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就是“高级灰” 羅一(Loy Luo)首届绘画雕塑展追踪报道
2015-11-28 12:24:15 未知
元系列之五 综合材料 100X100CM 2015年
2015年11月21日下午三点,“悬浮”羅一绘画雕塑展在798艺术区寧空间开幕,此次展览是羅一女士的首届个展。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12月20日,期间已引起一些海内外藏家以及艺术界朋友的关注。
“悬浮”羅一绘画雕塑展 展览开幕现场
作为编者,我与羅一已有多年的交往互动,上一次面对面交流已是四年前。羅一的气质是理性且诗意的,这一次见到她又有了很大的变化,感觉她又多了一层“光晕”,这种光晕就像“基督教艺术”背景中金光闪闪的“光环”一样。这源自她多年来的积累,的确,读书与思考改变气质。
展览开幕现场 中间为艺术家羅一
“悬浮”羅一绘画雕塑展 展览开幕现场
“悬浮”羅一绘画雕塑展 展览开幕现场
“悬浮”羅一绘画雕塑展 展览开幕现场
“悬浮”羅一绘画雕塑展 展览开幕现场
“悬浮”羅一绘画雕塑展 展览开幕现场
“悬浮”羅一绘画雕塑展 展览开幕现场
羅一曾强调说,她名字中的“羅”是繁体,很多次被人记错写错。她解释到,“羅”是四维的意思,是极多,而“一”是初始,是极简,是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万。“羅”也是“网罗”、“罗布天下”的意思,这真的是一个很美的字,或许,人只有开发自己的多重维度才会变得更“丰满”,否则就是“单薄”的。这正是羅一艺术创作的写照,创作中,她“横穿”东西方,在西方的二元对立以及东方的“混沌”哲学中自由游刃。
创作中的羅一
这或许正如她所说:“我的理想就是要把东西方的东西打通,我必须这样,不然的话,我会觉得很难受, 因为中国文化我很喜欢,西方文化我也很痴迷,所以,关于这两者,我好像都有责任。”
悬浮系列之三 综合材料 150X120CM 2015年
欣赏羅一的绘画,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在她的绘画中,能看到宇宙、宇宙之初以及对那终极问题的思考,一点一滴的色彩与笔触达到“刚刚好”的饱和状态,不多不少。你会幻觉“穿越”在银河系的运转图中,眩晕而又不失秩序。她的用笔有时感性,甚至奔放,而整张画面所造成的氛围又如理性般环环相扣。这里的感性或许是理性的极致,极致的理性之后产生的感性是最自由与灵动的。
悬浮系列之二 综合材料 150X120CM 2015年
悬浮系列之六 综合材料 150X120CM 2015年
羅一向来爱思考,这或许源自她属AB血型,而且是双子座,她天生的骨子里就有一团“燃烧的火”,这股燃烧的火被羅一称为是“有毒的”,其已经进入到她的肉体,并使得她难受。然而艺术创作会让她变得宁静,这是她清除“毒物”的路径,其过程对于羅一来说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幸福感”。
这么爱思考的艺术家,是否在作品的呈现上会显得理性?当然不是。初看羅一的绘画会联想至一些西方抽象大师,但其实相比“冷抽象”,羅一的绘画更含有某种人性的部分,这“人性”的部分大概是最能感动人之处。理性穿过“人”,再到达“理念”、“上帝”,理性跃升到更高级的层面。
悬浮系列之四 综合材料 150X120CM 2015年
元系列之一 综合材料 100X100CM 2015年
未命名记忆之七 综合材料 90X70CM 2014年
易系列之萃 布面丙烯 300X240CM 2012年
羅一广涉哲学、美学等领域,对柏拉图、海德格尔、尼采、德勒兹等都有较多研究,曾对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德勒兹的《感性的逻辑》、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等都阅读十几遍以上。然而,如此的偏爱理性思考却没有阻碍羅一的创作,恰恰相反,这些使得她在创作中更自由。这或许如她自己所说:“当理性达到极致时,感性得到“反弹式”的爆发”。这里的感性将是更高级的,并与更高级的理性相伴而生,如影随形。
异质系列之一 综合材料 150X120CM 2015年
冥系列之三 布面油画 150X120CM 2013年
理性与感性在羅一的作品里已合二为一。理性本身很狭隘,理性只有与感性结合在一起才能解决更高级的问题,或许根本不存在理性与感性之分,将这个运用到创作中,将会更加“open”。羅一在创作中正处于这种状态,即已经不存在理性与感性之分,是一种“灰色”的中间地带,就像“太极图”中黑与白高速运转的状态,极端自由与灵动。这样的作品给观者带来的审美感也是穿梭自由的,这是神秘的,也是存在的。
未命名记忆之八 综合材料 70X90CM 2014年
启系列之一 布面油画 30X40CM 2014年
易系列之既济 布面丙烯 90X70CM 2012年
听复系列之一 布面油画 120X150CM 2015年
羅一,1972年出生于江西,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造型系雕塑专业,在硕士期间,阅读大量书目,对哲学和美学都有较研究,尤其是其硕士毕业论文《试论雕塑艺术的道性》更是得到多方好评。或许正是因为这篇毕业论文以及自己骨子里对哲学的偏爱,羅一自此开始了对“道性”和“灵性”的无尽追寻。十年从艺,勤奋并执着,她的艺术创作就是对道性的追求,是悟道的过程。
未命名记忆之二 综合材料 90X70CM 2014年
覆系列之一 综合材料 70X90CM 2014年
对于羅一来说,对生命的多重体验既是吻合了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过程中的无限可能性的探索,同时也是她对青年时代崇尚的“浮士德”和“唐吉柯德”式的不断超越探索的人生的自我实践。
未命名记忆之六 综合材料 90X70CM 2014年
未命名记忆之三 综合材料 90X70CM 2014年
未命名之记忆之一 综合材料 90X70CM 2014年
元系列之四 综合材料 100X100CM 2015年
元系列之三 综合材料 100X100CM 2015年
启系列之二 布面油画 30X40CM 2014年
元系列之二 综合材料 100X100CM 2015年
芒系列之一 综合材料 90X70CM 2014年
易系列之大壮 布面丙烯 150X120CM 2012年
未命名记忆之四 综合材料 90X70CM 2014年
易系列之丰 布面丙烯 150X120CM 2012年
羅一的作品是诗性的,或许她天生就是一个诗人。组雕《诗系列》中的每一件皆以《诗经》中的诗名命名,作品名称分别是: 采蘋、行露、于役、萚兮、陟岵、素冠、卷阿、振鹭、泮水。共九件。站在组雕《诗系列》前,让人想起布朗库西,也想起波丘尼与亨利·摩尔,然而又都不是。这些“诗”,无论描述何等情怀境遇,都有一种遒劲的风骨,高昂的格调,让人感到刚柔相济的美感。
诗系列之采蘋 青铜 15×15×60 cm 2010-2015
诗系列之行露 青铜 15×15×60 cm 2010-2015
诗系列之卷阿 青铜 15×15×60 cm 2010-2015
经羅一自己介绍,作品最初的创意是为了表现人精神上生而为奴不可逃脱之命运,当时用了树枝石块和纠缠于其间的人体的意象,本想做一座囚城。然而,经过长达六年的反复摸索探寻,心境渐平和,遂有一种尘归尘土归土的释然。
诗系列之泮水 青铜 15×15×60 cm 2010-2015
诗系列之素冠 青铜 15×15×60 cm 2010-2015
作者还坦言,三年前,为了寻找语言的突破和精神的养分,专门实地游历考察了中国雕塑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作品原物,如西安碑林、四大石窟、各大博物馆的古代雕塑作品等等,都让她亲见亲验了中国古代雕塑的大气磅礴,大巧若拙,同时也实证了她的研究生论文中的得自世界雕塑史研究的结论,即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都具道性显现。
诗系列之于役 青铜 15×15×60 cm 2010-2015
这一批作品的创作经历再次验证了艺术对于精神的救赎功能,艺术创作终究使最初个人命运的尖细苦涩得以超拔,并使个人的情感命运融入更宏阔的宇宙沉思。羅一认为,痛苦封冻后会有诗,诗经的诗是奴隶的诗,也是思无邪的诗。
诗系列之萚兮 青铜 15×15×60 cm 2010-2015
诗系列之振 青铜 15×15×60 cm 2010-2015
诗系列之陟岵 青铜 15×15×60 cm 2010-2015
总观羅一的绘画与雕塑,抽象与诗意的背后埋藏着这位善于思辨的女性带着哲学意味的深层思考。如她曾在一篇文字中这样描述自己:
很多年,我力图旁观自我,反复寻找、体验,在图像里、形体中、文字间,有时内心就像那个喊着:“我是谁?谁是我?”的失魂人一样自问不休。
对于这样的追问,她自己给出的答案是:空无在空无中徘徊,繁多在繁多中消逝。这样的诗意情境正是画意的情境,更是生命宇宙终极情境。东方西方,哲学宗教,人与宇宙,肉身精神,空无繁多,存在消逝......如古老的太极图腾,在两极对立中动起来,旋起来,互相侵犯渗透,又互相抵制疏离。当艺术进入这样的场境,生命便无法言喻地宏阔了,美妙了,值得了......
艺术家简介
羅一是现居北京的职业绘画和雕塑艺术家。她的作品近年来先后参展北京亚洲艺术博览会、法国丰特奈市中法艺术交流展、北京国粹园“禅意”画展、德国库帛画廊新年邀请展、瑞典西东画廊意象三人展等展览。作品受到海内外艺术机构及私人藏家所喜爱及购藏。
(责任编辑:邓晓庆[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