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石因经而贵

2015-09-22 14:41:47 未知

  陆尘

  石经的价值,首先在经,其次才是石。古人所谓“经”,有其本意。《庄子》载有“六经”这一名称,所谓六经,特指《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春秋》这六部先王政典。古人又称六经为六艺,它们很重要,在于其属于“王官学”的范畴,为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共同研读,比如《墨子》一书里就有不少征引《诗经》、《尚书》的内容。所以《汉书·儒林传》说:“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而诸子则属于“百家言”,儒家也属于百家之一,西汉学者刘歆编《七略》,将六经单独列入“六艺略”,而把儒家列入“诸子略”。

唐代的《开成石经》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但孔子手定六经,贡献至伟,被视为万世宗师。司马迁《孔子世家》称赞他,“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孔子,可谓至圣矣。”六经传到汉代的时候,《乐经》失传了,于是就剩下了五经。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授弟子,是以儒者须读经。汉武帝时置五经博士,儒家因五经而贵。钱穆先生曾说,“汉人之尊六艺,并不以其为儒书而尊。而汉人之尊儒,则以其守六艺。此不可以不辨也。”不过,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无论是在文献方面对经的传承,还是在义理方面对经的阐述与躬行,都是其他任何一家都比不了的,所以把经看做儒家之经,并不过分。

  古代受印刷水平的限制,经书在流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版本混乱、难以统一的情况。于是就出现了政府把经书刻在石上以为举世范式的行动。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七次把经籍刻在石上的大规模官方行动,分别是:东汉熹平石经、曹魏正始石经、唐代开成石经、后蜀广政石经、北宋嘉祐石经、南宋绍兴石经、清代乾隆石经。

  与其他六次刻经相比,唐代开成石经是幸运的,因为它不但完整地保存至今,而且学术价值极高,像顾炎武、王鸣盛、钱大昕等大学者,都对开成石经有过考究,他们针对开成石经的议论,是经学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今天的印刷技术前所未有地发达,但这并未削减开成石经的价值,反而更让它显得珍贵了。雕版印刷起于唐代,开成石经被学者视为后世雕版经籍的祖本,清代学者严可均称开成石经为“古本之终,今本之祖”、“此天地间经本最完最旧者”。清代学者丁溶也说,后世版本,“句皆(开成)石经之句,字皆石经之字,读经而不读石经,饮水而忘其源。”足见开成石经的文献价值。

  在开成石经之前,有汉代的熹平石经和曹魏的正始石经。与这两次刻经相比,开成石经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那就是大大地扩充了经的内容,所刻的经有十二种,它们是:《诗经》、《尚书》、《仪礼》、《周礼》、《礼记》、《周易》、《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就是在原来的五经基础上,把《礼》分而三,把《春秋》分而三,同时增入《论语》、《孝经》和《尔雅》。到了宋代,又在这“十二经”的基础上增入《孟子》,“十三经”的名目正式确立,一直延续到今天。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常说的“十三经”,其规模在开成石经就已经大体奠定了。

  从文献学的角度看,“十三经”这个名目是值得商榷的,比如《尔雅》是帮助解经的书、《孟子》是子书,都不是先王政典,但都被列为经。然而从义理方面看,“十三经”则是最大程度地承载了古代中国人的核心精神,它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此。

  其他流派的典籍,也有不少称“经”的。比如道家的《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又名《南华真经》,佛门有《金刚经》、《坛经》等名目。这些“经”的影响固然不小,但论其分量,还是无法和十三经相比。十三经是经中之经,它们之所以重要,并非因为它们是古代官方最重视的典籍,而是因为它们所承载的精神,已经成了中国人的基因,最明显的一点就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例如“温故而知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礼尚往来”、“高山仰止”、“多行不义必自毙”、“欲加之罪,其无辞乎”,真可谓数不胜数。十三经中的语句,处处体现出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一转而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立身与行事。可以这样说,没有十三经,就没有我们所理解的“中国”。

  开成石经,石因经而贵,再结合其文献价值,开成石经有多重要,就可想而知了。

(责任编辑:张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