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台:在中国传统雕刻的光影中穿行
2015-12-26 21:09:05 未知
摘要:他从宋代《营造法式》研究入手,重新解读了书中记载的晦涩传统雕刻工艺粗略方法:“一曰剔地起突;二曰压地隐起华;三曰减地平级 ;四曰素平。”
王庆台教授
12月26日上午,研修班第三场讲座由台湾艺术大学古迹艺术修护学系王庆台教授带来《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来源及台湾的建筑石雕艺术》,在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举行。
-- 闽台古迹艺术同根同源 --
“雕刻是一种语言,通过一种材料,把匠人想做的东西表达出来。”王庆台教授如是说。
王庆台教授祖籍山东,多年来致力于中国传统雕刻艺术及台湾的建筑石雕艺术研究。在对台湾传统建筑追根溯源过程中,他的足迹不仅遍及全台,还涉及北京、西安等历史古都,只为一探究竟中华古迹艺术的深刻内涵。
《三甲传胪》
台湾古建筑的建造技艺与匠师传承,基本上都源自福建。台湾近百年来装饰雕刻体系,其大类可分为花鸟、人物、走兽、装饰等;装饰又因材料而分为剪粘、灰塑。其中雕刻人物历史故事多源自大陆戏曲,花鸟则集于书画,其所表达之形式成为闽南建筑装饰的主流大宗。
“中国工艺是不容易传承的,因为工艺传承是体现在作品中,而不是在文字里。”王庆台教授介绍到。中国南系千年以来所建立的装饰式样,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背景有关。目前,出土的典籍中与建筑相关的谐音及其发展等资料都可以看出中国古建装饰工艺的特征。至于如何正确无误地解读这些资料,是现在传统美术工作者必须要为之努力的责任。
-- 浅谈中国传统雕刻史 --
王庆台教授认为,想要理解中国雕刻是怎么做的,就必须把脉络讲清楚。一开始,东方雕刻做的是“平面”,西方雕刻做“立体”;东方做“图像”,西方做“写实人像”。但很快中国传统雕刻开始从平面转向立体。
“六面立体制作法”的运用
“当时的中国传统雕刻家很聪明,他们创立了‘六面立体制作法’,将作品分为6个面,分别刻上浮雕再拼接起来。”王庆台教授说。该时期出现了以四川佛像为代表的作品。
“六面立体制作法”在如今南方的雕刻作品中依旧可见,如福建泉州的石狮子,其嘴部就是呈现在一个平面上的。正因为这些百年前匠师的遗物,让现代雕刻师能够体会出技艺的出处。制作技艺的传递,是依靠作品细腻诠释的细节。透过作品,还可以在今天仔细阅读到先人经典作品中的技艺。
减地平级
而能看懂作品细节的诠释必然要有相当水准的手艺,否则无法看懂作者的用意与精妙之处。所以为自己的技法找到合理的文字说明,让文字记录内容、操作,做到表里如一,没有一丝差错是非常重要的。他从宋代《营造法式》研究入手,重新解读了书中记载的晦涩传统雕刻工艺粗略方法:“一曰剔地起突;二曰压地隐起华;三曰减地平级 ;四曰素平。”
-- 古建修复等于破坏? --
艺术是“后百业而兴,先百业而衰”,雕刻技艺也是如此。然而台湾许多古迹艺术由于岁月久远而毁损,负责修缮的建筑部门却未遵循古法,致使许多珍贵的古迹越修越“坏”,这样下去传统古迹艺术也将消失。
对此王庆台教授扼腕叹息。究其原因,他发现是随着经济发展,台湾建筑艺术逐渐西化。新时期的建筑师对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一知半解,并抱着十分傲慢的心态。他们不熟悉传统工艺,采用不当的修缮方法,反而会损坏古代建筑。
2000年,王庆台教授设立了台湾艺术大学古迹艺术修复学系,目的是要把从中国南方移民带过去的中国传统建筑技巧保留下来。他指出,古建本没有完美的修复方法。目前东方建筑保留最完好的日本,对古建采取“只换不修”的重建模式,但这在台湾是行不通的。因此,重新建立修复工序才是古建修复的正确道路。
多年来,王庆台教授为了找寻散落在台湾各地无人问津的古建,不断游走于台湾的山野乡村。“很幸运的是,一部分被忽视和遗忘的古老建筑,使我们可以从前人的作品中看到这些技艺曾经灵活运用的全貌。””
王庆台,台湾艺术大学古迹艺术修护学系教授,毕业于Webster(威伯斯特)大学,美国密苏里州艺术研究所,研究专长工艺史、塑造、传统木雕。曾任新北市古迹历史建筑聚落暨文化景观审议委员会委员,台湾艺术学院代理校长,台湾艺术大学古蹟艺术修护学系所长兼系主任。
(责任编辑:苏兰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