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白石虾

2015-09-15 09:58:42 包光潜

  包光潜(安徽)

  大公湖里的水日渐清澈,水草丰美,游鱼唼喋。北岸有一巨石,我喜欢坐在上面仰望天空,看落晖缤纷,晚霞绚丽;或俯视湖面,看岸边的水草在夕光的映射下,轻轻地摇曳。以为是晚风吹拂,可盯视一番,才发现是几只虾米所为。它们在草丛中因觅食而动,姿态从容优雅,不疾不缓,悠然自得。水藻和青草下面是白色的岩石,若隐若现,仿佛青色的水草长在白色的岩石上,加上几只灵动而晶莹剔透的虾,简直是一幅齐白石虾图。

  今天市面上的齐白石虾画,多为他60岁后的作品,尤其以80岁后为甚。以为他画虾是大器晚成,其实不然。齐白石自幼喜爱水族生灵,特别钟爱虾蟹,亦常常于水畔垂钓,虾的动态与习性于有意或无意中牢牢烙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顽固性记忆。他曾在一幅《虾》画上题诗:“五十年前做小娃,棉花为饵钓芒虾。今朝画此头全白,记得菖蒲是此花。”

  画界一致认为,齐白石青年时代的虾,多为写实,甚至40岁以后还在临摹徐渭和李复堂的虾画。这些不似成功的虾画练习,恰恰铸就了日后大器的基础。纵观白石虾,无论是形态的活泼与机警,还是墨色浓淡的随心所欲,都充分地显示出齐白石对虾的形体动态的熟稔。为了修正儿时的记忆,重温少时的梦想,他曾在案头的水碗里养了几只家乡的虾。它们的生动活泼,不仅慰藉了乡愁,平添了乐趣,更激发了白石老人的创作灵感。闲来观而察之,日日心摩神怡,虾已然成为白石老人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人说,齐白石60岁以后的虾画经历了三个阶段,产生一次次质的飞跃。第一个阶段是65岁以前,因受年轻时代的影响,他重视虾画的写实,看上去逼真有趣,力求虾体形态的面面俱到。第二个阶段大约是65岁到70岁之间,他的虾画有了强烈的质感,他放弃了形似追求,删繁就简,追求神态,譬如虾的后腿由原来的10只减少为8只,弓曲的虾体,鳞节之间若断若连,虚实相济,有了生命的力度。第三个阶段是70岁以后,他画虾的境界已然出神入化随心所欲了。他将记忆中的河塘之虾变成了文人的虾,虾眼以横代点,虾头与胸于淡墨中添加浓墨,令躯体更加显得透明,简直是一汪清水中的精灵直往读者心灵里钻。90岁后,他的画虾连须也省略了,若细细地品味,却有禅意袅然于胸,恰如他自己所言:“苦把流光换画禅,工夫深处渐天然。”

  启功在回忆齐白石的文章中写道:“他善于画虾,没见他亲笔画之前,我不知他那神采飞扬的虾须是怎么画的,及至亲眼所见,才知道他不是转动手,而是转动纸,把纸转向不同的方向,而手总朝着一个方向画,这样更容易掌握手的力量和感觉,这就是窍门,这就是经验。”读至此,我亦仿佛置身于白石老人的画案旁,听见宣纸上的虾在歌唱,这些来自乡村最原始的歌唱。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