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栏】顾丞峰:八五新潮美术,激情如何延续?

2015-09-30 09:33:38 顾丞峰 

  “我思·我在——纪念85美术30周年开幕式”现场

  2015年,时值八五新潮美术运动三十周年,各方面的纪念之声、之举不绝于耳,声势之隆以至使得部分当年的积极推动者都感到厌倦,当年“两刊一报”的《美术思潮》主编彭德就在他的博客文章《食尸者的理由》中对过誉八五新潮美术的现象表示了不满。但他也总结了八五新潮的价值,一是发对传统;二是自主。如果我们将其理解为“八五精神”的话,虽然大体上可以成立,但我看至少还要加上一点才完整,那就是八五时期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和激情。

  在当今后现代文化背景下,似乎再说谁做艺术很“执着”,已经成了具有某种嘲讽意味的词汇,而这个执着,恰好是现代主义精神的必备素质。今天“当代艺术”已经成为一个显学,似乎“执着”并不被人称道,这是因为“当代艺术”是远比“现代艺术”混杂的一个称谓。而“现代主义”已不是一个时尚的标称,那种具有献身激情的甚至是某种宗教感的艺术狂热,今天已经像一种稀有动物,在当代艺术的丛林中举步维艰。而丛林里流行的法则是什么?是精心的算计、精美的包装、精到的制作,华丽外装下空洞无物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隆重纪念那个乌托邦色彩很重的八五新潮美术,似有恍如隔代之感,尽管实际上也就过去了三十年。但今天有一点得到了学术界的共识,那就是对艺术之“新”的不当崇拜的革除。毕竟艺术不是科技日日履新,艺术是一种沉淀,厚积有可能薄发;发酵是一种质变,它可以切换出各种出人意外的样态。

  在确定此次展览的“我思·我在”主题后,由于编撰《八五新潮美术在江苏》一书的缘故,我一直在搜集八五时期活跃在江苏的各个艺术群体和重要展览。在搜集的过程中,那种当年的激情和冲动还是有种扑面而来的感觉。

  江苏的85新潮美术史迹,在现有国内主要美术史记载中,基本上落在两个点上,一是南京的“江苏青年艺术周·大型综合艺术展”以及“红色·旅”、“新野性画派”还有“晒太阳”;二是徐州地区的发生在1985年的“徐州现代艺术展”。

  应当说,现有的美术史记录只是很粗放的线条,因为有两个明显的疏漏。

  1985年“江苏青年艺术周”现场左起:杨迎生、吴维佳、杨志麟、刘赦、管策、沈勤、徐累

  第一,现有记载无论对南京地区还是徐州地区的记载都太粗,特别是徐州的现代艺术实验。据现有资料显示,徐州的现代艺术群体主要有四个。一是最具影响的“星期天画展”,在1985年1月1号举办了星期天画展,打响了85新潮美术的第一枪,“星期天画会”因此而得名;二是由彭城大学85级装潢系的学生组织成立的群体“红黄蓝艺术会”,(他们油印出版了《红头巾》杂志;三是相对草根的“犀牛画会”,他们举办过“七人画展”;四是来自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艺术爱好者和从业者组成的“黑白画会”,他们在工人文化宫举办了幻灯艺术展,后来还举办了藏书票艺术展(此次展览他们是以“快哉书票研究会”的名字出现),……在这些群体中间,武平人是一个穿针引线的灵魂人物,由于当时他是徐州师范大学(现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系教师,所处的位置比较核心,加之他在徐州的年轻人中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徐州的活动几乎每次都与他有关。可以这样说,徐州在八五时期的热情与冲动程度绝不下于南京。

  1985年“徐州现代艺术展”宣传材料

  1986年徐州“黑白画会”藏书票

  第二,除南京、徐州地区以外,苏州、常州、扬州、连云港等城市的现代艺术活动以往缺少记载。常州、苏州、扬州的现代艺术活动情况有些相似,常州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初的“六人画展”。展览规模不大,影响几乎也仅限于常州,但其中几位画家却在后来名气稳步增长,如洪磊、周啸虎、曹晓东。相比较而言,苏州在1984年就举办了“苏州现代画展”,活动的次数仅次于徐州,但自发性大,没有组成群体,没有宣言,外界了解不多的原因跟与外界的现代艺术活动交流不多有关;扬州在1987年曾有“明天艺术沙龙”出现,举办过“国画新作邀请展”等。此外还有苏北的连云港,那里也举办过准行为艺术活动。

  1986年常州六人画展。左起李平秋、范晓峰、周俊玮、洪磊、周啸虎、曹小冬

  1988年,王绪斌与参展作品(苏州工作室)

  南京同样也有有规模更小几乎只有一两次展览的“黑马画会”、“南京人画展”等活动,但很少记载。南京的现代艺术圈虽然没有像徐州的武平人那样的核心人物,但毕竟城市的文化含量在,而且由于引起全国性影响的李小山文章《当代中国画之我见》在1986年发表后影响了全国美术界;媒体方面的《江苏画刊》在国内现代艺术领域中绝对处在第一阵营。这些都使得南京当之无愧地领衔江苏的现代艺术。

  展览现场大事记展板

  在挖掘过程中,不少史实都是靠当事人零星片点的追忆,甚至会陷入表述不一的迷局,面对史料的挖掘、连缀进而勾勒出大体轮廓,对于我们来说成为一件既让人抓狂又有些欲罢不能的事情。对这些活动的追溯如同一场考古。在一个素有重视记录历史传统的国度,轻易地淡忘,只能说明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所为的历史价值,这也是我们几代人都面临的悖论。

  这个持续的“考古”伴随着激情的发现,在我召集当年的参与者一同回顾当年所为时,从那些今日头发花白者的眼中,片刻间我曾看出闪烁的激情。今天,当年的参与者们不少人早已转行做其他,如徐州的武平人就成功地活跃在大型企业;或重回传统绘画并如鱼得水,像苏州的于少平。当然其中绝大多数还是坚持在当代艺术圈子里。

  正因如此,此次展览的“我思·我在”就有了落脚之处。来自笛卡尔那句经典“我思故我在”的原意是: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因为当我怀疑其他时,我无法同时怀疑我本身的思想。笛卡尔的怀疑主义是建立在十七世纪欧洲的启蒙主义大背景下的。这句话在当时是强调共时性的。

  而在我们展览中,“我思”却是历时性大于共时性的,因为那些当年曾思考并激情表达的艺术家们现在仍然在思考,他们是“在场”的,当然这个“在”不仅是“在场”,更映射出一种对探索性艺术的持之以恒的热爱,这正是此次展览试图传达的。人们看到三十年过去后,昔日遗留的激情在今天“后现代—当代”的背景下,在这些八五人和“后八五者”的作品中是如何延续的。

  对于当今一般观看者来说,毕竟很难去连缀起三十年的历史,人们看到的只是共时性的当下。但我们愿意提示历史,希望人们能够在白驹过隙的历史转换中,将现代艺术的激情看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这种宝贵需要我们悉心体味方能感受到。如果人们能够在展览中感受到从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的润物无声而又唐突跳跃的转换,那是我们的成功。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顾丞峰专栏]

  顾丞峰简介:

  1957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专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南艺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参与当代美术活动。多次参与组织国内美术重大展览活动。主持综合艺术展览。撰写美术批评、美术史文章数百篇。出版专著有《感受诱惑》(重庆出版社)、《观念艺术的中国方式》(湖南美术出版社)、《装置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乘着意象的翅膀》(四川美术出版社)、《现代化与百年中国美术》(河北美术出版社)、《西方美术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丛书有“中国历代绘画大师及流派丛书”(辽宁美术出版社)、“新媒介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坐标丛书”(吉林美术出版社)等。

  注:“我思·我在,纪念85美术新潮30周年”展于2015年9月26日—10月6日在南京更斯美术馆举办本文为南艺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原创,雅昌观点获得授权发出。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其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万舒[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