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访】叶向明:自我审视 回归内心“独语”
2015-09-02 20:14:10 郭宇卉(实)
艺术家叶向明
导语:近日,岭南画院院长、岭南美术馆馆长叶向明个展“独语回旋”在深圳述古堂开幕,展出“蓝调”、“梦之旅”、“游园惊梦”、“吉祥中国”四个系列作品。其画作将造型和色彩加以综合,以线、面的方式组织在画面上,呈现出来纯粹的形色构成,有类似于音乐的旋律之美,将抽象艺术和中国写意精神充分融合,并形成了独特的“写意油画”的艺术世界。
艺术家早期在水彩画和写实创作方面颇有建树,是什么促使他转向抽象油画的创作?又如何将中国元素置于西方油画之中形成独特的写意油画?
叶向明《蓝调系列NO75》 油画 180×180cm
雅昌艺术网:请您介绍一下本次展览的主题“独语回旋”。
叶向明:我近期的作品主要是回归内心、审视自我的一批创作。我的作品其实就是在不断地思考个人问题,形成一种内心的“独语”。喜欢美术史的人,会希望自己在美术史上留下一些痕迹。我不断地在自我审视和思考过程中,将创作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个人艺术语言。这让我觉得很欣慰,这种独立的元素正是我所追求的,也是美术史需要的。
雅昌艺术网:您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请问中国文化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叶向明:我很喜欢看书,不论是中国美术史还是世界美术史的相关书籍已经翻了无数遍。包括《论语》,我已经看了20年,直到现在每周都会再翻阅,并对其中的一些思想进行思考,例如我也一直在思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深意。
叶向明《悠悠岁月》106×78cm
雅昌艺术网:您的作品《悠悠岁月》获得了首届“广东省水彩画展”金奖,之后您的创作慢慢转向了抽象的油画创作。您的创作思路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
叶向明:转变是非常自然的,其实很多人都拥有转变的想法,但现实中很多人都不愿意转变。因为转变之后就会变得孤独,坚持转变之路可能没有人关心你、理解你。我作为一位艺术家,获得的水彩画展金奖其实是对我前半段生涯的总结,我尝试通过创作来让公众对我进行打分。十分幸运的是,我获得了金奖。但是“打分”之后我觉得并没有什么挑战和寄托,所以我回归到内心,并发现自己对整个世界的思考其实是凌乱而没有焦点的。所以用抽象的方式来表达,更符合我自己内心对这个世界的感悟。再加上一段时间的摸索,基本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个人艺术语言,就是一个图形、一种元素的面貌,这让我觉得很欣慰。
叶向明《吉祥中国系列之龙与凤》 数码版画 38×32cm
叶向明《吉祥中国系列荷3》 数码版画 38×32cm
雅昌艺术网:您是如何把中国元素融入到油画创作当中?
叶向明:首先,比起用“发展”来形容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我更愿意用“自然生长”。在新的创作阶段中,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自我”是什么以及在整个大环境下我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自我”我已经考虑得很清楚,我会坚守一种无主题的创作,一种纯粹地处于抽象的创作。思考自己是什么样的存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我的创作中体现了我的中国情怀,例如“吉祥中国”系列是非常能够体现中国传统的创作,对于这一系列的作品,我也仍在思考:中国元素在我的内心“独语”中占的比重是多大。
“独语回旋”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岭南画院院长、岭南美术馆馆长、艺术家、策展人等多重身份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叶向明:作为一位艺术家,多重身份可以说非常的忙碌。而我更为喜爱身处在工作室的状态,那种面对作品、面对自我可以自由表达的状态。作为美术馆馆长、策展人,让我得以在推进中国写意油画这个独特的艺术品牌的发展中出一分力。其实这几十年来,我主要做了5件事,一是画自己的画;二是坚定地做“写实主义在中国”的研究,因为写实主义其实是一个世界范畴内、当代艺术范畴下,艺术家该怎么做的问题;三是我在中国推进“中国写意油画”这一品牌,例如去年5月,我在岭南美术馆策划了“写意江山:中国写意油画名家作品展”;四是推进当代油画的发展,作为艺术家,范迪安院长曾为我策划过“开放的毛孔”当代油画展,作为策展人,去年10月我策划了一场第一场关于当代艺术的展览,这也是我在宋庄暗藏的动机;最后,推进公共艺术也是我的工作之一,去年成功涉猎了与瑞士巴塞尔、前任蓬皮杜美术馆馆长克劳斯•李特曼(Klaus Littmann)的合作,我担任其中一名策展人,在岭南美术馆举办的一场展览,时间是香港巴塞尔期间,所以瑞士和香港巴塞尔团队和我们做了对接,有益于推进我的工作。这样多重的身份可以让我和各个艺术家们合作,他们就是我创作的原动力。
雅昌艺术网:谢谢!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