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访】倪有鱼:用最古典的方式表达轻盈的虚空

2015-09-17 01:01:25 彭菲

  艺术家倪有鱼

  9月7日,倪有鱼个展《隐力》在上海阿拉里奥画廊开幕。这是艺术家自2012年《简史》后的第二场上海个展。展览围绕“时间”与“星象”等主题,包括了《尘埃》、《隐力》、《坐标》、《漫长的一瞬》等等相关作品。所有作品放置在画廊的三层空间中,以层层递进的关系揭示了艺术家对神秘主题的追问。

  所有作品中,《隐力》重达一吨多,是此次参展作品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倪有鱼在六块黑色钢板上贴上两万多颗大小不一的磁铁,试图还原一张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星空照片。他以最古典的手作方式,先将照片放大,记录照片上每一颗星的直径大小和坐标位置,并用等量大小的磁铁代替星体,贴在钢板相应的位置上。

  “我在用最古典的方式,用沉重的材料,表达最轻盈的‘虚空’之感。”倪有鱼告诉雅昌艺术网。

  质朴的手作精神,同样反应在《尘埃》、《滚下楼梯的裸女》、《坐标》等作品中。倪有鱼很少依托计算机设备或高科技来完成作品,他将感情流入作品,用双手构建它,抚摸它,最终完成它。他用贴近自然的工作方式,传达他对中国传统美学与哲学的钟爱之情。

  “对我来说,双手是艺术家很核心的部分,里面已经包含足够观念——当你决定控制一根线条的轻重缓急时,已经有充分的态度。”他说。

  展览现场

  隐力,物质与精神的重与轻

  雅昌艺术网:《隐力》三层空间如何布局?

  倪有鱼:这个空间比较有上海的城市性格,它坐落在衡山路的老洋房,历史也比较悠久,展厅面积虽然不大,但是三层空间可以有一个层次递进的关系,所以我在布置上面,每一层楼有不同的规划。第一层楼基本是一个日常比较常态的工作方式,包括两张综合材料绘画和一些小型的装置,还包括整个展览的文献。另外,展览中有颜色的作品都在一楼,向上走就越来越素了。二楼主要放置展览中最大的一件作品《隐力》和相关文献,三楼是完全的黑白空间,有《尘埃》、《垂力》和《漫长的一瞬》等。

  整个展览围绕隐力、星空和尘埃展开,是一个主题集中的专题展。我的工作往往是几根线索同时展开,时间和材料的跨度比较大,到了某个节点自然而然发表某些东西。所以做这样的一些专题展览。有助于阶段性的梳理工作,也是我近年来个展的主要方向。

  隐力

  雅昌艺术网:为何以《隐力》作为展览名?

  倪有鱼:《隐力》这件作品是展览中最大的一件,有2.2米的高度,6.6米的宽,有6块钢板。差不多加到一起有一吨多重,上面一共有两万多颗磁铁。作品来源于这张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星空图,我按照最古典的方法打格子定位,把每一颗星星的坐标位置确定好,再一个个贴上去。我重视工作方法,如果仅仅看作品照片,你会发现艺术家之间的作品似乎有些相似,但如果了解工作方法,你就能知道,这其中是截然不同的。

  雅昌艺术网:作品具体如何完成的?您如何确保放大无数倍后,星星的位置是精确按照原图效果?

  倪有鱼:我首先有一张星象图小图,然后再把它按照需要的尺寸,输成大图,每一颗星我们都由标卡尺去量那大图里面的星的直径,来计算每一种直径的“星”有多少颗,填写在一张纸质表格中,之后就去订购相应大小的磁铁。光这张统计表就花费了一周的时间,因为有将近三万颗星,每一颗星要量、要数。

  雅昌艺术网:多少员工一起完成计数工程?

  倪有鱼:我自己的工作室大概有三到四个人,包括我在内,一起参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了布展和安装的工作,差不多有10个人,24小时轮班倒,工作了四天。作品是在画廊里现场完成的。

  雅昌艺术网:计数之后的工作重点是?

  倪有鱼:钢板运到画廊后,我们十几个人把所有的一比一的草图放到地上,一群人趴在地上进行测量,每个格子里每一颗星距离上下左右各是多少厘米,定下坐标位置,找到这个点后,开始安装磁铁,所以制作流程是最原始的,我不借助任何投影仪。我想通过这些作品表达某种身体的极限。

  打开的盒子2,2011,布面综合材料,200×150 cm

  雅昌艺术网:您提到十个人趴在地上制作,如何有序分工,使他们不受彼此影响?

  倪有鱼:整个状态很像谍报战里面那个谍报室,大家都在报尺寸,几乎同时在报,声音此起彼伏的。“上下5.6厘米,左右8.2厘米”这样子,十人两两组合,必须记住同伴的声音。

  雅昌艺术网:运用原始的方式来制作大体量的作品,您想从“隐力”中表达什么?

  倪有鱼:将近三万颗磁铁其实是构成了一个隐性的场。这个作品看似枯燥繁琐,近两吨重的物质性,但在我看来其实它是想表达最轻盈的东西。我一直在作品里追求一些形而上的、虚的东西。

  雅昌艺术网:您有算过整个作品的磁场吗?

  倪有鱼:没有,这个很难算,每块磁铁它正负极,它是随机的。

  雅昌艺术网:为何想要用古典的方式去完成?

  倪有鱼:在我看来,选择做这些作品,五十年前的艺术家也可以去做。我就是想做没什么时效性的东西,也不想用借助太多的科技的手段。你看《隐力》,从图像来看它其实是没有国界的,但是深究这个创作方法的逻辑会发现,一个美国艺术家也许借助投影设备或是更为科技的手段,甚至用机器人去安装。但我在工作方法上更贴近于自然,逻辑上也更贴近古代的哲学观,但作品是开放的,不同的人对这个作品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展览现场

  传统的手作精神

  雅昌艺术网:手作方式同样延续至其他的作品中?

  倪有鱼:手作精神一直体现在每一件作品中。比如一楼的这几个小装置,这个系列已持续了几年了,这三件是第一次拿出来。作品以我在世界各地收集的老式的弹珠游戏盘为基础,游戏盘是非常市井的一种玩具,我却把这个系列叫做“神龛”。我是希望通过注入人的精神状态,使它变得有某种宗教感。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静物,不需要别的文字了,更不要把它归为“观念艺术”,如果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有足够的专注力,浓度够了,它在墙上就可以吸引人。在这组作品中,我把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垃圾、废弃品,还有跳骚市场一些古董组合一起。这些旧物原本互不相干,是我主观把他们重新联系在了一起。

  雅昌艺术网:装置《滚下楼梯的裸女》也是您手工完成的,您如何用那件作品像杜尚致敬?

  倪有鱼:我想用一种比较轻松幽默的方式,所以叫做《滚下楼梯的裸女》,把这些大大小小的球想象成一个动态的女人。杜尚那件作品有有立体主义的痕迹,我这件作品也跟立体主义也有关系,这个旋转楼梯是我父亲20多年前的教学教具,我父亲是大学里面教建筑和机械制图的老师,那时候做教具模型还没有电脑激光技术,需要他们自己画图纸,到木工厂里面去做。上面的马赛克是我工作室自己加工做旧,每个都是手工贴上去的。

  大力神,2014,,综合材料,13.8X7.7X2.2cm

  雅昌艺术网:您如何看待传统的手作精神与作品的关联?

  倪有鱼:对我来说,艺术家的手特别重要,就像钢琴家的手一样,指法、手感是拉开艺术家之间风格和段位关键。有时候,我们会听到太多天花乱坠的观念,但是很多人还原到了手的创作,他会显的很弱。对我来说,双手是艺术家很核心的部分,里面已经包含足够观念——当你决定控制一根线条的轻重缓急时,已经有充分的态度。那些关于作品的故事,是可以说给公众听的,但我的作品,对我,对观众,都是一种考验,大家能接受多少信息,是因人而异的。我还是相信作品始终只是给少数人看的。

  雅昌艺术网:如何看待装置或雕塑与空间的关联?

  倪有鱼:一件雕塑,或者一件装置,它一定是跟空间发生关系,哪怕是一根头发放在地上,它已经改变了这个空间。对我来说,一个作品有内部的空间,还有外部的空间,我根据画廊的空间去选择摆放相应的作品,空间和作品的关联度是我会考虑的问题,但制作这个作品来说,纯粹是因为日常的兴趣,不会特别有规划。在做装置的时候我往往是比较随意的。因为我做的装置看起来很小,但周期很长。比如游戏盘的那些小装置,做一个可能要一年多。

  雅昌艺术网:您很多作品耗时很长,您如何看待作品成本问题,包括材料费用,包括时间的精神性投入?

  倪有鱼:我没有太考虑这个问题,以前我作品不能卖的时候,我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我现在已经很满足了。对于成本来说,我做过一个讲座,题目是“如何打发时光”,其实我一度很想把这个讲座改题目叫做“如何浪费时光”。“花时间”是我比较常态的方式,只有花时间,我自己才能平静。如果一件作品不是花了几个月,是在一两天之内瞬间就弄出来了,我有时候会不安。

  尘埃 (Thomas Ruff:17h 38m-30°), 2015,木质黑板,粉笔,胶等综合材料,193X282X14cm

  尘埃草稿 (NGC 1549 and NGC 1533), 纸本综合材料, 2015 ,37.8X55.3X2.8cm

  拉开理性与感性的距离

  雅昌艺术网:在早期的《园林》系列中,我们能非常明显地看到中国传统美学对您的影响。

  倪有鱼:我大学是学国画的,那几年对我的审美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我还是很庆幸自己选择国画,当一个人有一段时间非常系统去研究它的时候,会影响他很多年,甚至影响终身的品位。这好比做音乐的人,如果他有古典音乐的背景,那他做现代音乐的时候,他会跟别人的厚度是不一样的。

  雅昌艺术网:那这种中国古典美学如何渗透到现在的装置作品中?

  倪有鱼:比如作品《尘埃》,它的材料是木制的黑板和粉笔,我用喷胶让颜色固定,非常牢固。但我想表达的是,每一秒钟空气中流离的尘埃会吸上去,或者离开,就像宇宙在改变。因此,这是一件流动的作品,你看不出哪一块灰是新的,哪一块是离开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哲学,还是中国古代哲学,都会认为尘埃即宇宙,宇宙即尘埃——这种最细小的碎片和痕迹,与最宏大的东西其实是一致的。

  我想通过《尘埃》系列,传达几方面的思考。首先是我们对物质的理解。比如大家会关心做作品的材料,我想用最最平凡的材料,表现宇宙和尘埃的关系,来拉开价值的距离。另外还想讨论艺术品是不是稳定的。在以往的观点里,大家觉得艺术品都是稳定的——绘画也是稳定的,雕塑也是稳定的。但不管是国画还是油画,每一天都在微妙地变化,世上万物没有一件事是永远恒定不变的,我想要用一件作品表达这种不稳定,活跃在作品周围的尘埃,能比较接近地体现这种特质。它是一件会呼吸的作品。

  雅昌艺术网:和《隐力》相似,有一张草图与《尘埃》对应。

  倪有鱼:最初,2010年的那件,其草图来源于网上随机下载的一张星空图,但这次展出的作品来源于德国艺术家托马斯·鲁夫的摄影图片。托马斯是我特别喜欢的艺术家,是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的重要代表,我一直想做一些作品和他有一个对应。对于他而言,决定作品的是一瞬间,而我的每块黑板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我同样用最古典的打格子方法,用粉笔copy了他的照片,最后喷胶固定。这是完全不同的工作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温度和质感。

  雅昌艺术网:您之后会创作脱离原始参照物的《尘埃》或《隐力》吗?

  倪有鱼:不会,因为这两件作品的有趣之处就是有个参照物。当失去参照物的时候,只凭我随机去点这些星,我可能一天就能完成这件作品,那就很没意思。

  彗星3 局部

  雅昌艺术网:在相对枯燥地记录、比对、制作过程中,您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倪有鱼:它挑战我身体的极限,一个人的眼睛、手、力量的微妙的控制,会在这件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所以无论是下面的钢板、还是上面的黑板,上面的铅笔线我都留着,细心的观众是能够通过这些蛛丝马迹找到工作线索的。他看了草图,再看到这个就知道了这是怎么来的。

  雅昌艺术网:您的作品中常精确地记录数据,并还原数据。那在着重造型,甚至以数字创建美学依据的西方美学,与讲究意境与神韵东方美学中,哪边影响您更深?

  倪有鱼:在我看来,极理性的东西,它里面也有一种感性的美。我的作品里,非常理性和非常情绪化的东西,一直并存,我喜欢拉开这种对比。

  雅昌艺术网:最后聊聊您的摄影作品《漫长的一瞬》,它和旁边的石头是什么关系?

  倪有鱼:这是展览里最后一件作品,也是我今年开始的新系列。一年多以前,我开始收集自然岩石,每一块都不一样,有的需要从拍卖上买回来,很贵,也有的是我直接去捡,或者在一堆顽石里面去找出来。我关心的就是石头上面自然形成的纹理,所有我找出来的石头都有像瀑布的这种纹理。

  之后,我在工作室里面为它单独去布光,人工制造真实的云气,把它当作一张风景照片去拍摄,拍出来以后呈现出这样一张照片,初看的人会认为它就是一张自然风光。

  对于这件作品来说,我只是一个发现者和挪用者。石头是真实自然流水风化打磨出的一件雕塑,里面又有虚构的流水图像,这很有趣。瀑布的形成首先是因为地心引力,在东亚传统文化中赋予了瀑布特殊的理解和感情,尤其接近禅宗中的顿悟派,它讲究果断、快速、斩钉截铁。

  雅昌艺术网:这是一张局部照片,作品中的瀑布有混淆性。

  倪有鱼:对,这个照片是带有欺骗性的,也是在追求这种欺骗感。作品叫《漫长的一瞬》,所谓的漫长就是指一个自然的石头,不通过人力加工,它形成需要几万年。但我把他找出来,拍摄快门速度就是n分之一秒的瞬间。

  雅昌艺术网:好的,感谢您接受专访。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彭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