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水墨家园-李小可作品展”即将于台北开展

2015-12-23 15:45:35 未知

  艺术是从感动开始的,艺术也是生命所经历的岁月痕迹。当我回顾过去,自己如同是人生旅途的一个行者,作品就是我这个行者在探索的荒途中所做的“活儿”。——李小可

艺术家李小可

  由台北国父纪念馆、北京画院、晟铭文教基金会、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主办的《水墨家园-李小可作品展》即将于台北国父纪念馆3楼逸仙艺廊开展。本次报导除了分享李小可多年来在艺术求索上面临到的艰难轶事外,更特邀策展人、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谈谈他眼中的李小可与其艺术风格。

  李小可,1944年生,成长于北京。出生艺术世家,自幼喜爱中国画,70年代开始照顾、协助父亲李可染创作、生活、工作,并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系统研习中国山水画。先后三十馀次深入西藏、青海、长江源头、黄河源头、甘肃等西部藏族地区与黄山、太行山、燕山等地,跋山涉水去实地写生及摄影创作。意图在继承中国艺术的传统、西方艺术的精华与其父亲所创立“李家山水”的同时,吸取外来艺术营养,寻找符合时代的绘画表现。

  在李小可的心中,“家园”是我们所处时代和赖以为生的自然,传统文化同样是一种家园。当人们走入时,它将会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动和无限的表现空间。而这种感动该如何表现?李小可数年来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将水墨语言的表现力,充分且有效地运用在作品中。从以北京为主题的系列创作,到将黄山这座人文化的名山从他人笔下拉出来,自成风范,再到很难用水墨表现的藏地中。

李小可 《宫墙》 91.5cm×90cm 2003年

  1988年,为了父亲李可染的字要在黄河源头立碑,李小可跟着摄影家郑云峰赴西藏,第一次看到藏地风景和文化时,他感受到敬畏与崇仰。心中埋下的种子,在往后时间内不断发芽。

  1990年,李小可再次赴藏,往长江源头探索。快到终点时,遇上大风雪,身上厚重的器材压着他,连牦牛都不愿往前走。李小可甚至感冒了,咳出血来,趴在地上吸着微弱的氧气,随时都在垂绝边缘,伙伴们犹豫着要不要带他回去,但他不愿意,坚持要走到底。回想起当时,妻子刘莹的嗓子仍微微硬咽,“只收到他简短的电报,说‘正要从昆仑山往前进,爱你。’接着就20多天没消息。”最终,他还是抵达长江源头了,震撼的景色让他超脱生死,这件事更成为他人生的里程碑,让他明白只要坚持到底,肯定能遇上美好事物。

  在吴洪亮眼中,李小可30馀次奔赴西藏,已将远方化为了家乡。因此,对他来说“水墨家园”同样在那遥远的与天最近的地方。如何将有限的水墨语言,来表现特殊的物件。如何将艺术家直觉的感受,独有的感动,化为有效的程式化语言,化为笔端的痕迹保留下来,这是小可老师在对藏地进行创作提给自己的问题。

李小可 《山魂》 181cm×146cm 2014年

  创作,首先是情感的进入。小可老师在面对藏地自然的景观,尤其是面对珠峰、面对黄河、长江的源头时,他说一种敬畏感、自然与人同一的归属感,会油然而生。而在此种环境下的那些人,以独特的方式在介入自然,形成了藏地独特的人文景观。除了藏地特殊的建筑形式之外,最具标志性的就是当你经过每一个山口,在你于路途中最为绝望时,一抬头所见到的经幡与玛尼堆。绚烂的色彩,真诚地累积,使纯粹的愿望、荡漾的思绪固化了。在这种重複中的重複裡,人的介入赋予自然新的又是合理的逻辑。因此,那些特殊的秩序感与流动性,都融入了李小可老师藏地作品的创作中。

李小可 《远古的回声》 210cm×990cm 2012年

  吴洪亮认为,更值得一提的是小可老师2015年关于藏地的一批新作。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小可老师如今已运用非常放鬆的笔触将带给荒凉的群山以生气的经幡、玛尼石、佛塔,这些带有藏地的特点,精神性的人文景观提炼出来。尤其把红色、黄色、绿色的经幡重複的排布与水墨或勾勒或皴擦的群山相结合,形成了小可老师对于藏地描绘的符号性表达。而这种感受从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谁持彩练当空舞》开始,从对实景的感悟出发,逐步将这种对斑斓在风中飞舞的瞬间进行著个人化的处理,日渐将这种组合程式化之后,开始进入情感的塑造。而这一转变的过程恰是最为符合中国画创作规律的。尤其是那幅将在本次台北展出的《远古的回声》,更是将此化为宗教性的表达。这幅长9.9米,高2.1米的巨作,是小可老师在画面上走的一条从阿里到拉萨的长路,其创作的过程如同藏人一路的俯身敬拜,这裡没有辛劳与痛苦的表述,有的只是单纯的虔诚。

李小可 《徽州雨》 179.5cm×96.5cm 2012年

  这一规律的运用也同样可以在小可老师最早成为系列,也是他最早为大家所知的北京系列以及近年所建构的黄山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在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与他心中的家园相对应。他期待的这种程式不能太简单、不能太抽象,太抽象会过为视觉化,而少了人文的厚度。也不能太刻板,太刻板会让画面太熟,少了生的活性,少了空间的深度,少了那一瞬间的感动。如果将这种创作方式总结一下,可以用八个字加以概括:借鉴程式,发于感受。程式有前人的也有自己的,但感受是则完全是自己的,艺术家需要不断地通过外界的刺激,寻找、抓住这种感受。因此,不断地写生,不断地用脚步与汗水丈量艺术与世界的距离,成为李小可老师日常的生活。

李小可 《烟台渔港写生》 53cmx234cm 2015年

  当然,如今对于写生,尤其是中国画的写生也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因为,中国画自身的程式化规律,以及笔墨自身的逻辑运行,与写生时对客观世界的忠实度,恐怕存在著天生的矛盾。因此,多年来有人担心写生会使中国画过于被客观世界所捆绑。而李可染先生以及小可老师都不这样认为。写生的过程是对客观世界的再认识与再发现,客观世界的丰富性,是头脑中的臆测所无法生成的,所谓师造化正是超越主观想像的良方。小可老师说:“写生是艺术家与客观世界,碰撞对话的痕迹。用毛笔写生自然蕴含著文化逻辑,而写生捕捉的是造化自身的生命逻辑。”这种在生活中发现、感悟的过程也是练习的过程。面对一个新的物件,小可老师说:“无论有没有感觉,依照惯例,先画一张,多画几张,感觉就来了。关键是传达生机,然后慢慢地可以程式化。”这也如齐白石所说:“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複写生。自能神形俱见,非偶然可得也。”李小可老师正是沿著这条路在前行。尤其是近期他在烟台完成的一组写生作品,更是在现场,40度的高温下,直追第一感觉,将複杂的渔船的造型与穿插描画的清晰而轻鬆,让死的物件在纸上有了呼吸。因此,对客观世界的憧景,给了小可老师继续行走于路上的理由。

李小可 《黔东南江西苗寨》 59.5cm×140cm 2015年

  本次展览横跨李小可颇受好评的古都遗韵、雪域藏迹、山水黄山和师法自然四个系列,他将对造化万象丰富的切身感受纳入笔墨结构中,使作品具有强烈生活气息和鲜明个性风格,观众朋友很难不被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吸引。据悉,展览将从12月25日起至明年1月13日于国父纪念馆3楼逸仙画廊。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