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玉雕在中国玉雕史上的地位
2015-09-17 14:39:04 古方
今天我看到了“子冈杯”玉雕展览,对我的触动很大,使我对苏州玉雕的原始看法发生了改变。我是研究玉器史的,从古代玉器入手研究现代玉器。
苏州是中国玉雕的发源地之一,但不是唯一。苏州自古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很多在此出土的玉器是非常早的,从崧泽文化玉器一直到良渚文化玉器,苏州博物馆有一些古代玉器陈列。中国玉器有八千年历史,苏州玉器大概有五六千年历史,如果从吴江的崧泽玉器开始算起的话,大概有六千年,一直延续到良渚文化玉器。大家对良渚文化玉器并不陌生,它是江南最灿烂的玉器文化。苏州地区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证实了苏州本地在五六千年、四五千年之前的时候,已经是中国玉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苏州出土的玉琮、玉钺等玉器,已经成为中国史前玉器的象征,说明苏州玉雕是源远流长的。苏州玉器是什么时候形成规模的呢?大概在五代至宋代之间。玉器的商品化是在宋代开始的,换句话说,在宋代之前,玉器是非商品化的,民间是不能使用的。从宋代开始,由于商品经济发达,玉器使用普遍,玉器开始商品化,在苏州,玉器生产的规模逐步显现。到明代,苏州成为全国经济最繁华的地方,所谓“资本主义萌芽”也是在苏州的丝织业中产生。《天工开物》是明代著名的科技著作,由宋应星编著。其中有一句话“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经常被人们所引用。实际上,宋应星本人没有到过北方,“良玉虽集京师”是他听说的,“工巧则推苏郡”是他看到的。宋应星是江西人,生卒于明末清初。他最北边去过亳州,大部分活动的地方是在江南,最南边去过福州,他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大部分是苏州的玉雕,所以“工巧则推苏郡”是没有疑议的。时值明代晚期,苏州的琢玉业已经在全国领先。《天工开物》中有一幅琢玉图,这是我们看到的最早、最形象的苏州加工玉器的图像,从这幅图像,我们可以推测,最早的琢玉车床出自宋代时期的苏州。
苏州出土的明代玉器,已经十分漂亮。我建议苏州的玉雕大师不妨借鉴一些古代玉雕的造型和纹饰,吸取一些古代艺术的营养。苏州的玉雕大师在历史上也是十分突出的,陆子冈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陆子冈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玉器上留下名字的琢玉人。陆子冈确有此人,《太仓府志》等书籍有所记载,但是我估计,之后的“子冈”款可能是一家作坊的名称,不一定是一个人了,因为现在“子冈”款的作品非常多,故宫中也收藏了一些,但是能够真正认定是陆子冈作品的并不多,而且存在争议。苏州作为陆子冈的故乡,将来可能要建立陆子冈纪念馆或博物馆,也可能仿制陆子冈作品。那么,如何找到陆子冈真品呢?苏州博物馆也有明代晚期的子冈牌,有子冈款,但是没有被认定。在北京,我认为有两件作品极有可能是陆子冈的作品。一件作品是玉卮,该件作品并不是传世品而是出土品,于七十年代,在北京北郊(今北京师范大学附近)清代黑舍里氏墓出土的。该件作品把手下面有“子刚”两个字。通过墓志记载,黑舍里氏墓是清康熙时期所立,上距陆子冈时期的明万历晚期只有八十年。仿子冈款的作品是在乾隆时期大量出现的,康熙时期尚未有。该件作品现在陈列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玉料既白又润,而且是典型的清代仿汉代玉器,雕工精湛,又有“子刚”款。所以我认为,该件作品最贴近陆子冈真品。如果要找一件陆子冈标准器,该件作品是最适合的。另一件作品是青玉婴戏图执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执壶是明代的典型器皿,该件作品上面有钮,钮的背面有隐款“子纲”两字,“子纲”款是看不见的,如果是仿制品很有可能是做到明处的。所以我认为以上两件作品是陆子冈的真品,将来我们建陆子冈纪念馆的时候,不妨把这两件作品作为子冈器物的标准器。
苏州玉雕是中国玉雕的杰出代表,它的发展基本承袭了明代传统。明清时期,苏州工艺之所以好,是因为它是一枝独秀,具有唯一性,全国各地尚无可与其可竞争的工艺。我们通过欣赏苏州的传统玉雕作品,可以看出苏州玉雕的特色:一是苏州玉工选料精心。与现在的材料多样不同,古时的玉料只有和田玉一种,基本上没有其他玉料。和田玉料并非都是山料或者籽料,玉料运入内地之后,有很多风化十分严重的材料。所以玉工选料是十分重要的。本次展览给我的触动非常大,尤其是一些年轻的苏州玉工创新能力非常强,首先表现在对料性的认识,因料施艺,这是继承了苏州玉雕的传统。二是苏州玉工细致琢磨。细致是苏州手工艺的突出表现,所谓的“乾隆工”就是突出了细致。北方玉雕之所以不及南方玉雕,是因为南方玉工细心。玉雕需要细心,需要细致琢磨。古时的玉雕作品都是手工完成,不像现在机器做成,清宫的玉作作品来自苏州地区,这在造办处玉作有所记载。三是苏州玉雕的器物造型精美、新颖、富有创造力。创新永远是玉雕业领先的动力。清宫的一些创新藏品都会给人以极大的美感,其中有一件很出名的作品《桐荫仕女图》就是代表。该件作品的玉材本是玉工在大料上取碗时剩下的小料,苏州玉工很巧妙的将碗穴做成了两扇错开的月亮门,灯光从背面打入,一名仕女立于树荫下,推门翘首向外观望。乾隆皇帝对这件作品大加赞赏,并赋诗一首。四是,苏州的琢玉能力强。明清时期的苏州玉雕界竞争非常激烈,在专诸巷就记载着好几百家的琢玉作坊,琢玉之声日夜不停的“沙沙”作响。当时的玉器胎体,苏州可以将胎壁做得最薄,当时乾隆皇帝命人仿作痕都斯坦玉器,只有苏州人可以做得最好。在细小部位处理上,苏州工十分精湛,比如在制作袖珍香囊时,苏州工可以采用镂雕手法雕刻出细密的花枝。五是,苏州玉雕对其他的地区的玉雕业影响深远。中国玉雕现在有扬州、北京、上海等几大流派,从历史角度看,这几大流派的根基在苏州。以北京玉雕为例,北京玉雕在计划经济时代可以说是全国的老大,但是在最早的时候也是从苏州玉雕发展而来的,特别是乾隆时期,在故宫神武门附近专门成立了“如意馆”,根据乾隆皇帝喜好制作玉器,如意馆里的工人全部是从苏州抽调过去的。之后的几位皇帝,包括嘉庆、道光、咸丰等对玉器没有兴趣,将“如意馆”的工人遣散。这些工人在北京成家,生活了几十年,便集合在了北京前门附近,此后逐步发展成为玉器一条街。如果现在去的话,可以看到房子的老墙上还有作坊的老字号字迹。解放之后,北京实施公私合营,将这些作坊集中起来成立了北京玉器厂。京派玉雕的风格跟苏州玉雕是不一样的,因为京派玉雕是在封建皇帝近前发展起来的,不需要掺入创新的元素,只要做得规矩就可以,京派风格也就此形成。扬州玉雕也是一样。扬州地处长江之北,临近京杭大运河,最早不存在玉雕业。从乾隆二十九年开始,和田玉开发,大量的山料被运到北京,乾隆皇帝命内务府画样之后,运往苏州雕刻。由于船只负重很大,过长江十分不方便,便将山料卸到了江北的扬州,而后从苏州抽调玉工到扬州雕刻。所以,扬州雕山子是从乾隆年间开始的。从北京、扬州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苏州玉雕构成了中国玉雕业的根本,在中国玉雕史上有着杰出的地位。
我有一个很强烈的愿望,就是希望苏州能够建立一座中国玉雕博物馆。苏州自明清以来,有两种手工业在世界上影响巨大,一是丝织业、纺织业,二是玉雕业。但是目前,中国纺织博物馆不在苏州,却在杭州,这是很可惜的。从丝织业上讲,苏州是最重要的,历史上的江南织造局设在南京,但是产品都是来自苏州,并不是来自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级别很高,其馆长不是由杭州市任命,而是浙江省任命,现任馆长赵丰是全国政协委员。苏州要成立中国玉雕博物馆,其社会影响力也是十分大的,苏州不成立,别的城市可能要先成立。苏州玉雕在中国玉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苏州的经济实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文化产业上为什么不能推进中国玉雕博物馆的建立呢?中国玉雕博物馆的成立,是全国性的,不能仅仅局限在苏州玉雕。博物馆不光要追溯中国玉雕历史,还要介绍中国的几大玉雕流派,甚至还要为陆子冈建立纪念馆。苏州有一位很有名的收藏家吴大澂,光绪年间吴县人。他著有《古玉图考》,该书收录了270余件玉器,被翻译成世界各主要文字,成为外国人研究中国玉器的入门书籍。这么著名的人物事迹,都应该进入博物馆展览,以供全国玉器爱好者学习观摩。有许多中国玉雕包括苏州玉雕的历史,如果现在不抢救的话,即将被人们遗忘。中国玉雕资料的保护工作没有做好,在两个时期,资料损失十分严重。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时期,一些清晚期到民国的一些资料散失;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改制时期,解放初期以来形成的文字资料散失。这两个时期使我们对玉雕史认识不清楚,如果我们现在不加以整理保护,那么它们会很快消失掉。苏州玉器厂有很多老人还健在,我们为什么不笔录下苏州玉雕的一些历史情况呢?所以,我认为建立中国玉雕博物馆,开展各项拯救宣传工作,是切实可行的。
在此次展览上,我看到了很多精美的玉雕作品,这让我看到苏州有一批年轻的优秀琢玉人成长起来了,他们突破了传统,展现出了很宽广的视野,特别是在用料上。如果琢玉人一味拼白料,玉雕之路就会越走越窄,毕竟白料资源有限。乾隆对中国玉雕的贡献就是因料施艺,乾隆时代,很差的原材料都可以雕琢出精美的玉器。所以,大家如果视野足够开阔的话,我们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苏州的玉雕才能够走到中国玉雕业的前端,成为领头羊。
(作者系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副秘书长、著名玉器鉴定专家,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刘欢)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