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古砖文字展现千年汉字底蕴

2015-12-22 09:06:29 陈龙

  近日,由广州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借古开今——古代文字砖观摩与演绎”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这是国内首次举办古砖书法展览。为了让古砖的文献学、历史学、书法艺术等价值得以发扬,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以广东古砖收藏家黎旭的古砖为基础,邀请了广州的王贵忱、王见,南京的乐泉,四川的陈滞冬,杭州的洛齐等五位书法家进行古砖书法创作,并在展览现场举办古砖传拓技艺示范与体验活动,使古砖文字的魅力得以生动展现。同时还举行了“古砖学与书法艺术”主题学术研讨会和碑帖讲座。

  古代文字砖的数量在近30年来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其蕴含的文献学、历史学、书法价值也日渐显露。中山大学古文字学者陈伟武不久前更提出“古砖学”的概念,预示古砖研究有望继碑学、金石学、甲骨学、简帛学之后,成为又一重要的古文物研究领域。主持这一活动的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原馆长王见指出,古砖蕴含着深厚而丰富的学术和艺术价值,希望此次展览推动国内古砖学的系统研究,并对当代书法文化产生积极影响。 南方日报记者 陈龙 实习生 李婉琳

  ◎文献价值

  古砖是一门活的历史

  1993年,刚到北京工作的黎旭在天津文物市场看到一块“萬歲不敗”的古砖,兴奋不已,花下5500元的高价买下了它,从此走上了古砖收藏的“不归路”。至今他的“大自在山房”已经收藏了一万多块、两三千种的古砖,时代跨越了西汉到改革开放时期,成为目前国内最知名的古砖收藏家之一。此次艺术展,从“大自在山房”中的两三千种古砖中精选了60余种古砖,让全国各地的书法家参与到传拓、临摹、演绎与研究之中。

  “对做学问的人来讲,对于文物价值有没有敏度感非常关键。就像当年甲骨文刚被发现时,材质不好,没人要。罗振玉首先发现它是古文字,第二是发现有那么大的量,随后才有了甲骨学。简帛学也是这样,伴随大量竹简出土,才使其研究成为一门学科。”黎旭说。

  20多年来,黎旭通过网络等渠道大量收购古砖,珍稀者价高达数千元、上万元,寻常者一两百块钱。由于古砖在广东地区并不多,黎旭的收藏范围涵盖了全国各地,尤以浙江、河南、四川、甘肃酒泉、云南等地为主。

  正是因为古砖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量古砖被排拒在博物馆的收藏体系之外而受到损害。但随着古砖出土数量不断增加,黎旭认为,将古砖研究推入古代文物和文献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砖的跨度非常长,从先秦到现代从未中断,是陶器、竹简、纸张之外的另外一种文明载体。”据黎旭介绍,据学者李学勤先生研究,目前在山东出土的两块刻画砖,时间在春秋末期或战国早期。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每个朝代都有古砖留存,相比起青铜器短暂的存在时间和石刻的有限数量,古砖里蕴藏着的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神话学以及古代书法绘画价值非常庞大。黎旭指出:“古砖是一门活的历史。”

  我国金石学滥觞于北宋。南宋郑樵著《通志》以金石别立一门,列于二十略之中,金石学自此成为专门学科。古砖作为金石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很早就被金石学家发现和研究。欧阳修和赵明诚均对汉代古砖有所研究,南宋洪适作《隶续》就著录了东汉建初、永初的砖文,而对古砖作专题研究则始于清代中晚期。由于过去古砖的数量少,信息量小,它一直被作为一个极小的分支依附在“金石学”之下。2004年,在广东书法家林雅杰与古文字学者陈伟武合编的《南粤陶文录》里,砖文还包含在广义的“陶文”里。

  王见认为,随着古砖出土数量的迅速增加,足以让它成为和钱币学、碑学、简帛学等相提并论的一个研究领域。

  ◎艺术价值

  古砖蕴含着丰富的汉字美学

  古砖主要分为画像砖、文字砖两类,文字砖里还包含素面砖。在黎旭收藏的古砖中,能找到大量农业生产、动物形象、宫廷少数民族舞蹈、车马服饰、军事战争、神话造型、宗教造像等内容的图案,还有建平、永和、永嘉、太康等年号的文字砖。

  单就图像砖而言,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黎旭所收集的宋金时期山西地区的“二十四孝”的图像砖。“我们现在知道的二十四孝图,一般是清中后期的刻本,最后一个故事是关于北宋黄庭坚的,这个定本的图像是元朝郭守敬定下来的。但在元朝之前,可能出现了30多个关于孝道的故事。虽然历来名称都叫‘二十四孝’,但二十四孝的故事是在不断变化。”黎旭告诉记者,西王母的青鸟形象在西汉末年的古砖上也与我们今天在文献上看到的有所不同。这些对古代文化的版本研究颇有价值。

  而文字砖的价值尤其引起历史文献学、文字学、书画艺术等领域研究者的兴趣。此次古砖艺术展,王贵忱、王见、乐泉、陈滞冬、洛齐等五位著名书法家,抛开了过去“以拓片为辅,以题跋为主”的创作模式,充分学习和吸取古砖文字的意蕴,创作了一批“古砖文书法”,为古砖文字的书法演绎作出尝试。

  来自杭州的画家、书法家洛齐说:“汉字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美学,汉字里最丰富的变换可能就是在古砖里。古砖文字变化很多,很自由。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民间的‘百福’‘百寿’,一个字可以演变成100个形态。”在鉴赏“大自在山房”的古砖文字拓片过程中,洛齐对汉字的美惊叹不已。他认为,许多制作精良的古砖文字,字体的风格、比例、造型以及线条变化,美到了一种极致。“所以无论绘画还是写书法,应该从古砖文里领悟中国汉字的美。”

  在洛齐的书法创作中,包含在“富”“福”中的“田”字变化出十多种写法,源于从古砖文表现形态中得到的启发。这样的书法创作,充分显示了汉字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自由性,将古人的想象力复活。

  专家认为,古砖文字之所以蕴含如此丰富、自由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种官方文字系统之外的民间文字系统。“楷书变化很小,一笔一划都是被规定的,隶变、馆阁体都是经济简省的产物,但古砖文字却能够在民间文人和能工巧匠手下得到千变万化的美学展现。”

  ◎研究价值

  有望成为一门新的金石学科

  为了让文物、书法爱好者和艺术院系师生对古砖有更直观的了解,此次古砖艺术展还特别在展览现场举行了拓印技艺的演示与教学。黎旭认为,这对书法专业的学生很有帮助。“不去拓,你就感受不到线条的细微变化。”在古砖书法展中,西汉小篆、三国东吴会稽的鸟虫文、东魏的魏碑体以及南京明城墙砖文,均有所展示,这些都是为了让“古砖学”进一步进入大众的视野。

  此前提出“古砖学”名称的中山大学文字学教授陈伟武认为,金石学分化出很多学科,但衍生学科不能完全替代金石学,比如文字学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古砖学”也同样具有独立的学理价值。

  在此次的研究中,他从古砖文字里发现了一些战国文字的研究成果。一般而言,西汉前期以前的文字是古文字,西汉中后期以后的是今文字。在一块出现于四川的东汉古砖上,释文“恭作此冢吉後”,陈伟武教授认为,“吉後”当作“告後”。陈伟武教授指出,“这句墓砖上的文字是要告诉后代子孙的意思,所以释成‘吉’是讲不通的。‘吉’与‘告’的混同在《汉书·艺文志》里也有出现。睡虎地秦简《日书》‘诘咎篇’里,到底是‘诘咎’还是‘诰咎’,因为形体相似,学术界就有争论。所以这个古砖就有了考证的价值。”

  同样,出现于河南的东汉砖释文“宣平里胡主吏”,陈伟武认为,“胡主吏”读不通,应读为“主事”,因为“事”是从“吏”中变化出来的,二者是同源字。

  策划此次古砖艺术展的王见认为,砖文与原来意义上的规范字体有很大区别,由于大部分来自民间,文字富于变化,甚至是当做纹样、纹饰来处理,就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但恰恰给今天的书法家提供了一定的创作空间。“古人对文字的一些创作空间业已形成,但今天的人们可能丢失了这种创作意识。虽然古砖文创作者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是为了当初他的一些我们不得而知的理念或观点去变化和设计。但对今天的文字和书法研究者来说,古砖文却提供了新鲜的东西。”

  王见认为,当代中国书法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许多书法家过度彰显自我,而丢失了对书法所承载的文化传统的追寻。此次古砖展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引起人们对古砖的兴趣,形成对书法“成形系统”的尊崇和学习,更深刻地承载中国书法所负载的文化底蕴。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