐人的双眼上,他的双眼并不在同一条视线上,有些翻白但很纯真,这是一种信仰,对音乐的崇高追求与致敬!他的这双残疾的眼神在艺术家的画笔下,我们看到了许多:未曾拥有的、曾经失去的、已经不再重要的,发自内心凝结成的……这,就是一种信仰!

  那是一个下着雨的上午,王鑫生先生正开着车准备去画室工作,在路过立交桥的时候,被悠扬的爵士乐声吸引了,望见一位满脸沧桑的流落街头的民间艺人正在演奏,当他掉过车头准备拿钱给这位艺人时,发现他不见了,于是王鑫生先生追了上去,将自己的一份心意给了艺人。但是并没有提邀请艺人当模特的事。晚上回家时,他把所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太太,他太太宽慰他,说不定哪天还能遇到。

  第二天,仍然淅淅沥沥下着小雨,王鑫生先生正在整理东西时,太太敲门进来说,你看,我把谁带来了。原来正是那位民间艺人,他对画家说,我记得你,王鑫生先生激动极了,开始画画。这次画家偶遇的民间艺人就是《爵士泪》的主人翁。

  在作画的过程中,王鑫生先生发现,这位老艺人的双眼不在同一个视线上。他为这位老艺人为什么残疾。老人说,因为参加了二战,他的双眼在战火中被摧毁了。画家看见,虽然眼前的这位模特双眼残疾,但他任然保持着喜悦,因为音乐,他很爱音乐,音乐给了他力量。王鑫生先生意识到,要刻画这样的人,要用夸张的语言、特殊的表现手法。于是王鑫生没有刻意地区描绘身体,把核心放在了主人翁的双眼上,而他的身体几乎没有描绘。王鑫生先生画得很激情,完成作品不足三个小时。他感悟到,好的作品不是用时间磨出来的,而是将自己的灵魂放进去。这种情绪感染了自己,才能感动观众。

王鑫生《祷告》

  之后,王鑫生先生又以这位老艺人为模特,创作了《祷告》。这位老人嘴巴被艺术家夸张刻画了,张得很大,拧巴着脖子在祈祷。祈祷的双手也伸得很长,但他的神情很虔诚,也很欢喜,欢喜中带出了感人的泪水,似乎内心充满了无穷的阳光,积极向上的诉求与信仰,生命中的阳光。非常平凡,但深入人心。王鑫生先生在与这位艺人吃饭的时候,发现每次他吃饭前都要祷告。当他再次给艺术家做模特时,由于双眼残疾,眼睛不停地流着眼泪。老艺人不不好意思地要擦掉。王鑫生先生对他说,你不要擦。因为这位充满爱心的艺术家认为,信仰来自于内心。由于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每一位人都有缺憾,需要他本人之外的关怀与帮助。王鑫声说:“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东西,就是恻隐之心,侧影之心萌生出怜悯心,怜悯心萌生爱,爱产生善行。每一个人应该关心弱势群体,用自己学来的东西禀赋社会责任,对他们关护,祷告心灵的呼求。绘画启发人的良知,将爱心彰显出来。”

  当祷告的泪水随着残疾的身躯完整的灵魂流出之时,我们仿佛听到了泪滴落入人间最美妙的音乐。这位吹着爵士乐的老英雄用他残疾的双眸倾诉着心中的爱,一位热爱音乐,一直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关爱着社会弱势群体的艺术家,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人间最美的大爱。从王鑫生的作品中,我们听到了某一种超脱音乐的呼唤;从一位平凡的街头艺人超脱技艺的乐声中,我们看到了艺人背后的精神信仰。这无声的音乐与无声的绘画交织在一起,它“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流出了人心之美,也流出了万象之美”。音乐让绘画更加美好,绘画让音乐更加直摄人心。

王鑫生《吹葫芦丝的少女》

  王鑫生先生的绘画蒯越了艺术、跨越了文化,将东西方的音乐揉进了美术,从早期悲情沧桑的表现主义,到东方意象与西方的印象派、表现主义、俄罗斯的写实主义相糅合创造,再到以东方意象为主,灵魂的完全释放。王鑫生先生将哲学、艺术、文学高度融合,他走在国际文化与艺术跨越的前列,又走进整个社会的最底层,用自己的绘画力量去关怀着这群最不起眼、最不惊人,却是整个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王鑫生先生说,没有他们,整个社会的建筑就会坍塌。当人在体面的时候要想到不体面的人群,在得意的时候要想到不得意的人。正是这样博大广阔的胸襟与非凡的智慧,王鑫生的绘画艺术才能在音乐的王国中肆意地驰骋着。因为它不仅仅是跨越了艺术与文化间的界限,也跨越了国际间人类的大爱。

  王鑫生

  王鑫生,1949年出生于西安,少年时期跟随国画大师陈景堂学习国画。后大学期间改修油画专业,1993年移民美国,美中书画艺术家协会主席,国际海外华人艺术家协会理事。获得荣誉:美国国会颁发:国际艺术大师,美国国会颁发:国际艺术大使,美国哈佛大学终身艺术成就荣誉勋章,美国休士顿大学终身艺术成就奖,美国休斯顿荣誉市民及亲善大使,江苏省华侨书画院理事,王鑫生国际艺术学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美国油画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翟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3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3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