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栏】何光锐:笔意与“书卷气”、“匠气”的关系

2015-10-26 08:56:54 何光锐 

  中国书画艺术首重用笔。然而,许多人将“用笔”等同于“笔法”,忽视了“用笔”中与“笔法”同样重要的另外一个部分----“笔意”。

  明人李日华记载:“尝闻白石翁集画一箧,俱未点苔,语人曰:‘今日意思错钝,俟精明澄澈时为之耳’”。写意画中的“点苔”是需要笔法的,但如果仅仅掌握正确笔法就足够的话,为什么作为一代大师的沈周还必须“俟精明澄澈时为之”呢?

  书法中对于“笔意”的重视,似乎是从北宋开始的,所谓“宋人尚意”。米芾说:“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苏东坡则更进一步:“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甚至把“笔意”放到了“笔法”之上。

  然而,魏晋的钟张“二王”难道没有笔意吗?与他们相比较,宋人的笔意已经显得有些“刻意”了。将“笔法”与“笔意”分开来探求,其实正是“道术分裂”的表现。对于“书圣”王羲之而言,“法”与“意”只是浑然一物,“法”中有“意”,“意”中有“法”,不即不离,不粘不脱。到了唐人,就侧重于“法”的完备。“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实际上是指他们在笔法上的“集大成”。既然“天下之能事毕矣”,路还得走下去,于是宋人就把“用笔”中的另一件事----“笔意”,大声地提倡了出来。

  唐人重“法”,而未始无“意”;宋人重“意”,也未必无“法”。只是用心的重点不同,一隐一显而已。问题在于,法度如同礼教,是约束人的,笔意之“意”,却容易理解为“随意”之“意”。苏东坡喜欢说痛快话,他的“我书意造”与“点画信手”,就颇有“个性解放”、自我作主的煽动性。有人说,“宋人尚意”直接导致书法法度的弛坏,也是不无道理的,只要看看宋代文人士大夫书法功力的平均水准就可以明白这一点。所以到了元代,赵孟頫看不下去,出来复古,重拾笔法传统,矫正书画领域普遍存在的“率意”之弊端。

  笔法问题是个超级麻烦的大题目,书论画论中聚讼纷纭,这里不打算展开讨论,倒是想谈谈有关笔意的问题。

  在中国绘画史上,“匠气”一词,可以说是对一个画家最为负面的评语,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书卷气”、“士气”。导致这两者间判然分别、势同冰炭的,不是笔法,而是笔意。

  还是引用苏东坡的另一句名言----“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得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糟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士人画”之所以好,在于有“意气”,“画工画”为什么让人“看数尺许便倦”?原因是“无一点俊发”,也就是缺乏“笔意”。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极力推举南宗画,也是从笔意出发。他认为一旦落入“画师魔界”,则“不复可救药矣”。

  这中间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士人画”、南宗画的笔意到底高妙在何处?二是为什么画师画匠们无法掌握这种高妙的笔意?

  历来对南宗画笔意的描述,可以用“虚灵微妙、随机生发”八个字来概括。清人恽格曰:“元人幽秀之笔,如燕舞飞花,揣摩不得。又如美人横波微盼,光彩四射,观者神惊意丧,不知其所以然也”。“虚灵微妙”也好,“揣摩不得”也好,都是强调用笔的灵变不拘,不得有固定的格式、套路与趋势,“纤微要妙,临事从宜”,就如金圣叹论文章“笔势如龙蛇夭矫不就捕”。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产生“如在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效果,否则,观者兴味索然,自然是“看数尺许便倦”了。

《洛神赋》图

  曹子建《洛神赋》描摹神女姿态,有“动无常规,若危若安;进之难期,若往若还”一语,可为一切艺术之圭臬。

  古人论用笔多用“松秀”二字。画匠的问题,是终其身得不到一个“松”字。这个“松”字,究其本质,也是“虚灵微妙、随机生发”的意思。

  美国学界权威的中国绘画史专家高居翰,在《江岸送别》一书中探讨了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中国绘画史提供了无数很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受过严格技巧训练且笔法精确的职业画家,一旦试图让“笔随意走”,仿效文人画法所特有的“较轻松且有点任性的意味”,反而是流于一种“紧张的矫饰风格”,其笔墨线条突兀而急于标新立异,“似乎是因为过于明显地想得到生动的效果所致”。

  一个看上去稀松平常的“松”字,既是画匠们的仇敌,为什么总是克服不了呢?“书卷气”、“士气”又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紧张”、“矫饰”、“突兀”、“急于”、“标新立异”、“过于明显地想得到生动的效果”,从高居翰对职业画家笔意的这一连串描述不难看出,笔意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作者的心态。当笔法掌握之后,真正在使转那支笔的,不是手腕,而是心意。

  虚灵微妙的笔意,来自虚灵不昧的心性。王阳明《传习录》曰“……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当心达到“虚灵不昧”,也就是非常安宁、抱一、虚静的时候,就能体察到各种事物的内在规律,进而从容自由地应对万事万物。

  孔子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无可无不可”,《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可以用来印证这一道理。

  笔意高妙与“书卷气”之间的深层逻辑在于:读书明理是心性修为的可靠途径之一。我们经常强调的书画家要读书,目的不是成为掉书袋的老学究,而是通过读书变化气质,涵养心性。

  宋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言语无味。”这话听上去虽有点高标准严要求,却道出了一个事实:读书与否既可以反映在面目言语,自然也会流露于你的笔下。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何光锐专栏]

  何光锐简介:

  1971年生,媒体人,长期致力于古代书画研究与艺术评论。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万舒[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