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天津美院油画系素描教学状态及今后方向

2015-11-09 12:19:25 未知

  许多年来我们的教学素描教学观念一直秉承着训练造型能力为基础,在掌握客观事物规律的同时研究艺术原则,及个性发展的理念。课程安排仍以写生训练为主线。其中人物肖像和人体的素描,速写占据主要课时。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伴随逐渐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课程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减去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长期作业训练。教学环节有一定的改变。然而,在近些年来的艺术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仅就课程安排的改良是不够的,因为以往的基础理念与艺术实践相脱离的矛盾日趋明显,基础训练在多元艺术实践面前失去了针对性,好像在东边打建筑基础,却在西边建造建筑。结果是西边的建筑无基础,而东边的基础却没有用处,以往的写实造型基础针对的是现实主义绘画创作。建筑和建筑基础是一体的。而近年来多元文化的发展,促成了艺术观念的转变。艺术活动由反映现实向反应思想、表达内心转化,这必然使我们对素描基础教学问题提高反思,对素描的概念重新梳理。

  艾中信先生说:“学’素描’只能帮助造型的能力,绝不会妨碍艺术性,只有在深入了解造型因素的全部构成的有机联系中,提炼、取舍、概括等等艺术手腕,才真正的掌握,想急于掌握艺术手腕是不可能的,捷径是没有的。”而韦启美先生则认为:我们应当在素描教学中谈艺术表现。不仅要专门讲,而且要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画某一部分时,不仅是描摹现象,而是艺术的再现, 所画的一部分不仅使对象的一部分,叶帅构成画面的一部分,不仅要看一部分是否画“对”了,而且要看它的效果是否有表现力,要求表现就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要力求形神兼备,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要像学京剧那样不光合乎板眼而且有韵味。要像国画教学中讲笔墨,讲气韵,讲意境那样丰富我们素描教学的词汇。

  前辈美术教育家的理论支撑和推动着我们的学院教学的传承与改变。而时代的变革与多元文化的发展又对我们的基础教学理念不断地提出挑战。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对素描基础应该怎样定义。就素描的本质而言,它是最直接的绘画。是用最单纯的工具进行最直观的传达,就像儿童拿起笔来涂鸦那样。艺术家笔下的素描,本就是他的感知、修养、情感、个性的最直接的体现,是艺术传达最单纯的形式。而对于成人来说,艺术的全部语言都是在前人的文化构架上建立起来的,我们的思想、情感、个性在传达的同时受到语言的约束也是必然的。这是我们的语言在继承中不断改造,不断创新的动力。无论是来自横向还是纵向的影响。都使我们的绘画不再是儿童涂鸦的状态了。

  而西方素描概念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接受与发展的过程,早年从欧洲传入五十年代受苏联的影响,80年代新潮美术出现等等这一切都会对学院素描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不断对学院素描的课程提出要求。而且越是对自由表达有要求。建立新的基础框架的需要越突出。因为限定本身就是自由的载体。

  近几年来油画系对本系的素描基础教程进行了多处调整。首先油画系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分出三个工作室,第一工作室主攻方向为新古典写实。在传承中西古典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关注当下生活。重视当代艺术思想和动态研究,把西方古典艺术元素和中国艺术元素共同融入到素描教学实践中,讲究“理性”“秩序”“平衡”“节律”并在课堂素描训练中有针对性的传授以上理念;第二个工作室研究方向为具像写意,相比一工作室的研究方向,更注重表现性和意向体验,从一点一滴的知识里扩大到生活、文化、时代背景的高度来深入思考,从而完成由“再现的艺术”,过度到“自由表达的艺术”这一实践过程;第三工作室的研究方向为抽象表现,三工作室的研究更重注多元与个性的拓展和释放,每个人都从自身的角度来面对绘画语言。完全自由自主的选择绘画方式,并离开单一的写生模式,增加对形体、空间等本体问题的研究。写生转换中西比较等都是这一工作室的特色课程。

  总之,我们认为我们所有实验性的课程加上部分传统课程应在一个新的教学理念框架下系统起来。按传道授业解惑的原则,把学生对思想技能与感知各个阶段有机联系起来,从而建立一个由于认识自然规律向认识艺术规律转型的素描教学体系。

(责任编辑:张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