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园提上议程 东江画院呼之欲出
2015-10-22 09:03:51 未知
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特色
高埗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需要有力的支撑载体。该镇要立足自身实际,不断挖掘特色亮点,从而形成品牌,才能达到聚集人气、活跃氛围、带动消费的远景目标。高埗镇地处水乡,建设了全国第一座由农民集资兴建的大桥——高埗大桥,首创“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新模式,弘扬“敢为天下先”精神的高埗桥文博园建设提到议题上。另外,高埗镇被东江支流环绕,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承载着东江人文精神的东江画院同样呼之欲出。
高埗桥文博园打造桥梁文化集结地
1984年,高埗大桥旧址首创全国“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模式,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伟大历史事件,也是东莞社会结构的重要构件和文化篇章的重要一页。高埗将依托大桥旧址所折射出来的“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进行开发建设,并通过桥文博园诠释桥梁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长河里的人文精神,展示桥梁的丰富文化内涵。
按照规划目标,高埗以桥为主题,以桥文化为核心,运用自然、景观、文化一体的规划理念,充分引入桥梁古今文化的丰富元素,将桥文博园发展成为一个融文化性、观赏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桥梁文化集结地。
按照规划布局,高埗将整个桥文博园的规划布局为三个大的组团,具体表述为“一个中心,两个空间、五个板块”。其中“一个中心”是以高埗大桥旧址为桥文博园的核心区、建设为景观中心,在加强桥的保护、不改变文物保护的情况,通过对桥进行修葺,打造园中的一个亮丽景观。“两个空间”则是桥文博园最为出彩的两部分,包括高埗大桥(旧址)展示空间,通过陶瓷雕刻、壁画展示、实体模型等形式,以及利用亲水性,再现当年建设情景。另外是桥类别模型展示空间,通过技术形成别致错落的空间视觉效果。
桥文博园以“桥”为主题,通过“桥之颂、桥之魂、桥之梦、桥之潮、桥之韵”五大板块诠释桥古今丰富的文化内蕴,以非凡的气派构筑“千米桥粹”的桥文化画卷。记者获悉,五个板块以陶瓷雕刻为主要表现手法,配以浅浮雕或线刻、或橱窗、画廊等对承载五个板块内容的桥梁图景、故事情节、诗词楹联、书法桥画、桥梁艺术以及桥文化概述等进行表述,同时配以光电设施,营造夜间观赏独特的效果。桥文博园将成为高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代表性项目,值得期待。
东江画院在家门口看高端艺术
东江画院紧挨着昌兴存茶,同样是在旧厂房基础上进行改造的,项目于今年6月3日动工,目前在建设当中。这是高埗镇龙头企业振兴集团为响应市政府“打造现代文化产业名城”的号召而建立的一家民营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
画院规划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拥有1000平方米的大型多功能展厅、1000平方米的东江美术馆展厅、二十多间名家书画工作室、学术交流室、培训室和画廊。
东江画院是高埗镇实施“三旧”改造,首个利用旧工业厂房改造为文化产业的“工改文”项目,也将是全市最大的私人画院。随着东江画院的建设,昌兴存茶与东江画院融合形成为全市首个“茶与艺术”文化产业联合体,已是雏形初现。
据画院负责人介绍,画院正式运营后,除了展览传统艺术作品,还将注重文化机构的经营和打造,通过设立名画家工作室,策划特约画家作品展、全国性大展,以及对年轻画家的培训,从规模、学术上建设成一个集东莞市、高埗镇市民文化休闲学习,品味艺术文化的艺术舞台。
备受关注的是,东江画院日后将与中国美协等权威性机构合作,组织一些大型文化展,把影响力大的人、物、艺术品引到高埗来,让市民实现在家门口看高端艺术展览的愿望。该画院负责人透露,目前已有30多位国内知名画家有意向进驻该画院,其中八成以上是中国美协会员。
东江画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胡明德表示,通过把全国各地的名家集聚于此,将创作的作品带到全国各地进行巡展,以画家的口碑、作品和各自的影响力,把东莞和高埗的美宣传出去,形成一个良好的名片效应。
昌兴存茶将与东江画院联袂,不仅打造艺术舞台,同时融入茶文化体验馆、盆景艺术、陶艺展厅、红木家具展厅等功能,努力为市民建造一个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综合性艺术平台,成为推动当地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