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创作者启迪卡》解析部分五

2015-11-03 18:24:41 未知

  提要:

  1930年,心理学大师荣格首次使用了“共时性(Synchronicity)”一词,荣格把共时性描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事件的意味深长的巧合(meaningful coincidence),其中包含着某种并非意外的或然性东西”。这种现象在许多人的生活经验中都曾有过,在我们意识到它正发生的那一个瞬间,似乎内在与外在,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世界在一瞬间被某种神秘的力量联系在一起,平行宇宙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小日子里了。

  《创作者启迪卡INSPIRATION CARDS FOR CREATIVE SOULS》由53位艺术家各出一件作品,提取出一个词来诠释,形成一张“牌”。整套牌构成了一整个彼此关联,又形象鲜明的系统。

  由于这里的每一位都是积极的创作者,每张牌都体现了其作者真实存有与努力的一个工作或性格方面,因此它也就被赋予了这个性格特质的强烈的能量信息。对于一个玩牌的人,或者一位希望通过抽牌获取某种创作上启迪的艺术工作者或学习者来说,你所抽到的这张牌,很可能恰恰对应了此刻自身正拥有的潜意识资源,内在的丰富信息指向,可以去了解与学习的一个方面,或者正在面临需要经受的一种考验,抑或你需要找回的本自具足的一种初心……

  希望这套《创作者启迪卡》能够连结与帮助唤起更多艺术创作者们积极而美好的能量!

  李洋画梦 2015年7月26日 于望京 梦研所

李洋画梦:梦境

  梦境

  人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睡眠。根据最近的科学研究显示,几乎每一次睡眠,都会产生数个梦。

  关于梦的记忆,有的人清晰生动,数量庞大;有的人回忆困难,几近于无;而更大部分的人只记得一小部分印象深刻,意义重大的梦,且终生难以忘怀。

  关于梦的风格,有的日常而琐碎,有的深情而深刻,有的复杂而错综,有的神秘而宏大。

  梦有美梦,有恶梦,再加上连续梦、预言梦、出体梦、通感梦、灵异梦、创作梦、神谕梦……梦里的世界可说是类型丰富,层次深广,几乎关系到了人类物质、身体、精神与灵性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古代中国的周公解梦,以及各个古老民族的神秘梦观念,再到近代的弗洛伊德梦研究,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梦理论,乃至于当代梦神经科学发现的REM现象……人类关于梦的理论与实践工作一直没有停止。

  梦是灵感的重要来源,众多文学、艺术、科学工作者,因梦的启发而达成新的创造,无数普通人也根据梦的启示获得了关于生活的各种智慧。梦有创伤,更有疗愈、学习、进化。静下来聆听梦的话语,写下、画下梦中的重要意向,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获得重要的创作动力与灵感。

李洋画梦

  1976年生于山西,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教授,开设课程“超现实方式绘画解析与创作”等。实验艺术学院博士在读。“梦研所”大型艺术项目发起人,实验艺术工作者,现生活、

  工作于北京/太原

  个展:2010 《现实的自疗——身藏》798现实空间,北京。2007 《“思无邪”-李洋作品展》上海美术馆。2006 《醒醒》798长征空间,北京

  群展:2015 《旋构塔——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北京时代美术馆。2014 《剪刀&石头&布——黑桥、环铁、宋庄地区青年艺术家联展》宋庄美术馆北京。《旋构塔——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北京时代美术馆。2013 《CAFA教师——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特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第六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2010 《造型——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09 《“生化—虚实之间”动漫美学双年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08 《梦蝶——第二届上海当代艺术馆文献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中央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教师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漫天动海》林大艺术中心,上海;《果冻时代 台北邀请展》台北当代艺术馆。2007 《绘画之乱》798映艺术中心,北京;《果冻时代》上海美术馆;《新锐策展人计划-头发的故事》TS1(宋庄壹号)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06 《现世2》798时代空间,北京;《形无形》一月当代画廊,北京;《“谈话十+十”当代艺术展》 作品:《降生于尘》 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长征计划 – 延安项目》作品:《学院派巨人演义》 798长征空间,延安地区,陕西。2005 参与制作:《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处女园:浮现》,作品 :《为王其亨<威尼斯双年展的风水>所作的绘画》, 中国国家馆,威尼斯,意大利。2003 《今日美术馆首届青年美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01 《首届成都双年展》,作品:《头发的故事》,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成都双年展北京邀请展》,中华世纪坛,北京;《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观念及绘画作品《头发的故事》获中央美院2001届毕业生毕业创作展一等奖及王嘉连奖学金、冈松家族奖学金,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 北京。1998 《中央美术学院80周年校庆招贴画展》 ,一等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 北京。

  作品发表及个人访谈:《心理月刊》、《心探索》、《城市画报》、《中华英才》、《北京青年周刊》、《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美术》、《新周刊》、《典藏(国际版)》、《中国艺志》、《中国国家地理》、《博物》、《中华儿女》、《新报》、《中华文化报》、暖岛网、豆瓣网等。现为豆瓣网阅读专栏-心理栏目特邀作者,作品《做,梦的艺术》。

刘斌:呼唤

  呼唤

  有人总爱分析这个世界,给这个世界以形形色色的标签。而艺术家只是去感受,用眼、手、用身体的每一部位,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因此,他们常常容易迷失了自己,消溶了自己,而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却带回了早晨的清露,阳光也在追随着它们。

  有一种声音,在远方,不停的诉说。你倾听着,大睁着眼睛,虽然你听不清楚,虽然你听不懂,但你却已经很明白,你知道,那是属于你的声音,那是远方的呼唤……

  其实很简单:抬望眼,回到本心,坦坦然然。

  只要真实的去生活,就会有什么投以你微笑。

刘斌

  博士、教授,中央美院壁画系基础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78-1982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获学士学位;1997-1999 中央美术学院 获硕士学位;2000-200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获博士学位;2004-至今 中央美院壁画系任教。

  主要研究方向:1、中西绘画图式与时空观念比较,2、艺术的质性空间创造,3、中西绘画成像方式研究。

刘丹妮:迷宫

  迷宫

  你是一个与迷宫共生的人,行走于一个如雨林般茂盛,不断生长,衰亡,轮回的迷宫。

  这个忽明忽暗的世界好像道出了某种事物的本质。每次走了出去,又会发现自己陷入了更大的迷局,想要回头走原来的路,又发现迷宫自行生长的速度远超过我的想像。你自以为摸着旧路返回了原点,却又来到陌生的地方。这样自行生长的迷宫,它以不断变幻的谜题诱惑你,有着无穷无尽探索的可能。

  随着对迷宫了解的加深,你渐渐地发现,它是随着你对事物的认知与情感的改变而改变的,忽而鲜明,忽而晦涩,有时泛着沉思的苦味,有时又变得天真雀跃起来——你的自我探索之旅,同样也是自我创造的旅程。

  我们不必急着走到“出口”和“彼岸”,一旦我们真的到了“彼岸”,我们也会静止——死亡。而这生生灭灭,不断变化的探索之旅,是路程,也是我们的追求本身。

刘丹妮

  1985年出生于广州,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

  群展:2014年亚洲不安之旅2014:第一阶段 星空间 北京;2010年 果冻时代巴塞尔艺术中心Dreispitzhalle 巴塞尔 瑞士;2010年果冻时代里昂当代艺术馆 里昂 法国;2009.12—2010.1 新作星空间 北京 ;2009年 从zero到hero 星空间 北京;2009.9 果冻时代 安特卫普摄影美术馆 安特卫普比利时;2008-05-31 - 2008-07-30 “成长记录” 绘画展 娑罗花馆 北京;2008年 果冻时代 台北当代艺术馆 台北;2007年 哈灭古哈 娑罗花馆北京;2007.5——2007.6 果冻时代 上海美术馆 上海;2007年 银河筋——不止绿校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何各庄村318艺术园。

刘礼宾:洞察

  洞察

  穿越纷繁复杂,貌似混乱无序的历史与现实的迷局,在山重水复,重叠无尽,道阻且长的路途之间,保有一颗真诚追问的初心,一个勤学善思的头脑,一种冷静清醒的意念,一份积极审慎的行动,发挥出最大的直觉力与想象力,对于得失荣辱看得开,拿得起,也放得下。

  拨开迷雾,抛却诱惑,勘破乱象,超越小我,你将获得了解时代与自身真正所需之宝物的珍贵洞察力。

刘礼宾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美术批评家协会学术委员。

  批评思路:由对图像式绘画的批判,转向对中国抽象绘画的发掘。从多个层面反思二元对立思维对中国美术界的影响,期望以“零度”态度作为突破口,涤荡笼罩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庸俗社会学阴霾,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语言的自足创新。近期反思中国当代艺术的立基点:反思和质疑,以及现实介入性。期望反思中国当代艺术30年的逻辑基础,重新提及超越性艺术的当下价值以及艺术语言的批判性。

朱红润:灵修

  灵修

  你这一生总是不停的寻找着真相,某天你以为找到了并勇敢的向它走去。可在路途上你发现了一个实事:真相并不完美,于是便产生了焦躁、不安、空虚、愤怒、冲突、暴力以及怨怼,你带着一颗伤痛、流离的心穿越人生的重重雾霭。

  多年以后,在人性沉沦到晦暗的谷底那一刻,你看到了你自己,这时冷静的觉察和智慧开始显现,于是你发现了那真相的不完美之所在。

  你看到:人类无论“看起来”在追寻什么,本质上都是在追寻爱。

  可大多数人却在追寻的路途上迷失了,这也包括曾经的你自己。你感受到人类一切悲剧的根源产生于二元对立,外界所感知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情感的投射之影。

  于是你逐渐从原来的向外寻求变成向内探索,你更加细腻的体察自己灵魂的重量,你在发现更多,也更多感受到慈悲、平等、爱与柔和。

  你称这条路为——灵修之路,即:一切能够帮助心灵成长与净化之思想、行动之路。

朱红润

  女,1990年生人,201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自由职业。爱好广泛,喜欢神秘主义事物,灵修,宗教,哲学。作品偏向于人类内在自我探索以及讨论人类的关系。

(责任编辑:宋海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