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山林情怀与纸上诗意 读王世利山水画新作

2015-10-27 14:27:24 徐恩存

  自然,永远是艺术作品中讴歌不尽的宏大母题,古往今来的艺术家在自然的母题下,演绎出无比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并最终结晶为作品,洋溢出一种情怀与一种诗意的。

  当代艺术家,对自然的思考,则是超越了基本生存关系而深入到心灵层去做文化思考的。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的所在都是与生命紧密相连的;因此,作品中的自然并非传统意义范畴给以诠释与言说,而是当代人的文化情怀的折射,那种诗意只能出自今人的手笔、眼光、以及独特的生命感受。

  青年画家王世利的作品,透示出的正是这样的山林情怀与自然诗意。

  近年来,王世利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北方的崇山峻岭与密林深处,从中提炼出自己的形式、符号,并力求在形式、符号中注入自己的乡土、自然、文化的思考与血脉情怀。王世利生长在北方,他的生命正是在北方山林、原野中获得孕育,得到成长,他先天的有一种对北方山林的迷恋与热爱。

  因此,他笔下的山林不再是自然的再现,而是于“物我两忘”中凝练出的符号,其中浓缩了画家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可以说,王世利山水作品中意象是极简洁、极单纯的,只有山、水、云、树四种意象,他们之间的组合与拼装,演绎出一幅幅的图景,虽然十分朴素,却依然神秘与幽邃,意象、形式、色彩之间包含着一种文化骄傲,自信与深情;虽然,画家对意象的选择和诗意的营造,都体现出一种深思熟虑,可见山、水、云、树都在书画的主观处理中,而文化血脉、精神传统,以及画家的深层心理、深层意识都通过山、水、云、树的意象选择与诗意的营造得到体现。

  不同之处在于,王世利山水画从形式选择到意象处理,都具有一种现实特点与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山水画,没有承继古人山水画中那种凄清冷寂、荒寒萧疏的笔墨传统与意境特点,它重视体验,重视写生,他的创作正是从体验与写生中孕育而成的,所以,他的山水画形式,语言都有别于古人,有别于传统,他画的乃是他熟悉的山水、树林,他笔下的山水、树林又是他体验至深的景物,一旦进入画面它们已经成为“移情”后的情感符号。

  因此,王世利山水画中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一石一水,无不透出一种现代气息与诗情。应该指出的是,作为新一代山水画家,王世利是一位创造型的画家,他强调在创造前提下的借鉴与吸收,他并未一头扎在前人、古人的传统中而失去了自我,在创作过程中,他始终突出的是“自我”,而这个自我又是独特体验,独特观察的结果。从作品中不难看到,那些枝繁叶茂,生机蓬勃的树木,乃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的结果。否则,便不会有如此生动的形式、语言表现。同时,我们也看到画家对西画技法的吸收与融合,特别是光影、明暗的处理被引入宣纸与水墨之中,即十分得体,毫无生硬之感,又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与丰富性,这是难能可贵的。

  这便使得王世利的山水作品一扫传统山水的形式语言套路,而别具一格,焕然一新,最重要的是,它体现的是画家用于创新,用于直面生活,表达自我所见,所感的智慧与求索精神。王世利的作品中,高耸的太行,危崖绝壁、气势宏大、质感生动,这是画家深入观察与写生的结果,他认真地研究了太行石壁的结构特点,以及石质的状貌,并反复探讨表现太行石壁的笔法、笔形与笔感,如《情铸太行》、《寂静太行》、《万秋》等,都体现出这样的特点,塑造了北方太行的精神与气韵,而《密林深处》、《红色生命》、《鸟鸣林更幽》、《金色年华》等,都是直面现实生活写生的结果,树的枝条穿插,树冠的枝繁叶茂,树的挺拔茁壮,以及疏密、远近、浓淡等,无不有着坚实的生活依据,致使万姿百态的树木,似迎风摇曳、婆裟多姿,又似左右顾盼、亭亭玉立……王世利作品中山、水、云、树因为直接从生活截取而生动无比与充满活力,使画面意象、形式、色彩之间溢满诗意。

  青年画家王世利,数年来寂寞于艺术之道,默默耕耘,并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与面貌,他专注于对北方山林的表现,抒发着他独特的山轮情怀,营造着朴素的诗意……他的作品传达出一种全新的水墨之美,传达出全新的时代精神特征,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他谱写的是当代的山林之歌。

  在我看来,我们需要有更多有创造意识的和求索精神的画家,王世利就是这样的画家,他的路还长,艺术上尚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我们相信,王世利最终将抵达完美的艺术高峰,我们期待着。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邓晓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