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这次搞大了!从世纪之星到INTER-YOUTH

2015-10-28 22:02:37 邹萍 

“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三份海报,分为特别展、主题展、阐述展三个部分:特别展集合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青年艺术家,主题展聚焦国内外知名院校推荐的艺术家,阐述展集中展示绘画艺术学院年轻艺术家的作品。

2015年10月29日下午,“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将正式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启幕,此项具有持续方向感的青年艺术家展览和扶持项目自立项实施以来吸引了来自中、英、德、法、意等国和包括国内八大美术学院在内多所艺术高校约400位青年艺术家、近1000件作品的踊跃投稿,组委会特邀刘韡、李青、段建宇、仇晓飞、郝量、王光乐和吴俊勇的参展和额度高达十五万元人民币的“INTER-YOUTH艺术大奖”亦成为吸睛亮点。

  不过很少人知道,它并非新生儿,自诞生起到如今已有十几年春秋,最初其名为“世纪之星”,乃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的自发活动,如今已成为一项国际化的艺届盛世,并生命力十足地前行。

  十几年来,它是如何前行、如何跳跃的?过程中有哪些人和事情值得记忆?吸睛亮点还有哪些?

  系-校-国的多级跳

  “2000年已经开始做了,2004年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恒定的项目来操作。取名‘世纪之星’,是基于‘世纪之初’的一个考虑,因为艺术史上很多著名艺术家都是在世纪之交走完自己的艺术生命,像塞尚,同时,这也是整个宇宙或整个事物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转折点,无论时间的刻度或四季的刻度都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存在,所以当时我们选定了这样一个名字。”谈起十几年前的经历,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井士剑依然记忆深刻,现在,他则是“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的总策划。

  “‘世纪之星’是井士剑老师第一次提出来的,所以注定和他有内在的缘分。”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杨参军认为“世纪之星”一直对系里的教学和研创有不容小觑的作用:“井士剑老师当时是油画系教研室主任,负责研创这块工作,他提出在学校建立一个油画系展示学生自选作品的平台,当时的动机很简单,就是希望能提高学生课外日常创作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里面所做的练习及毕业创作时所做的创作,二者之间缺少一个环节,就是日常的观察和日常的创作积累,它能激励同学们在课余之外的想象力,所以2004年‘世纪之星’就举办了。”

李明辉 眼保健操  120×80cm 布面油画 2015(“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参展作品)

朱湘闽 节日NO.2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4(“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参展作品)

  2009年,这项源起一个系的展览扩展成全学院油画爱好者们(包括油画专业)都可以参与的事,紧接着2012年,顺应中国美术学院全面梳理国美油画教学之路的契机,“世纪之星”逐渐变成学院创作实践研究的平台之一,不仅是展览,更和教学研创紧密结合,并与全国八大美院开展深度交流合作。

  在“世纪之星”一步步的成长过程中,井士剑始终相伴前行,在多次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一些问题,也慢慢形成对青年项目的自我认知:“大约五六年前,我就有想做成国际化的想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施,现在赶上许江院长提出的大绘画时代,于是重新把这个项目做了一个国际化的拓展,成为绘画艺术学院大系统中一个连贯性的东西,它不是一场秀,而是持之以恒可以发展的高学术平台。”

  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成立,井士剑担任副院长,依然分管研创,“他说希望把这个平台做得更高、更大、更有影响力,所以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做成了今天看到的这样一个国际化青年作品邀请展,我觉得这个展览属于较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活动,是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打造而成的,将来也会不断地延伸下去。”杨参军说。

  从具体策划到实际落地,“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仅用了若干月的时间,如何在大家认为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做成这样一件事?井士剑认为除了团队的努力和众人的帮助外,中国美术学院的深厚底蕴和积累十分关键,另外视野和格局也很重要:“要有时代的步伐和步骤,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看事情。”

李荷芝 城市边缘NO.1 黑白木刻 60x90cm 2013 (“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参展作品)

 蔡远河 不规则圆及其臆想I 套色木刻 40X40cm 2015(“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参展作品) 

  “此时虚造”做何解?

  “此时虚造”是“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2015年的年度主题,初看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连杨参军一开始也没搞懂:“这个名字,说实在的开始也不懂,其实不光我,其他人也有这样的反应,因为不知道它的含义到底指向哪里。”疑惑中恰好看到了某人说的一句话,对他启发颇大。当地时间10月20日,他在讲话中引用了一句莎士比亚的名言:“凡是过去,皆为序章”。(What's past is prologue原句出自于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过去的事情不要太在意,一切往前看,真正的开始是未来。这和‘此时虚造’的含义异曲同工。”

  今天绘画面对的情景是手工绘制、眼睛观看、心灵体验,绘画的本源方式在今天的媒体时代、图像时代逐渐边缘化和式微化,但在西方很多博物馆里仍然可见排着长龙的观众,故宫博物院展出《清明上河图》时大众也是趋之若鹜,因此可见大众对绘画的热情没减。“但绘画与一般意义上的图像是两回事,图像泛滥与绘画式微并存的情况下,绘画语言及绘画如何延续发展是个致命的问题。”

  董昱良 广延04 27.5×17cm 丝网版画 2015 (“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参展作品) 

  杨参军向雅昌艺术网表达了自己对“此时虚造”的理解:

  首先,绘画的创作过程有一个转换,因为人在观察世界时本身是有选择的,通过眼睛到心灵,然后再上手,这种转换导致了绘画成为绘画而不是图像;其次,人的主体性也导致他要表达的是种和现实真实所不同的虚幻,现实真实会和人内心的真实之间产生一些纠结,艺术家会把这种纠结表达在画面上。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大的危险性,就是主题过分眩晕会造成无视自然本身的一种主题性膨胀,这种膨胀造成了我们过渡相信自己的意念而放弃了对自然的认识,所以要在这种纠结中不断地还原和回归,以找到人与自然最和谐的相处方式;第三,绘画是透过这种体验再造了一个世界。比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和今天大众看到富春山一带的山水不一样,为什么?因为黄公望常年在富春山吟诗作画,那里的一山一石都和他的精神境界融为一体,所以他可以穿万壑的曲折为线条之中,呈现的是胸中意气,是长期积累的综合体验,也就是艺术的再造。

  “通过这三点,我们可以看到,‘此时虚造’的‘此时’可以理解为当下,‘虚造’可以理解为当下艺术家通过三种转换来对抗照相真实,而‘虚’是心灵体验,也是一种再创作。”另外,杨参军认为“虚”也有虚心、虚境、敞开心肺的意思。

 国少楠  white chess  50X60cm 布面油画 2015(“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参展作品)

  井士剑认为对“此时虚造”的理解需要与中国传统词义进行关联,“,当然它也包含了近现代对虚拟的理解,中国画讲究以虚代实,今天我们依然以虚代实,是在东方诗性美学上来探讨。‘此时’指的是当代最根本的问题,我们所提倡的东方诗性精神不是简单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而是有更丰富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本次“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以“N种开始KickStart”为口号,“就是从零出发,把以前的经验抹掉,重新开始绘画的新可能,年轻人是新可能开始的生力军,我们希望绘画从这个开始去反驳今天图像时代浅表的阅读,重新建立人的精神力量。”杨参军说。

  品牌化的CAA世纪之星Inter-Youth

  “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不仅是一场展览,还包括研讨会、出版物等,是有学术梳理和态度的综合项目,其旨在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品牌。“‘CAA世纪之星Inter-Youth’品牌是我们自己的,有历史传统,我相信这个品牌真正属于中国美术学院。另外,它是文化品牌不是产品品牌,它可以凸显学校学术重心的转移和即将到来的新学术高度。”井士剑强调这个品牌是很多老师群策群力构思出来的,“我只是一个搬运工,把大家的想法搬运到这个场所之中而已。”

  全球化境遇下,国际化语言如何特色化是个重要问题,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提出的“东方诗性的绘画”由此成为本次项目的最优注脚,但“我们的目的在于呈现而非简单判断。”因此,本次展览分解为特别展、主题展、阐述展三个部分:特别展集合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青年艺术家,如刘韡、李青、吴俊勇等,“这是展览非常重要的环节,让那些在商业上、在影响力上、创作上或表达上已经呈现自我状态的人能和今天的年轻人互动。”主题展版块聚焦国内外知名院校推荐的艺术家,根据本次展览的学术主题,向观众展现国际绘画的风格面貌及发展方向。阐述展将集中展示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年轻艺术家的作品。

纪清 博弈 160×170cm 布面油画  2015(“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参展作品)

  在此基础上,展览作品筛选的标准不再是风格,而是学术上的梳理或场域的构建。“有人在技巧上可能很差,有人可能画的很庸俗,甚至很难看,但依然入选,因为我们想表达艺术的一种呈现,如同现实社会一样。”把这个世界发生的状态呈现出来,不再带有优劣的选择性判断,按照已有状态划分归类,而非按照所谓的写实或表现风格来筛选,“这体现了一种更开放的态度,真正实现自选作品,我们更多是提供宽阔的世界性眼光,并让同学们感受到这种眼光存在。”

  展示形式亦和传统模式不同,“比如可能会在大厅里把画堆积起来叠在一块,从高到低,然后让观众在下面有选择地去观看,这么大面积的墙里,哪些画更有意思?观众会有主动选择,让观众和艺术家自己都可以在众多绘画中找寻找自己的路,欧洲早期沙龙绘画里就是这样展示作品的,并不新鲜。”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何红舟认为本次项目最重要的亮点是让学生找到了更宽的平台去实现自我定位,包括艺术状态的自我判断:“把学生的自我定位放大到更大谱系或更大的当代艺术发展总体格局里,让学生有所参照,这个作用我想可能是显而易见的。”

  展览开幕同期(10月29日上午)还将举办一场名为“数字和数字化时代技艺与方法”的研讨会,井士剑表示整个系统会持续呈现出中国美术学院一个非常明确的全球观概念,“我们不仅仅把自己辐射出去,同时要把外边吸引进来。今天所谓国际性的展览很多,但是我想在学校层面对青年学生做的这样一种项目,在全国可能应属首家,我们偏重学术梳理,学生的思想、老师的思想、名家教诲的思想,都可以通过学生的绘画和思想的梳理体现出来。让视觉说话,让心灵阅读。”据悉,这次展览出版物《半透明丛书》将达到500多页,“今天所有存在事都处于半透明、半遮蔽状态,都处于不断被揭示的过程,而这个世界的主宰-青年人也处于半透明状态,我们对他们的艺术认知也是这样,所以《半透明成书》可能是第一个序列性、开端性地进行思想归纳的艺术结晶。”

“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团队成员:

总策划人:井士剑

  1960年生于辽宁省黑山县; 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理论与实践绘画博士。工作和居住于中国杭州。第七、八、九届全国美展(1989年、1994年、1999年),中国油画年展(1995年),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1996年)。曾获奖项:八届全国美展作品奖、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中国油画年展佳作奖、香港回归艺术大展金奖、澳门回归艺术大展银奖等。出版画册:《井士剑油画作品集》。发表论文:《绘画艺术的视觉所思》、《基础的含义》。井士剑的作品事实上呈现出更加开放和多维的内容与涵义。在他的作品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个人与世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深刻而奇妙地混合纠结,且在某种对峙的张力间并存着。入世与隐遁、救赎与逍遥这二元对立又相互转化的关系,一直是困惑知识分子们的永恒问题,而这一问题在井士剑的创作中又获得了新的视觉呈现和图解。

年度特邀执行策展人:马楠

  独立策展人,目前在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做博士研究。近期的研究课题“博物馆地下室”将关注展示、观看和知识分类等问题。2010开始从事当代艺术策展及多媒体剧场实践和研究,期间翻译、创作并策划的项目包括:2015年 翻译威廉·肯特里奇哈佛演讲文集《绘画六讲》,将由北京联合天际出版公司出版;2014年策划, “TOP15 研究生卓越人才调研培养项目”,获浙江省财政教育专项资金支持;参与策划“我们在绘画中:中国油画国美之路”展览及全国美展国际学术论坛;翻译世界艺术史丛书之《世界戏剧简史》,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策划“博物馆地下室”,“看不见的手:策展作为姿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双年展;2013年导演 “云戏剧:上海奥德赛”,上海“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策划“会通履远:重访林风眠之路”展览,广州风眠艺术中心,以及中国美术学院85周年校庆,“无墙的学院”之“会通履远:重访林风眠之路”展览;策展“绿盒子:媒体现实的空间”,杭州天鸿媒体城市研发中心 ;2011年导演,“万能机器人”多媒体剧场,在杭州“五谷杂粮”艺术节上演出;联合策展“杭州声纳”系列声音艺术及多媒体演出;2010年于“巡回排演”第八届上海双年展中参与助理策展工作等。

年度特邀执行策展人:宋振熙

  独立策展人,1985年出生,获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学士,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硕士。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 策展部主任,“当代艺术调查局”(简称:ABI)机构负责人。长期关注当代艺术青年艺术家生态,主要以绘画理论、影像理论方向作为学术研究方向。2015年策划苹果品牌 ARTIST.LOG 艺术家日志项目;2014年担任“美术文献”2014末期专刊学术主持;同年10月担任首届上海PSA当代艺术策展人计划“大地备忘录”策展人之一,并获奖;2013年担任杭州东方品质之城系列活动“林泉-书画与造园”新媒体现场策展人;2012年担任“80.90.100青年志业”浙江的青年艺术家作品展暨青年艺术生活调研策展人;2010年担任中国美术学院第二届“艺术春天”研究生群展策展人;2007/08年参与撰写《艺术的历史与修正》、《艺术的历史与事实》两本理论书籍等。

年度特邀执行策展人:Carola Uehlken

  Carola Uehlken, born 1986 in Germany, works as an artist, curator and writer and is recently based in Shanghai and Berlin. As an artistic advisor she is working for the emerging young collector and media-figure Kelly Wang with the curatorial responsibility for LIAN Contemporary Art Space since May 2015. At the same time she is realizing different independant projects with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artists in different exhibition venues in China, such as Bazaar Compatible Program (Shangai), Museum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Hangzhou), V art Center (M50,Shanghai), Minsheng Art Museum (Shanghai), etc. She is writing and publishing art critic articles for Scope Magazine and realizes art projects with her two artist collectives CC agency and KLÖTZLER&UEHLKEN.

  Carola Uehlken studied Fine Arts at the Academy of Fine Art in Muenster with Prof. Daniele Buetti, Philosophy, germa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and participated later in an interdisciplinairy masterprogram in culture poetics and comparatistic. Since 2013 she works in China, where her main focus is a research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business, education and arts, and the special influencial relations in particular on contemporary art structures and artistic work.

  出谜,或入谜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为INTER-YOUTH撰写的序言)

很久没有与青年艺者谈画了。

  绘画艺术学院要将油画系的老节日“世纪之星”改制为更为国际化的平台,变戏法似地征集来了不少作品,并让同学们命笔作文,欣欣然图文并茂,编成颇有吸引力的册子。老井又风风火火地拿了两张同学的文字,摆在我的案头,命我为画册写序。

  没看过青年艺者的参展作品,没有作品的实例,看来这个序是难以写好了。我唯有从两张同学的文字中,寻找谜一般的踪迹,询问新一代艺者的思考。与众多扑朔迷离却清新稚气的文字相比,对于“何为绘画”的问题,同学们往往给出用力的回答。下面摘录几段同学的短语:“绘画是一种对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看、看感、所思、所想的记录。所采取的方式……都源自个人的价值判断和切身的情感经历。”“绘画是心走过时留下的一丝丝痕迹。”“每一棵树都有灵魂。……从树上,我们可以看到生命,同时也返照着我们自己。”

  与我们那个时代的青年相比,今天的青年更为迫切地表达这种意图:不满足于写物,而留意于写心;不满足于平铺直叙地接近对象,而更乐意谜一般地置身其中。但他们知道心与物不可分。如何在心物须臾不可分的进程中,经历一份缓慢的语言的锤炼和生命的成长,如何在谜团一般的生活世界中,用自己的成长与艺行来持续地打开这个谜团,恰是历史和时代给一代人出的谜,也是青年艺者给自己出的谜。

  老井此前给画展拟的展名叫“此时·虚造”。这个题目隐晦地触碰某些哲学化的焦虑。正是存在与虚无的幽灵般的生存境域,弥散在同学们的纷繁离断的心思之中,诱发着时代性的精神疑窦,尤其揭示着一个无以规避的事实:互联网的虚拟图像技术处理的快捷如何持续地磨损和散乱着一个艺者持久的匠心。那种迅疾而跋扈的想象,那种“云”数量的无际的图像群,正让足踏大地的青年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是否可以用某种生的活的意象来捕捉一代人的纠结与求索,却又使其不失去当代人心灵处境的迷茫诗意呢?于是,我想到了:出谜,或入谜。在今天的图像时代中,图像的存疑不在其海量,不在其处理方法的便利,而在于我们与之关系的浅化,正是这种浅表化为我们的真实感受制造了无边的迷局。我们出入这种迷局,并向内向外交相企望。我们想看到的往往是我们自己,是“万不得已者在”的自己。企望的“企”字原义是踮起脚尖,这踮起脚尖的翘望,该是何等的努力!

  此刻,我正站在深秋里的圆明园遗址的边上。我仿佛三千年前周大夫写《黍离》时那般缓缓行走。“行迈靡靡,中心如噎。”但我并未哽咽,而是慨然地想到天与地。天,古人谓之“彼苍苍者”。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曰:“天,颠也,至高无上。”天颠音近,颠本指人的头顶,这里指无限高的天空和至大者。地字从土,在甲骨文中,“土”和“社”本一字,后世乡村有土地庙,村民聚会娱神,则称“社会”。天与颠,地与社,天地之谜,其大无外,其精无内,我们身在其中。天与地给出如此多的谜团,我们如何用艺行与人生来出入、进而解脱这些谜团呢?

(责任编辑:邹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