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产业渐发展 香港浸大视艺生有出路

2015-09-07 09:42:14 欧阳文倩

庄艺勤(右)认为,随着艺术相关产业渐渐发达,艺术课程的毕业生不愁出路。中为钟正,左为何兆基。 

  在香港家长眼中,艺术可以是子女的兴趣,但不可以是子女的志向与事业,不过,上述观念正在渐渐改变。浸大视觉艺术院总监庄艺勤(John Aiken)早前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相关产业渐渐发达,读艺术的毕业生也不愁出路;不过,对刚毕业的学生而言,要全职做艺术家,或许会有点吃力。

  庄艺勤坦言,香港与世界各地都一样,一般人都对艺术学科缺乏理解,认为艺术科不够踏实,“家长不愿支持子女读艺术,他们希望子女走更‘学术’、更传统的路。”不过他观察到,有关观念近年已逐渐改变,除了因中学课程有变动,给予更多机会年轻人,也因为艺术的角色有所改变,“大约从10年前开始,其经济角色渐渐冒起。”所以在文化和观念上,大家开始有所转变。

  就以家长最关心的出路而言,庄艺勤指,现时视艺科学生毕业后其实有不少出路,市面上也有不少相关行业,“我们的课程本来就要学生学习很多不同的技巧,如设计、处理项目、推广等。学校也会要求学生参与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项目,去做产品设计、市场推广设计、与画廊合作等,让他们有更广更深的体验。”

  何兆基:香港可成文化交汇中心

  浸大视觉艺术院副教授何兆基表示,现时商业画廊提供了不少工作机会,也有学生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做手作饰品,整体而言,整个创新艺术产业是多元发展的,“香港有1%的GDP来自艺术行业,虽然与法国的4%相比仍有距离,但其实也是一个快速成长的领域。”随着亚洲创意产业开始被视为主要产业之一,香港也可成为文化交汇的中心,就像上海和深圳,“其实香港有能力,有很多国际艺术展览,也吸引不少收藏家来港。像博物馆、画廊、拍卖行等,在香港都做得很好。”

  不少人认为,发展艺术就要到外国,但二人却有不同见解,“在纽约及伦敦,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毕业生,去争取少数的机会,香港则是少数人可以去争取不同的机会。”此外,香港学生于国际舞台上也有很强的竞争力,例如浸大有学生能面对各地竞争,去伦敦的皇家艺术研究院,或拿着耶鲁的中国奖学金等出外深造。

  虽然如此,香港艺术教育也有困难需要面对,于庄艺勤而言,就是香港的艺术课程很“本土”,难以吸引国际生,“这很难让学习环境有不同的文化观点。”校方唯一能做的,就是招聘国际上不同地方的教师,拓阔学生的视野。

  视觉艺术院毕业生钟正,一心想投入艺术行业,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艺术家,不过对初出茅庐的他而言有一定难度,故他毕业后同时做一份画廊兼职、一些短期教学工作、帮忙做艺术展,“其实我想尝试做全职的艺术家,但在此之前,要先支持自己的生活,而且从这些兼职中,也学到不少东西。”例如帮忙做艺术展,可以从其他艺术家身上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他表示,艺术路上最大的困难,一如其他行业的头号问题,就是难以负担工作室的租金,期望政府可加大力度去支持艺术发展,帮助年轻人从事有关产业。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