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深圳当代艺术呈现新业态

2015-08-18 08:39:06 梁瑛

画廊、美术馆、艺术空间、艺术博览会,当代艺术井喷式生长

近期,深圳多家艺术空间开幕,e当代美术馆、天米艺术空间、鳌湖艺术馆、盒子艺术空间等相继登上深圳艺术舞台,各种艺术展事也成为城中热点。图为盒子艺术空间。(主办方供图)

  已经成功举办两年的“艺术深圳”将于2015年迎来重大转型,2015“艺术深圳”将由综合性艺术博览会转型为当代艺术博览会,全场展示以当代艺术为核心,这样的定位变化也正暗合了深圳近两年来的艺术潮流。近期,深圳多家艺术空间开幕,e当代美术馆、天米艺术空间、鳌湖艺术馆、盒子艺术空间等相继登上深圳艺术舞台,各种艺术展事也成为城中热点,记者采访众多业内人士,发现深圳艺术生态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当代艺术空间井喷式生长

  北京、上海和香港,这是公认的中国艺术市场中心,在艺术市场的发展上,深圳尽管曾经是中国拍卖第一槌的诞生地,但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表现平平。不过,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画廊和艺术投资人正在把目光转向深圳。仅今年上半年,就连续有十多家艺术空间在深圳开幕,据说,高潮还没有到来,下半年开幕的画廊和艺术空间可能更多。

  对于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一个怪现象是,在艺术市场上,占据主要份额的一直是相对传统的水墨画和高级工艺品,先锋的当代艺术在这里几乎没有市场,大家的共识是,北京才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心。事实上,深圳的当代艺术发声大大早于人们的认知,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当代艺术刚刚在国外获得认可的时候,深圳何香凝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就作为最早引入当代艺术的官方美术馆,开始了对当代艺术的展示、收藏和研究,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圳当代艺术的热度都保留在美术馆里,没有走入艺术市场。而现在,随着众多画廊、艺术空间、民营美术馆在深圳遍地开花,其中大多数定位于当代艺术,深圳的当代艺术市场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

桥舍画廊于2012年从北京来到深圳。 (主办方供图)

  新的艺术生态正在形成

  作为桥舍画廊深圳艺术空间的负责人,2012年,沈彦刚抱着试水的心态从北京来到深圳。时隔三年的今天,桥舍画廊已经在深圳初步建立起自己的藏家群体,对于深圳近期出现的新现象,沈彦刚认为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的当代艺术市场是比较薄弱的,深圳的人均收入已经足以带动收藏市场的发展,但这个市场却迟迟没有起来,事实上,现在的井喷式发展就像股票补涨一样,是长期的积累在现在显现出来。”

  在深圳,开画廊难,开当代艺术画廊就更难。三年来,沈彦刚看到身边的同行来来去去,就在桥舍所在的华侨城创意园内,就前后开过好几家艺术机构,但最后能留下来的并不多。“艺术生态形成的条件,从艺术家、评论家、美术馆、到画廊、拍卖行、藏家缺一不可,一个地方没有足够数量的画廊,没有很多好的展览,通常也留不住好的艺术家,反过来也是这样。艺术市场的逐渐升温,正说明深圳从艺术家到画廊到藏家的整个生态体系都在好转,一个好的艺术生态正在形成,这无疑是一个好的迹象。”

  正如沈彦刚所说,艺术空间数量的剧增,显现的并不仅仅是艺术市场的发展。事实上,近几年来,深圳本土艺术展览越来越多,本土艺术家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加展览,各种形态的艺术区发展迅速,如艺术家自发形成的留仙洞艺术区、鳌湖艺术村,或是企业投资的华侨城创意产业园、招商文化创意园等艺术园区,都发展得有声有色。由此而形成的全新艺术生态,从各个方面推动着深圳当代艺术的发展。

刚刚在福田保税区开幕的e当代美术馆。(主办方供图)

  藏家群体偏年轻化

  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深圳无论从时间、空间、还是地理上,都有发展当代艺术的天然优势。对于此地的当代艺术市场,不少业内人士都有良好的预期,沈彦刚表示,这几年常常有北京的同行向他打听深圳的情况。据了解,目前有不少北京、上海画廊也瞄准了深圳市场,尤其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落户香港之后,不少画廊在赴港参加展会的同时,也会顺便到深圳来考察一下市场。一些艺术品经纪人也来到深圳,推动深圳藏家购买国际顶尖艺术大师的当代艺术作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深圳当代艺术前景非常看好,认为当代艺术与深圳的城市定位相匹配,与深圳的经济结构相吻合,在深圳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他特别强调,深圳设计类企业多,高科技企业多,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海归多,这样的人员结构有利于当代艺术发展,“深圳的灵魂是创新,创新与当代艺术的本质相契合,当代艺术在这里的发展是一种内在的需求。这两年我到香港去看巴塞尔博览会,开幕当天去的VIP藏家,深圳藏家占了很大比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藏家群体呈现出与北京上海等地全然不同的特点。沈彦刚介绍,就桥舍画廊的藏家群体来看,深圳藏家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深圳的藏家从50后到80后都有,其中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为主,这个年龄段比北京藏家要年轻10岁左右。”他们中有很多是这两三年才开始购买艺术品的新藏家,有些走进店里的客人甚至是第一次购买艺术品。与相对成熟的北京市场相比,深圳的很多新藏家还没有像专业收藏家那样形成自己的收藏体系,而是从个人兴趣出发进行收藏,在艺术风格上,他们更偏向具象的作品,而在价位上,十万元以下的作品更加畅销。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完善、规范的市场,但无疑是一个生机勃勃,有无限潜力的市场。沈彦刚有一个非常聊得来的藏家朋友就是在画廊刚开业时结识的,这位70后的年轻藏家是金融专业人士,进入收藏领域才5年时间,但他已经开始有序列地收藏,目前超过八成以上的香港艺术家作品他都有收藏。他经常来往于深港两地,甚至常常飞到世界各地去看当代艺术展览,对这一领域研究很深入,生活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放在收藏上,每年有超过百万元的资金投入,“他还很年轻,他有很大的志向,希望自己的藏品将来能够推出成系列的展览,像这样的年轻人,是很有潜力成为大收藏家的。”

  除了藏家群体整体年轻化,在行业分布上,深圳也有不同于北京上海的特点。从近几年如火如荼的民营美术馆建设潮中可以看到,大笔投资艺术的往往是地产、金融等领域,而在深圳,除了金融地产企业开办的艺术空间,新开幕的民营美术馆和艺术空间还有不少是IT企业、时尚行业投资建设的。比如刚刚在福田保税区开幕的e当代美术馆,投资方是一家知名IT公司;位于欢乐海岸的蓝艺术馆,由深圳时装企业影儿时尚集团投资;位于大浪创意城的艺之卉新锐美术馆,也是由时装企业艺之卉时尚集团建设。这与深圳的人员结构有关,在深圳,设计类、高科技类企业众多,有大量高学历人群,他们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丰富多元的审美结构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在他们的推动下,深圳当代艺术发展至今可谓水到渠成。

越来越多的画廊和艺术投资人把目光转向深圳,图为盒子艺术空间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香港+深圳 形成新的当代艺术中心

  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深圳无论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都与邻居香港密不可分,在文化上也是如此。“艺术深圳”执行总监李景云透露,“艺术深圳”除了在今年全面向当代艺术转型,未来还打算在展会时间上逐步进行调整,与香港巴塞尔对接,形成双城展会的模式。不少业内人士看好深圳当代艺术市场,也和对香港艺术市场的良好预期有关。相比内地城市,香港有比较完善的制度,有国际性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有苏富比、佳士得春秋拍,这些丰富的、与国际接轨的艺术活动,都无形中带动了深圳当代艺术的发展,有业内人士认为,深圳加香港,形成一个新的当代艺术中心,完全有可能。

  不过,要在深圳形成新的艺术生态,这还仅仅是个开始,还需要各方的支持,需要更好的引导,需要更多专业人士的介入。无论是美术馆还是画廊,运营都是一件专业的事情,不是在墙上挂上画就可以了,而是有很多隐形的成本。一个艺术家在商业上的成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艺术投资更是一个以时间换空间的事,即使在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心北京798,画廊的换血也非常频繁。在运营模式上尚处于探索阶段的民营美术馆更是如此,巨额的借展保证金、保险、税收等问题,都是民营美术馆需要面临的生存难题。目前上海自贸区正在建设的艺术岛,就推出了购买境外艺术品暂不缴税的制度,深圳的保税区、自贸区是否有类似政策推出,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基于对未来政策向好的预期,不少艺术机构已经提前在自贸区抢滩占位,这无疑是给城市文化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