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安格尔”如何画关汉卿?
2015-10-29 08:55:20 黄茜
今年是徐悲鸿诞辰120周年,整理徐悲鸿艺术成就的同时,诸多艺术机构也纷纷梳理徐悲鸿学派的脉络,撷取徐悲鸿弟子之中出色者加以呈现。
李斛是徐悲鸿在中央大学执教时偏爱的弟子,人物画和山水画两方面皆成绩斐然,被称为“中国的安格尔”,“中国画改革派四大旗手之一”。他的一生留下经典创作无数,但罕有展览让人一窥风貌。在李斛家属的支持下,10月10日,“笔墨胜境———李斛绘画作品展”于瀚海当代艺术中心举行。
《关汉卿像》让人想起“铜豌豆”
李斛字柏风,1919年出生于四川省大竹县,自幼家境贫寒,靠舅父接济读书。1942年,李斛考入已迁至重庆的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黄显之、吕斯百、傅抱石、谢稚柳等名师。
在大学期间,李斛的素描、肖像画尤为突出。1946年,李斛在重庆举办个人画展,徐悲鸿对其艺术大为首肯,亲自为画展题词:“以中国纸墨用西洋画法写生,自中大艺术系迁蜀后始创制,李斛仁弟为其最成功者。”
“笔墨胜境———李斛绘画作品展”汇聚了李斛大部分人物画代表作,如《关汉卿像》、《齐白石像》、《披红斗篷的老人》、《女民警》、《纤夫》等。《关汉卿像》被美术界称为“一幅表现历史人物肖像画的杰作”。
展览现场,一位观者在李斛1962年创作的《关汉卿像》前伫立良久,对南都记者说:“这幅画让我想起关汉卿把他自己称为铜豌豆,‘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现代夜景山水的发现者
1951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徐悲鸿将李斛聘为中央美院教员,此后,李斛一生都在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与李斛同窗的艺术家、年届九旬的美院老教授戴泽回忆,李斛是美院素描教学的骨干教师,他的《石膏素描》(维纳斯半身像)竟然用了超过90小时完成,成为当时最好的示范作品。
1950年代以后,李斛还创作了大量别开生面的“夜景”画,被美术批评家、学者刘曦林称为“现代山水夜景的独特发现者”。《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夜景》、《三峡夜航》、《石景山钢铁厂》、《草原新城》等佳构,用变幻无穷的水墨笔法描绘波光粼粼、倒影跳荡的现代夜景。
中央美院教授徐士蘋认为:“李斛用传统山水画用笔用墨的技法和西洋画的明暗法、色彩空间的处理方法结合起来,使画面效果既有意境又有真实感,既有笔墨又有光感。在当今的国画家中只有他和宗其香是表现夜景最成功的画家。可以说他们开辟了山水画的新领域。”
对话
李斛之子李凡:徐悲鸿用吴冠中把我父亲换到美院
南都:这次展览里有许多李斛先生的素描,其中有一张《小运动员》画的是你抱着足球做模特。你对这张画有印象吗?
李凡:那时候我十岁,我记得那一天父亲讲完之后,把我叫到我们家的墙角,让我做模特儿,一边画我一边(向学生)演示,怎么抓人物的特点、造型、用笔。同时他还演示怎么样从一张素描变成中国画。《小运动员》同时有素描也有中国画,两张画都被收入《荣宝斋画谱》,成为后来学子们的教材。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我父亲画人物画画得好呢?他有个理论,要画自己熟悉的人,带着感情画,画出来的人才能生动,才能感动看画的人。
南都:你父亲是徐悲鸿的学生,你还记得他们之间交往的故事吗?
李凡:我父亲是徐悲鸿的学生,而且是徐悲鸿先生比较喜爱甚至有点偏爱的学生。我父亲毕业那年,在徐先生的要求、鼓励和帮助下,办了第一个个人画展。那个画展展出的是他1946年之前,也就是在中央大学学习阶段的作品。
我父亲毕业后就在重庆当地教书。徐悲鸿先生后来到北京主持北平艺专,也就是中央美院的前身。父亲告诉我,那时候徐先生给他写信,希望他到北京来。父亲觉得北平艺专可能没有位置了。当时家里很穷,要养家糊口。徐先生回信说:你来吧,我保证给你开一份工钱。到北京以后,北平艺专名额真是满了。徐先生找到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要梁思成把我父亲先安排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所以我父亲来北京的头一两年就是在清华大学教书。1951年,美院正式成立,徐悲鸿找清华大学要人,梁思成不同意,说建筑系这儿也不能没人教课。徐悲鸿说,那我用吴冠中来换吧。他把我父亲和另一位李宗津先生换到美院,把吴冠中换到清华大学建筑系。后来吴冠中在文章里也写这事儿,说他一个人换了两个人。
从重庆到北京以后,父亲一直在中央美院教书。这一切都跟徐先生分不开的。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