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讲堂2077期】卢素芬 : 从石渠宝笈的次等跃升为国宝

2015-11-15 08:22:17 孙哲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傅申:石渠宝笈初编编者梁诗正及三编编者黄钺的研究

        【雅昌讲堂】肖燕翼:元倪瓒《古木竹石图》、《汀树遥岑图》辨伪

        【雅昌讲堂】陈韵如:《石渠宝笈》所见的宋徽宗

        【雅昌讲堂】张弘星:乾隆的“记忆宫殿”?--从博物馆史学看《石渠宝笈》的几个重要特征

        【雅昌讲堂】胡素馨:“镜中窥我”:乾隆时期视觉文化之折射

        【雅昌讲堂】曹星原:法则的权威--《石渠宝笈》法则建构方法论模式雏论

        【雅昌讲堂】吴雪杉:重华宫赐画:兼论乾隆“五玺”全而《石渠宝笈》未著录的现象

        【雅昌讲堂】张震:探析乾隆内府的绘画品赏趣味和模式--以画禅室为中心

        【雅昌讲堂】邱士华:《石渠宝笈》初编编纂者研究

        【雅昌讲堂】吴敢:商榷莫非《风》、《雅》、《颂》--乾隆帝与《诗经图》 

        【雅昌讲堂】董建中:从文本比较看《石渠宝笈》书画的著录

        【雅昌讲堂】田艺珉:学诗堂与《石渠宝笈》鉴藏

        【雅昌讲堂】杨小京:《墨缘汇观》与《石渠宝笈》

        【雅昌讲堂】王连起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考辨

        【雅昌讲堂】余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跋文考释--兼考图文之遗缺

        【雅昌讲堂】章宏伟 : “画目二大籍”与《向氏评论图画记》关系辨正

        【雅昌讲堂】黄小峰:重访《五马图》

        【雅昌讲堂】凌利中:古书画割配现象于书画鉴研中的作用

        【雅昌讲堂】衣若芬:清宫旧藏明代《北京八景图》新探

        【雅昌讲堂】王廉明:《十骏犬图》及清宫兽谱的两个面向 

        【雅昌讲堂】郁文韬:格物与炫奇之间--《石渠宝笈》著录动物图谱的性质与文化意涵

        【雅昌讲堂】汪亓:浅谈禹之鼎的山水画创作--从《石渠宝笈》著录的禹之鼎两幅山水画谈起

        【雅昌讲堂】陶喻之:倪瓒画像流变再研究

        【雅昌讲堂】朱万章:清宫旧藏吴伟《洗兵图》补证

        【雅昌讲堂】单国强:诸本《石渠宝笈》目录索引的比较分析

        【雅昌讲堂】戴立强:《唐宋元名画大观》和《名画荟珍》两部画册的前世今生

        【雅昌讲堂】朱赛虹:《石渠宝笈》纸品著录及其启示与意义

 

  乾清宫,谈到乾清宫首先略加说明一下《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这部架构庞大的著录其实它只有两种分类,这种分类与过去的著录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宋代的《宣和画谱》将绘画分为十门类来编写,所有《秘殿珠林》都在乾清宫里,不过乾清宫里也有一般的作品,比如这件《却坐图》就是这里的收藏。

 

宋人作《却坐图》

        《却坐图》是描绘汉文帝带着皇后还有宠妃到上林苑游览,有个叫袁旺的引导这位圣夫人坐在次要的位置,惹得这个圣夫人和皇帝都很不高兴,不过袁旺说了一番大道理以后皇帝还是采纳了他的谏言,这幅画无论从人物、背景和园林都画得很好,而我比较关注的是南宋绘画中特有的一种虚无缥渺的若有若无的这种朦胧的之美的表现,这是别的时代很难学得来的,而当这种审美趣味笼罩在这个时代的时候,他就会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纵使像这样严肃的一个题材他也会做这类的表现,总是这一件毋庸置疑很好的南宋画,但这件作品在石渠中只有素卷本着色画就没有其他的叙述了。

  

宋人作《折槛图》

  重华宫,接着要谈的重华宫,这里也有一幅刚刚提到的《却坐图》题材非常类似的《折槛图》,这两件都是以皇家园林作为背景,这两件都是归谏画,画中描绘的是汉成帝的时候有一位叫朱允的,他因为不耻宰相嗜宠而骄,当中触怒了皇帝,所以皇帝要将他处死,但是他死死地抱着这个栏杆据理力争,把栏杆都给折断了,但后来不仅免罪,而且断掉了栏杆也保留了下来。

        在这一幅画里我们看到有乾隆的御题,御题的时间就是在开始编辑石渠同年,乾隆九年,不过这件作品虽然有乾隆的题字,但并没有受到石渠编者的重视。石渠的编辑体例,在石渠中无分等次必须将御题如实地登录下来,皇帝本身他就是收录石渠最多的作者,这里我们看到的就是他就是连次等的作品也必须毫无遗漏地保留在这本著录里边还是重华宫,范宽《溪山行旅图》这个就是次等提升为国宝最著名的例子,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李唐《万壑松风图》山轴鼎力,代表了画史每一个阶段的经典之作,而这也是目前所建构出来的发展的轨迹。

        这件作品比前两件被报道得更多,被写得更多,出错的机会也就多了一点。因为有一些报道把次等第一写错了,所以我也针对这个稍微说明一下。

  在《初编》的体例中每一个书画家都有一个千文的编号,而范宽在重华宫里被编为“第字号画家”,在千文的底下再给一个数字的编号,若还有其他作品就次等第一、次等第二、次等第三这样接续下去,其实这里的叙述不只很简单,而且并不正确,先看“墨画”这两个字,现在我们看不到画画上面有颜色,但是根据197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指出其实仍然有一点浅着色,再看“无款”这两个字,其实石渠中无款的画并不少,刚刚谈过的这两幅也是无款,可是并没有写无款,巧得是这幅画不但是无款,我们现在赏画最大的乐趣便是找范宽这两个字。

  再来看“师堂”,这是非常有限的叙述里编者似乎对师堂上董其昌的墨迹比作品本身描述得更多,特别还补上总共有十个字,我们借此我们也来看初编里提到,他说珍贵的墨计必须写下来有几行几个字,显然董其昌的提示在这里被视为珍贵的墨迹,而不仅仅是作品的一个附属的物件而已。

  

宋代 范宽 《溪山行旅图》

  这件《溪山行旅图》是石渠中为二等第的范宽的作品。还有一件是什么呢?还有一件是在初编的附录里面有一件《江山消逝》则被列为上等,但这张画其实是夹杂在一套册页里是不是能够算数呢,这个我后边再来谈。

  续编、三编里不再有“等第”,但也陆陆续续地收了八件范宽名下的作品,不过以目前的认知全部都不是范宽的真迹。到了养心殿,这两件佚名画作《岷山晴卷》《松泉盘石》在养心殿里的目录便是紧挨在一起的,现在也一起出头了。《岷山晴卷》还是这个画面,还是这个三足鼎立的画面我们来看,《岷山晴卷》与郭熙的《早春图》非常得相近,现在的研究也都倾向这是北方金代的作品。

  再来看御书房,据研究统计御书房的上等书画是最多的,纵它有385件这么多,远远超过其他地方,但是这两张画被仍然没有被列进去,在这一堆画里边我们可以看到山水人物随意地编在一起,编排是有些草率了一点。这一张这是《梅竹聚群图》是17件里边,我所谈的17件里边尺幅最大的一件,有将近260厘米高,这里面画了鹌鹑。都有着非常生动的描写,大家可能更熟悉,但是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这一件崔白的《双喜图》,天下第一图,我们两张一起来看一看,其实这两张都画得很好。双喜突骑施是把不必要的物象都去掉,让主题更清楚,而《梅竹聚群图》其实是比较平铺直叙的描写,但是两张都是很好的画。他最早的收藏印是宋理宗的《殿宝》年代应该不晚于北宋,这一张《秋双雁》画一对白鹅在池塘旁边,突然飞俩了两只翠鸟,非常得写实,雌雄可辨。

  

宋人作 《秋塘双雁图》

  这种惨败的枯荷,疏犷清远的意境,种种都是北宋后半期文人参与绘画之后的产物,是花鸟画的代表作,是花鸟画的经典,而初唐双雁也是这十七件当中在近三四十年来他篡升的最快的一件作品。因为在1965年的时候出版的故宫书画录,其他的作品都已经多少都改进了,已经被编入了正目,也多少都增加了一些基本的叙述,像这一张《梅竹聚群图》一样,这件《秋双雁》在1965年的时候还没有任何的关注,他还在编在简目之中,所以是一件篡升最快的一件作品。

  再来谈册页,石渠编辑的顺序册页排在第一位,但是册页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受到重视,在这本著录中一整套集册都是笼统的评为一个等第,他并不是一页一页的审核的,然后同一集册其实有着品质不一的状况,像这两件马和之的画就是从一套次等的册页中发掘出来的两件都是根据《诗经》所绘制,两件都是在规劝,这两张画都是在规劝君王应该怎么做怎么做,这两件马和之的作品被忽视了,然而事实上马和之的《诗经图》却格外地受到乾隆皇帝的重视,初编里头有七件其实全部都是上等,初编之后有一个目录那个作品不多,但是也有一件是上等。《诗经全图》这个是由乾隆皇帝所主导的制作时间长达六年,整套共有30册。这个规模的庞大就可想而知了,总之从这里可以看见诗经图夹杂在册页里的是被忽视掉了。

  再谈手卷,这两个手卷也要介绍两位苏州的文人,一个在吴中地区有深远影响的沈周,他在御书房书卷次等中被评为“秋”字号,所以被编为秋一、秋二有两件,另外一位是明代诗词上最耀眼的祝允明,他被编为冬字号,真是残兮兮,他被竟然高达九件被列为次等,有到冬七、冬八、冬九。

 

清代 丁观鹏 《是一是二图》

  化叙书,我们先看化叙书在讲什么呢?就在讲一个叫赵明玉的他没有胡子,姚传道很多事,他就去请沈周写了这篇化叙书希望周正道可以分一点胡子给赵明玉。这一件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关注,最先注意到的是我们最尊敬的傅申老师,傅申老师注意到这件书作内容是书法史上非常少见的、诙谐的、斗趣的作品,他的书法本身非常得苍劲、沉着很有黄庭坚的神韵,但是运笔更加的瓷实、挺进,是自成一个的。再来这位残兮兮有九件冬字号的书法家祝允明,曹植古诗四首,,非常得帅意自然,但是在他狂放的外观下其实有着非常严谨的法度,这个是这一卷的卷尾。他写“冬日烈风下”神在千五百年前不知之者谁也?他自己好像他很自豪这一件作品,但是自己似乎也预言着往后的石渠的编者不欣赏他伟大的杰作,而且冬日烈风下,《石渠宝笈》正好把它列入次等冬八。

  最后谈到仿古画,既然是宫廷里的仿古画为什么也是次等,就是这一件,这一件非常得特别,早上也被讨论了很多。这一件仿古画更不是普通的仿古画,一位人物被改画成乾隆皇帝本人,怎么改,把花盆先搬开。好!画中的这个屏风是非常重要的宋代的花鸟画,我用电脑把它复原大家可以看得清楚一点,还有可是乾隆皇帝把他换上自己的画或者是他喜欢的画。这些家具、器物都换掉了,其中有一件现在在台北故宫的。这个有研究指出《是一是二图》其实可以分两组,第一组大概在乾隆五年到十五年之间,不过正好没办法解决到底是初编之前还是初编之后。

  我的结论:以上这个报告很快地看过一部分的被改定等第的作品,虽然我没有办法全面探讨这个问题,但却希望透过这样的整理,管窥目前学界所形成的共识和石渠评鉴的差异,但是最后我必须重申的是虽然这两三百年间的升降沉浮差异不小,但是无论如何修订终究不能抹杀《石渠宝笈》的重要性,以及尤其当今举世的博物馆都在积极地建制数据的资料库的时候,我们再回头看这部宏伟的巨作在18世纪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当今数据库的规模,它是博物馆学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谢谢!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陈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