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栏】胡颖:跟随四季的呼吸 日本人的时间艺术(中)

2015-11-25 09:43:15 胡颖 

  【雅昌专栏】胡颖:“刹那见永恒” 日本人的时间艺术(上)

  第一次去日本时,就被饭桌上的艺术所震惊,日本境内任何一家正宗的日本传统料理餐厅,一年四季的餐具是不同的,随着节气而变化颜色和主题,哪怕是筷子外的纸套,也会印上不同时节的标志。日本文化中,随处可见传统中国文化的影子,不论是饮食和茶道文化,还是文字、建筑、服饰、礼仪等等,但又不完全是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而自有其独特的理解和审美体现。这种同与不同,也正是日本文化值得玩味的地方。

  世界各国国家级的大博物馆中,日本馆也呈现出一贯的传统日本生活场景的氛围,榻榻米、枯山水等场景往往被安置在这些日本馆中,从厚重的埃及木乃伊、古希腊雕塑、欧洲中世纪宗教主题油画的主题展示中走入日本馆,往往有一种身心清新之感,也是难能可贵的。

  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的日本馆中,有着几台别致的日本古董时钟,制作于17-19世纪,比起欧洲的古董时钟来,日本古董时钟的年纪显得年轻许多,但是其独特的不等时时间显示方式,显示出其不同于西方历法的计时体系,值得细细体味。

  和中国一样,西洋时钟最早传入日本,也是由西方传教士带来作为敲开其国门,进行传教的“礼物”。1549年,一个名叫Francis Xavier的葡萄牙籍耶稣信徒使团来到鹿儿岛,他们带来了许多礼物供奉给政府希望能获准在日本建造教堂,其中包括一座1581年在马德里制造的价值不菲的机械时钟。最终一直到17世纪初,这些传教士的活动被认为会损害日本文化而被驱逐出境,于是日本成功将西方文化对自己的影响隔绝了长达两个多世纪。

  从17世纪开始,日本开始制作他们自己的时钟,一开始他们模仿16世纪的欧洲室内时钟,但很快就开始开发纯粹日本风格的时钟,直到1866年德川幕府闭关锁国体制结束为止,这些时钟都是当时最时髦的标志。1874年随着日本对西欧贸易的打开,24小时等时的西方计时体系开始被日本所接纳使用。

  在1873年以前,日本的计时体系把每天分为白天和黑夜两大部分,每个部分各分为六个“时辰”(toki)——和中国历法相似,但是不同的是日本的十二个“时辰”每个各不相等、不均匀分布。比如在冬天,白天的“时辰”比夜晚要短,而在夏天则相反。在日本时间系统里,每天的开始不在西方时间中的午夜0点,而是在黄昏。一年之中,有2天的时间,即春分、秋分的2天,“日”与“夜”的时间完全相等,且一个时辰完全等于欧洲的2个小时。所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日本传统时钟的每个“时辰”需要通过手工的方式逐步调整长度,每个时辰按黄道十二宫顺序排列(借鉴了中国的十二地支体系,但又不完全一样)。在日本钟的钟盘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午的时辰是“九”由“马(午)”代表、“八”由“羊(未)”来表示、“七”由“猴(申)”来表示,日落是“六”为“鸡(酉)”、“五”是“狗(戌)”、“四”是“猪(亥)”;再次用“九”来表示午夜“鼠(子)”,“八”由“牛(丑)”来代表,“七”由“虎(寅)”来代表,日出的时辰是“六”即“兔(卯)”,“五”由“龙(辰)”来表示,“四”由“蛇(巳)”来代表。

  大英博物馆日本馆造于17-18世纪的日本塔钟

日本塔钟(局部)

  大英博物馆的这台造于17-18世纪的日本塔钟,底座高约1米,钟体高近半米,由一个可以调节重量的平衡摆来驱动。该塔形钟依然保留了欧洲时钟1-12次敲打的铃声报时系统,但事实上,它所敲打的次数,与当时用“九、八、七、六、五、四”这6个汉字数字两次来标注十二个时辰的日本人没有任何意义。很显然,为了让这种结构的钟能够准确的显示不相等的时辰,不仅要根据一年之前不同季节来调整钟摆,还要根据每天日出、日落的时间来调整。对时钟如此频繁持续的调节操作显然对日常生活而言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在17世纪封建社会的日本,这样的塔式座钟更多是作为一种昂贵的奇巧装备、而非一件测量时间的仪器被贵族阶层所拥有。由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这台塔钟,这个黑色漆器塔形底座的四周,还用贝母做了精巧的装饰,花鸟图和一首中国的诗歌,歌颂了时计的作用;而四周有四朵菊花的标记,也代表着这最初是日本皇室的收藏。

  早期的日本时钟有两大问题,一个是它们敲打报时的次数(1下至12下)和显示的数字(九、八、七、六、五、四、九、八、七、六、五、四)来自两个体系;第二个是需要持续地调整钟摆才能达到不等时辰的显示。到了18世纪中期,这些时钟不仅出现在皇室贵族,也为更多家庭所拥有,不可能如皇室般有专人来每天调节时钟,因此需要迫切解决第二个问题才能适应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两套不同系统的日本时钟

  第一个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只需加上相应的齿轮就能让铃按照“9、8、7、6、5、4”的顺序和次数来敲击报时。至于第二个问题,日本人则聪明地开发了两套不同的系统来解决。第一个方法是,让钟盘可以转动,有一小时、半小时的转盘可以调节。中心有一个固定的指针用来指向时间,有着规定间隔的日夜时钟转盘通过调节来显示相应的日夜“时辰”的不同长度。在有些更为考究的时钟的钟盘上,白天的时辰刻度用银子铭刻,而晚上的时辰则用黑色金属铭刻。第二个解决方案是,一台时钟内有2套不同的平衡摆,高的那个用来驱动白天的时辰 ,低的那个用于夜晚的时辰。这种系统在后期的台钟和便携式钟使用,还被加上了闹钟的功能。

日本不等式柱状时钟

  另一种形态的日本柱状时钟出现在19世纪,为相对狭小的日本居家室内空间设计,它体现了综合以上两种方法的一种解决的思路。作为一个重锤驱动的时钟,它的时间刻度是可移动的用来显示不等的时间,并有一套精巧的结构能够准确敲击报时。时间刻度垂直于指针,有两块非常长的时间刻度版起到钟盘刻度的作用,重锤就在这两块面板后的钟体内。此类中有7块不同的漆面刻度版需要替换,6块双面、1块单面,用于不同长度和均度的一年内的不同时节,每两周需要替换一次。图中的这块面板用于冬天的某个时间,我们可以看到顶部代表日落的“酉”时和中间代表日出的“卯”时的刻度非常接近,这是因为冬天的日短夜长;可以想象夏天的面板,“酉”与“卯”时的距离则将是遥远许多。

  如此复杂的不等时计时体系的演绎,体现了日本人民的精巧技艺,更是他们尊重自然和四季变化的一种情怀的体现,跟随地球围绕太阳的节奏,用机械的方式表现自然的韵律。比起这种真正体现“太阳”时概念的机械时钟,现代均匀24小时的钟表确实显得简单粗暴了。

  本来,我们在地球上感受到的每一天、每一小时,都是不一样的,不是吗?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胡颖专栏]

  胡颖简介:

  生于上海,法语专业学士,在读MBA,被钟表所蕴含的传统手工艺智慧与现代机械文明所结合的魅力所吸引,从2007年至2015年持续赴瑞士BASELWORLD,SIHH等钟表界盛事进行采访报道,数次独家专访了SWATCH GROUP创始人老海耶克,现总裁小海耶克、百达翡丽总裁父子等钟表业界的风云人物,本人亲谈与专访的国际钟表品牌或制表大师超过100人。参观过朗格、积家、豪雅、宇舶、欧米茄、浪琴、雷达、亚诺等多个名表厂,及瑞士、德国、法国处钟表博物馆。于2007-2009年与《外滩画报》合作《时间精神》、《时间哲学》、《瑞士表情》三本年度BASELWORLD钟表别册,并于2009-15年为《21世纪经济报道》开创BASELWORLD中文日报现场报道先河,出版《时机》、《追寻逝去的时光》等钟表年度特刊,并为《ELLE》、《ELLE MEN》、《南方人物周刊》、财新传媒等知名媒体钟表栏目特约撰稿人。

(责任编辑:万舒[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