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画家用水墨描绘“我们的城市”
2015-10-12 08:41:20 梁瑛
“深港都市水墨艺术交流作品展”在香港展出
深圳画家杨晓洋作品《光明速写——白花旧村》。 (主办方供图)
香港画家吕丰雅作品《红茄飘香》。(主办方供图)
作为深港两地持续五年的知名文化品牌,以反映深圳、香港两地水墨画创作为主旨的第五届“我们的城市——深港都市水墨艺术交流作品展”10月8日到15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厅展出。汇集两地艺术家的相关作品研讨会《双城水墨的共荣与共赢》也于10月8日召开。
深港文化交流知名品牌
据了解,此次展览由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资助,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支持,深圳画院、深圳市美术家协会、香港美术家联合会、香港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共同策展,展览汇集了深圳、香港两地60余位优秀艺术家创作的120余幅艺术精品,这批以反映“我们的城市”为创作原点、以“都市景观、都市观念、都市情怀”为主题的水墨作品,旨在以当代水墨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这个区域在剧烈的城市化进程中所特有的多元文化荟萃、混搭而又兼容共存的现象,力求在艺术本体上体现出开放的多样形态,把“都市水墨”艺术创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赋予水墨画以不断刷新的国际视野,增强其在当代艺术发展中的影响力。
作为深港两地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水墨双城——深港都市水墨艺术交流作品展”已成为深港两地文化交流的常设项目和知名品牌,此次在香港艺术发展局、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大力推动下,画展如期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厅举办,引起了深港两地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持续反响。与往年的展览相比,今年的参展画家数量更多,深港两地都有新面孔出现,参展作品无论在题材还是内容上,都更加多样化。深圳艺术家邹明用胶和泥土混合在宣纸上创作的土地呼吸系列,用综合绘画的方式介入都市主题,拓展了水墨的内涵。香港画家何少中学习西画出身,借用西画的构成和技法表现水墨城市,形成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效果。这些尝试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水墨都市”发展的多种方向。
开拓水墨艺术新的可能
都市水墨艺术赖以生存的根本基础,是用独特的笔墨语言启发人们对都市各种现状的思考。深港两地天然的地缘优势及人文环境使得“都市水墨”成为双方共同关注、研究的学术课题。“水墨双城”这一由深圳艺术家提出的概念,为深港两地艺术家拓展了创作思路,香港艺术家黄孝逵表示,自己就是在结识深圳艺术家之后,才开始城市山水画创作的,现在,他已经成为深港城市山水画的重要画家之一,连续多年参加这一主题画展。
“都市水墨”主题的创作,不仅仅寄期望艺术家将探索目光投向都市景观,更希望以水墨的语言反映都市人的面貌及都市人的心态、生活情感和观念,及周边与之关联的自然环境和环保意识。年轻的80后画家苗瀚文从小生活在深圳,亲身感受到深圳城市化的进程,他的作品以工笔画的形式展现都市青年的生存体验,融合了中西绘画理念和技法。主办方希望,新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互相生发,能够使水墨画的创作以独特的艺术语言丰富和发展当代水墨画的历史,使中国这一古老而优秀的传统艺术得以继续焕发新的生命力,为传统水墨画向当代的转型,提供建设性的参照。
作为一个具有学术性、当代性和代表性的原创品牌,“水墨双城——深圳都市水墨艺术交流作品展”已经成为深港画家长期切磋的平台,两地艺术家在此共同探索水墨画如何以革新的形式走进当代,以期更加拓展水墨画表现域和创造力。香港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王无邪表示,“港深双城展的参展者,都以当代城居者身份运用水墨媒介作画,各向不同的道路探索。港深在经济上、文化上,同多于异,而在当代水墨艺术开拓方面,更属同一阵线。”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览开幕的同时,马达为、管伟邦、赵志军、陈镜田、周晋、冯永基六位香港艺术家受聘成为深圳画院新一批的特聘画家,未来两地艺术界将展开更加密切的合作交流。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