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传承与发展--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素描教学

2015-11-09 12:23:14 未知

  美术学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85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正式建立学院式的教学系统开始,在此后四百年的发展,艺术经历了一个从古典到现代不断自我挑战、自我修正的过程。作为艺术教育体系的美术学院,相对来说是置身于艺术潮流之后,是艺术知识被体系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产物,既承担着艺术史的继承使命,同时也肩负着开创艺术新路的职责。作为艺术基础造型的素描课程无法置身于艺术格局之外,概念的扩展,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以及构建兼容传统与现代的素描教学体系,是各美术学院在素描课程设置上要思考的问题。

  一、

  湖北美术学院是华中地区唯一的一所专门的高等学府,全国八大美院之一,前身是创办于1920年的武昌美术学校。其创建者之一唐一禾先生,早年留学法国,学习法国新古典主义油画,这样就使得学校的教学体系上沿用的是欧洲古典美术学院的结构,其中在绘画部分就设置了西画这个专业,素描是其主要的课程。唐一禾先生的素描是从法国古典学院派出发,但他并没有完全遵循古典主义标准,而是用一种开放的态度研究绘画造型。在造型处理上有意避开了古典素描常用的线性塑造的手法,省略了均匀、硬性、清晰的轮廓边缘线,而是运用木炭条卧笔皴擦的办法完成对人体结构和体面关系的理解。木炭与纸质的碰撞产生出不同的肌理,表现出不同的物质质感和视觉感受,这种理解方式是“绘画性”的,它更接近于鲁本斯、伦勃朗的传统,而不是严谨精致的新古典主义素描。

  他的这种素描风格自然就影响到他的学生们,其中不乏杨立光、刘依闻这样的学生就继承了他的衣钵,构筑了当时武昌艺专素描体系的基调,并发扬光大。到了五十年代,当契斯恰柯夫素描体系占据了全国美院的主导地位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具有标准量化的“实物写生素描”教学之时,并没有在湖北美术学院以杨立光、刘依闻为代表的教学体系中激起多大涟漪,与欧洲古典主义精致素描近似的“契氏素描”在他们眼里显得见怪不怪了。凭借着其深厚而源远的文化根基以及南方人特有的灵动和飘逸,湖北美院成为针扎不透、水泼不进的一方领域,在一个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的环境中自由成长和壮大,以超越的自信,形成了完善、自足、本土化的教学风格。

  从现在来看,“契氏素描”所总结的一套科学的观察和写生方法,加上透视学与解剖学的支撑,将解决素描问题的重点放在立体感、对物体的结构分析以及画面的整体性和特征表现上,出发点是在二维平面上建立三维空间幻像,其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过于强调实物写生的模仿,被动地成为照片抄写的“调子”,过多的描绘与绘画性无关的细节,只能说它是素描训练的一个方面,而不能作为全部的标准,“契氏素描”其自身的局限性在杨立光、刘依闻那里早已被认识到。

  二

  时隔了半个多世纪,艺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延续了几百年的古典艺术的价值观和语言体系受到了来自现代主义艺术的挑战,强调了叙事性和文学性的再现艺术不是主流,绘画的关注点早已从三维空间的构筑转向二维空间本身。绘画的历程从马奈、塞尚、毕加索、蒙德里安、波洛克等艺术家的推动下还原到平面,其平面化、媒介化过程也是一次形式主义革命的过程。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也同样渗透到艺术教育领域,出现了具有现代艺术特质的包豪斯设计美术学院。而美术学院的教学内容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素描、透视和人体解剖这些古典写实的创作技巧上,包括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在内的各种现代主义风格早已进入课堂教学,甚至装置艺术、影像艺术和数字艺术也成了美术学院的教学内容。

  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更是抱着开放的态度,面对新的艺术格局,在近十年的素描教学中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一方面继承传统学院素描中的合理因素,另一方面引进和吸收现代艺术造型的教学理念,主张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在此指导思想下组建了四个工作室,一、二工作室偏重于传统的古典写实绘画,三、四工作室偏重于表现和抽象绘画,每个工作室的每个年级一个标准班。

  以古典、写实为主要教学内容和手段的一、二工作室强调的是写实再现绘画的延续和传承,逐步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完成,对造型、体积、结构、空间、明暗、质感和审美的要求,以固定有序的单元课题展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掌握素描知识点,其重点是在素描实践中强调对模特的直观感受。这种感受越是明确,它所附带的信息量也就越大,绘画的过程就越自由,更加不容易受到客观模特的约束。以临摹、记忆素描和速写作为辅助训练手段,附带场景性、情节性的主题,提高学生对观念素描的认识。强调素描运用材料的多样化,铅笔、碳棒、木炭、毛笔等多种工具运用,结合临摹经典大师素描作品体会材料和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以表现和抽象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三、四工作室,师资结构以年轻和有留学背景的教师担任,他们更多的受现当代艺术影响,更注重的是对素描观念的拓展。以追求平面化、媒介的独特性为出发点,更多的是将多种线条、色调、色层、痕迹甚至图像作为素描的基本语言。转换视觉“符号”系统,打破具象和抽象的界限,激发学生在观念和文本意义上的探索。

  另外在课程设置上,油画系开设的《双向素描》已经形成了我系的特色课程,这门课程直面学生的心理深层结构,是以当代心理学理论成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课程。“直觉”和“理性”两种人的认识能力在素描实践中被激发出来,使得学生在掌握深层次规律的同时发掘在造型语言上的个性特征。在实践中,运用“限制”、“控制”、“综合”、“开放”等手段去达到教学目的。其中“限制”分两种:一,作业时间的限制,二,教学内容的限制,即分解各个教学内容各个击破,最终使感觉、感知和理性分析同步进行。“控制”阶段是指对学习状态和学习氛围的控制和把握。“综合”是指一种交替使用直觉感知能力和理智分析能力转换的经验,以及选择使用各种单元知识的时机技巧。“开放”是指在限制时间内同时开放的表现手段。

  《双向素描》的课程设置如下:

  1、直觉素描:a直觉感知能力训练,用快速直接的手段表现直觉,关照到物体的全部,表现方法不限制,没有固定的作画步骤,具体的物体因不同的课题和时间上的限制,迫使学习者进入直觉感知状态,去掉理性思维和习惯性观察方法。b静状态素描:通过对学习状态和气氛的控制,使学习者保持持续的注意力,并达到理性的消退和直觉“神秘感”的参与状态。

  2.理性分析能力的训练课程,包括:a.平面形素描:把学习的内容限制在对平面形状的比较、判断上,达到对单纯形状的快捷准确的描绘。b.负空间素描:把注意力、判断力、分析能力限制在所描绘的物体以外的空虚形状上,以获得观察和表现物体的新角度以及准确捕捉物体之间的关系上。c.体建立素描:横断面素描是研究物体的横断面,理解体积的起伏变化;线性素描是把学习的内容放在物体的外轮廓线上,在物体的转折上准确地捕捉、概括出线条,构成物体稳固结实的框架和体积不同的面,从大到小地进行分析、理解和描绘,建立不同方向上的面构成体积的概念。d.分析结构素描:人体解剖结构分析素描是运用人体解剖知识从内向外分析特定人体模特的解剖结构,从而获得人体必然、内在的知识;物体解剖结构分析素描是对任何物体进行通透的、解剖意义上的分析描绘,以获得物体内在的、必然的知识,懂得物体的构成原理;形体结构分析素描是对形体进行概括后的榫卯关系,不涉及解剖。e.色调素描:光量分析素描、质量分析素描。

  3.综合能力训练课程

  4.设计与表达方式训练课程

  在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近十年的素描教学实践当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在教学中既要一方面尊重传统素描教学模式中的合理部分,又要同时适应急剧变化的艺术现实,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素描教学系统。

(责任编辑:张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