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推荐】“始终是开始”:周春芽新作澳门首展
2015-10-16 20:57:59 胡亦婷
编者按:“当所有人对你的风格习惯了,那你的心也可以变了”。这种变化不只是新的出发,更是艺术家不受时间、地域性的自我突破,不满足局限性的再次启程……始终是开始,始终不知何为终点。”这是周春芽在1987年6月德国留学期间写给张晓刚的信中的一段文字,摘自即将出版的《周春芽艺术信札辑录(1981-1992)》。
10月16日下午6时30分,由民政总署、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合办之“始终是开始——周春芽作品(2015)”将于澳门艺博馆二楼专题展览馆开幕。该展是周春芽新作系列首次发布,冯博一与王晓松担任策展人。
“始终是开始——周春芽作品(2015)”
新作:始终是开始
策展人之一冯博一为此次展览取名为“始终是开始”。周春芽觉得这个名字和他一贯的创作方式很吻合。今年七月,他在与陈浩星(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的一次对谈中说:“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始终是开始”展出了周春芽十二幅油画及一件青铜彩绘作品,合共十三件,大多为新作。其中,油画部分是特别为本次展览创作的全新作品。据介绍,这次的新作借鉴明清四王、四僧等绘画语言,以怀古的方式进入已逝的,甚至颓败的苏州、扬州等园林时空,并透过中国传统符号、笔触结合西方的彩色,描绘太湖石、亭台楼阁、树木缠枝、花卉等景致,从中寻找一条区别于西方艺术及传统中国艺术的视觉语言方式。
一如近来的展览,艺术家多喜欢来些“神秘感”,周春芽也希望将作品保留到“最后”。那么,我们不妨从已经看过作品的人的口中,大致勾勒下这次的新作。
艺术家周春芽
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陈浩星在为这次展览撰写的序言中,这样描述新作,“二零一五年周春芽的新作,可见依旧笑春风的桃花,秀绝天下扬州园林的精灵,石涛济山僧的梦呓……,是周春芽与古代文化的一次对话,是对《园冶》的深度解读,是对《扬州画舫录》的礼赞,是艺术湼盘,更是众人恋恋不舍的唯美国度。”
所以,这大概是一次包含“桃花”、太湖石、“四王”、“园林”的创作,而这些元素在周春芽的作品并不算太新。另一位策展人王晓松认为,这次的“园林”系列的源头无论从思考还是创作上都很早,从一九九三年写《读“四王”有感》以及二零零二年参加广州三年展的《太湖石》,素材相似但变化却特别明显。
周春芽说,新作并非重复过去或是复兴传统,他强调这是“试图在传统资源中发现更有价值的东西”。他说自己是属于“瞻前顾后”的艺术家,“有新的想法”,“也有对传统的一些眷恋”。
《桃花风景系列2006——苏州桃》200x250cm 2006年
《太湖石系列》150x120cm 2000年
溯源:“瞻前”与“顾后”
最近几年,周春芽“迷恋”上了扬州。刚开始,他去看园林,是想找寻“四王”这些古代艺术家们的痕迹,他们为什么要呆在这个地方。再去看他们的画,联想当时的场景,他们是如何构图、造型,为什么总是在表现园林、石头这些题材。在这次的“园林”系列中,他希望找到可以与传统、与古人对话的点。
在整个中国文人画传统中,周春芽格外关注“四王”。早在1993年,他便写过一篇《读“四王”有感》。彼时的他认为四王的追求越来越不能适应浮躁的现代社会,“人们都很着急,对于着急的人,的确,抒发感情,内在理路,转换敲声,东呼西应,不懈不促,不脱不黏,显得多么‘累赘’,现代人适应了快节奏,再也回不到溪边饮酒的时代了。”而如今,他对于“四王”的借用更多的是绘画语言本身。相对于当时其他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四王”相对保守,这种保守“实际上是在非常朴素、非常漫不经心地经营,把中国山水画的符号更加丰富化、更加细腻化。”
虽然新作也是从传统中取材,但不同的是,“桃花”“绿狗”等作品中有着明显的表现性倾向,这次的“园林”则更多地强调画面背后隐含的意味。“画园林就是另外一种感觉,更想把一些东西隐藏在画里面,把一些想法通过石头、树,通过笔触等表达出来,借鉴了一些传统艺术家的语言方式”,“画了几张以后,我又多次去扬州,通过对当时石涛、龚贤、髡残等艺术家那个年代的理解,寻找与他们画石头、画大自然的方法中的一些共同点。”
看到扬州的园林、石头,周春芽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古人对这些题材情有独钟。直到最近与蔡国强的一次聊天中,提醒了他。蔡国强说:“你是把风景当成静物来画,把风景中的某一部分,一个树枝、一朵花、一个石头提出来当成局部。” 同样的题材,西方艺术家眼中的静物到了中国艺术家这里,便成了“山水”。
除了看待事物的角度差异,一直使用“反自然色彩”的周春芽又与传统的“墨分五色”有着不同的色彩概念,他想将两者结合起来。虽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有许多艺术家尝试用油画表现传统题材,但周春芽觉得有些简单,他希望自己能有些新的手法去呈现。
近年来的创作越来越强调与古人对话,周春芽坦承最初的想法是,做一个独立的中国艺术家。如何区别于西方艺术家,只有中国传统是任何西方艺术家都没有的感受。“借鉴中国传统符号、题材、笔触,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我是试图寻找一个区别于西方艺术,同时又区别于传统中国艺术的中间的路子”。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