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广州99个非遗项目仅两成获补助

2015-09-10 09:07:52 刘怀宇

报告称广州非遗专项补助资金存分配不均及重复补助等问题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发布《2014年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报告指出,广州99个市级非遗项目,去年只有21个获得资金补助,且有的项目重复补助,分配不均;而且“广州非遗”微博开通一年仅100粉丝,效果不尽如人意。报告建议,加大补助资金,惠及每一个非遗项目。

  去年,广州市确定了2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补助项目,共资助150万元。报告指出,广州市虽在逐年加大对非遗项目的资助力度,但是却没有统一的资金管理办法,其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始终难平众口。例如,2014年广州非遗项目补助经费的资助比例分配有失偏颇。在21个被资助项目中,有三项是广彩项目,资助金额计25万元。广州市共有99个市级以上项目,只资助21个,即大约四个项目中仅资助一项,但是广彩一项即占据三个资助名额。

  另外,有的项目还存在重复性资助。资助的21个项目中,资助金额最多的是粤剧,15万元。其余项目均为5万和10万不等。据了解,广东省在2014年曾划拨80万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其中包括粤剧项目保护资金10万元。所以在广东省已有明确资助的前提下,广州市还划拨给粤剧15万补助,且仅用于开展粤剧身段谱调研和整理。象牙雕刻也存在重复资助的问题。在非遗保护经费不足,且不能资助每一个非遗项目的时候,对个别非遗项目进行重复资助,是不合适的。

  报告指出,非遗微博在市民中的影响力微乎其微。2014年以“广州非遗”为名,注册了官方新浪微博和微信。但截至2014年12月31日,开设近一年的“广州非遗”新浪微博仅有46个关注和100个粉丝。

  截至2014年底,广州市共有市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8位,其中包括国家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位,省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66位。报告指出,在非遗的现代传承中,后继无人一直是最严重且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但广州已经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广州市入选的市级传承人高于以往三批。传承人数量的增加将有利于解决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的情况。此外,市级传承人开始年轻化趋势。从2014年通过的省级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结构上看,12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偏大,平均年龄为63岁,年龄最小的灰塑传承人刘志威为41岁;40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平均年龄51岁,其中年龄最小的是粤语讲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彭嘉志,年仅25岁。报告认为,广东省作为高一级别的单位,在审批传承人时从全局观出发,注重传承人的艺术造诣和传承质量,所以年龄偏大。但是广州市作为地方单位,更应从地方实际情况出发,为更好地将非遗项目传承下去,多给那些艺术造诣虽没那么高,但是更有潜力的中青年传承人一些机会。

  报告建议,制定长期规划,加大补助经费。当下非遗经费的安排虽逐年好转,但是在没有“法规化”的当下,每年的经费安排都不确定。所以制定非遗经费安排的长期规划十分有必要。另外,还应该让非遗补助惠及每一个项目,特别是濒危项目。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