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分析书画作假的三种方式

2015-08-25 17:06:51 未知

  现在大家有点钱都在想着怎么投资、怎么保值增值。但是我们的股市上证指数从几年前的6000多点跌到现在的2000多点、长期低迷;我们楼市“限购令”推出到现在马上两周年了;我们的存款负利率也持续了两年多,2月份刚刚由负转正,3月份又回到负利率状态。在一条条投资渠道走不通的时候,很多人转向投资收藏名人书画。

  但是这里面林林总总的所谓“艺术”陷阱,也是非常可怕的。前两天我参加由国家版权局牵头的一个座谈会。从这个会上听说的情况,算是让我开了眼界:现在部分地区销售假书画的情况已经相当普遍,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半地下产业链。

  大家在市场上可以见到的假书画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临摹仿制的名人书画,就是“依葫芦画瓢”,照着模仿,其中“高仿”书画最热门;第二种是假冒,就是干脆自己写、自己画,然后署上名人名家的姓名;第三种更厉害,就是非法复制印刷。不用动手,直接开动机器大批量地印就是了。

  总结这些临摹的、假冒的、印刷的书画作品的制假售假过程,又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专业化。现在是“制假专业化、造假一条龙”。有的是艺术院校师生临摹或者仿冒的,水平比较高,据说常常是专家也看不出来,甚至连作者本人都看不出真假。有的作品在专业鉴定师经手之后,从假的变成真的,大摇大摆地流入市场。

  二是普遍化。现在假的书画作品,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到全国的旅游景点,从拍卖行、画廊画店到古玩市场、路边小摊,几乎随处可见。以北京为例,在传统文化街区、古玩市场、建材市场、旧货市场、宾馆饭店、机场和书店都有。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琉璃厂文化街、北京古玩城、潘家园旧货市场等地方。此外,在淘宝、京东等网上商城和一些专业书画交易网上,书画交易也很活跃,鱼龙混杂的假书画占了很大比例。就在我刚才说到的座谈会上,一位代表书法家沈鹏参会的人士就说,拍卖公司拿了很多准备拍卖的沈鹏作品请他们鉴定,结果95%都是假的。

  三是公开化。现在如果你走进这类书画交易场所,卖方再也不象以前那样遮遮掩掩了,而是大大方方地告诉你这个是临摹的、那个是印刷的。如果仿冒的是已经过世的名人名家作品,他还会跟你说“你就买吧,人都死了,谁知道是真是假?”在有的店里,你只要说出名字,他甚至可以像图书大厦卖书一样,在数据库里给你用拼音检索出来。

  这样的仿冒书画作品大行其道,且不说收藏的人花几千几万、甚至十几万几十万,买来的很可能是假货,它的负面影响其实还要深、还要广。从近处来说,它侵犯了收藏者和原作者权益,扰乱了艺术品市场秩序,损害了艺术家乃至整个国家的声誉。从远处来说,它只会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大批号称艺术品的赝品,让我们的子子孙孙纷纷掉进“伪艺术”的陷阱。

  要治理这样的乱局难不难?确实很难。最大的难点是,其他产品有行业规范、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产地、认证标志、防伪标志等等,一旦有制假售假的,查起来相对容易。但书画作品没有这些。在这个领域,如果鉴定师说假话、其他参与市场的各方说假话,就算你是作者本人、作者亲属,都说了不算。

  局面很混乱,影响很恶劣,再难也得治。怎么治?有几个方面可以做。

  首先是文化、版权、工商、司法等多个部门要形成合力,抓住典型案例,大张旗鼓地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形成声势和威慑力,打出示范效应。其次是通过书画作品登记制度保证来源合法,通过正版授权建立规范的销售渠道。第三是探索建立为民间艺术品鉴定真伪的专门机构。通过这些措施,就算不能让假书画绝迹,至少也能大大减少流通数量。

  完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舆论引导、普及诚信理念。在有些国家,诚信理念深入人心,制假的很少,买假卖假的也很少。反过来,买假卖假的少了,制假也就没了市场。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吕雪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