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观点 | 红梅:华彩至纯--记罗尔纯油画作品

2015-12-30 00:00:00 未知

惊闻罗尔纯先生逝世的噩耗,不禁悲从中来。遥想2008年7月,我在王璜生馆长和李萍主任的帮助下,在广东美术馆为罗尔纯先生举办个展:“大彩至朴——罗尔纯艺术展”。百雅轩的李大钧先生陪同罗老来参加开幕式,我请罗老到展厅看布展情况,征求意见,罗老笑笑地只说都好。晚宴上大家你言我语甚是热闹,罗老几乎不发一言,只是笑笑的,仿佛主角也并不是他。如今这一幕幕如在眼前,却已是人事两隔,适逢农历十一,故翻出这篇旧文,略作修正,以为祭奠。

罗尔纯,1930年4月10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16岁考入苏州美专学艺,师从著名画家、教育家颜文樑先生学艺。1964年至1990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92年,接受法国文化部邀请访问法国并享有法国居留权。自此以后,罗尔纯多年往返于中国、欧洲之间,对东西方艺术进行深入持久地思考。进入21世纪,已过古稀之年的罗尔纯却迎来了生命中的又一次创作高峰。

从艺术语言的层面上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色彩的纯化和作品的表现性是罗尔纯油画艺术的重要特色,这也使其在中国二十世纪后半叶的美术发展历程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在西方绘画史上,色彩作为独立的造型语言得到真正的解放可以说是从印象主义开始的。印象主义画家们为了表现瞬间的光色印象开始使用分色技术并采用短小的笔触描绘,在画面上造成五彩斑斓的光色效果。紧随其后的新印象主义更倾向于探讨色彩分解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而后印象主义画家,尤其是塞尚,既想保持印象主义的色彩成就又痴迷于取得画面的坚实结构,梦想“用印象派的色彩来重画普桑的画(古典艺术坚实的形体结构)”。他之所以能在这一两难境地中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用色彩而不是用明暗来塑造坚实的形体。紧随其后的野兽派、表现主义等现代主义诸流派,更是把色彩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使色彩不再单纯是审美表现的手段而成为审美表现的目的,开辟了西方从古典到现代的艺术变革之路。可以看出,自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直到表现主义诸流派,色彩的运用越来越单纯、浓烈、感性,趋于主观化,从而越来越具有视觉魅力。罗尔纯的色彩艺术,正是从西方现代艺术的这条脉络发展而来,其中,吴冠中起到过启发和引领的作用。

一、罗尔纯作品中的纯粹性     

罗尔纯艺术的突出特点之一是纯化了色彩这一油画造型语言。他的艺术汲取了西方现代艺术诸流派中的色彩精髓,诸如印象派的光色表现、塞尚的色彩塑形以及凡高的色彩表现主义意味等都在他的作品中有鲜明的印记。罗尔纯放弃印象派以来热衷的纯色对比而改用层次多变、复杂微妙的调和复色组织画面的色彩结构,同时以微妙的互补色使各种复色保持高明度、单纯响亮、明丽欢快的高调效果。罗尔纯个性色彩的标志之一是对黄色系的大胆使用。相比其它色系来说,黄色系具有明度最高但也最单薄、视觉效果最强烈但也最易燥的特点,然而,罗尔纯惯用大面积黄色作主色调,明度极高却层次丰厚,明亮醒目而又温厚润泽,其炉火纯青的色彩挥发使他赢得了“色彩大师”的美誉。早在1983年,艾中信就认为他的油画作品 “构图新颖、造型简洁、设色明丽、笔意大方,这些因素形成一种热情而又温润的韵致,给人舒畅怡悦的美感”。罗尔纯还因善于在色彩的和谐与对比中体现自己强烈的感情,而被著名美术评论家水天中称为“当代中国油画的色彩大师”。 

从作品看,色彩在罗尔纯油画中的一个突出功能是被用来塑造形体的体积,这一点与塞尚十分相似。无论在人物画还是风景画中,罗尔纯基本上是用色彩的冷暖对比而不是用素描关系来表现物体的体积。     如塞尚一般,在罗尔纯的油画作品中,色彩还扮演另一个角色:每一个单独的笔触都是“色彩组成”的一部分,并且与整个画面的其他笔触联系紧密。在观看者的眼中每一笔颜色都被另一笔颜色所修饰,画面总是给人留下连续不断的色彩的印象。罗尔纯作品中的色彩饱满、响亮,与富有韵律感的线条配合在一起,不但让人感觉到艺术家本人愉悦的心情,更让人联想起马蒂斯关于艺术是“安乐椅”的主张。只是,与马蒂斯“安宁、平静”的快乐不同,罗尔纯的快乐是热烈的、明快的、活泼泼体现着生命的本真状态,这一点在罗尔纯晚期作品中体现得尤为凸出。

二、罗尔纯作品中的表现性      

罗尔纯还回避古典绘画的光滑圆润,尤其厌恶没有个性的甜腻调子,而钟情于印象派之后富有表现风格的作品。罗尔纯认为艺术要“进去”,要表现对象和自己内在的心理和感受。罗尔纯曾说,在早期创作中,是“乡土”启发了他。《红土》这件作品画的是罗尔纯小时候住家对面山坡上的一块红土地。从取材家乡的《红土》、西双版纳的《生生息息》、新疆的《伊犁近郊》、到西藏的《高原盛会》,都是罗尔纯乡土观念的反映。这些作品成就了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乡土现实主义绘画中的艺术史地位。2004年的东欧之行,成就了萨兹堡的《莫扎特的家乡》、《海滩上的女人和她的宠物》,《马路乐队》等,这些作品尽管取材异域,却都是带着一种类似乡土的感情意识去表现,马路乐队散发出来的音符和嘉陵江边船工的号子,从现实生活的角度讲没有本质的区别。      罗尔纯的作品尽管有着强烈的表现性,但与西方的表现主义并不完全相同。在他看来,带有书写性的自由地创作行为背后,隐含的本质还是在于寻找一种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平衡点。在具象与变象间寻求最能表达自己独特感受而又能同观众沟通的视觉形态。事实上,他还是要在画面上保留所关注对象的物理形象特征,只是将西方传统油画光源明确的方向性,改变为平光普照,减弱了形体上的明暗对比、取消了投影、高光、反射光,并加强色彩本身的明度和强度,消弱透视深度,增强了形体轮廓棱角和画面构成意味,在对象性格特征允许的情况下适度变形,追求画面的略带装饰意味的形式构成。这种种追求让人不由得想起塞尚的艺术传统。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罗尔纯在其艺术创作里,就开始了对形式美感这一问题的研究,他对形体的奇妙地夸张变形、略带中国画意味的线的运用、以及对黄色系的情有独钟的应用,都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罗尔纯艺术中所塑造的形体,不管处理得繁复还是简洁,其个性特征都非常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007年,罗尔纯创造了一批带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更关注对人物个性特征的塑造。他描绘的藏民,脸部刻画丰富,色彩、线条组合自由,明确响亮地将特定的对象和身份凸现出来,却控制着自己没有向完全夸张、抽象的方向演变,也克制着不去过分主观地表现自己的激情,而是介于主、客观之间的自由描绘,这大概是中国表现性油画的一大特色。      在用色、用线、组织画面结构等方面,罗尔纯与西方的表现主义也有区别。他并不是完全依赖色彩本身的刺激,而是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制造一种视觉和心理效果,着重突出画面的整体气氛,营造出一种即醒目、响亮、欢快、明朗,又抒情、宁静、温文尔雅、诗意盎然的氛围。比如在《沙发上》、《栏杆》、《坐姿·新疆妇女》中,罗尔纯把背景做为一个单纯的平面,人物在这个平整的表面上,从容地展示一种姿态、流露一种情绪。 他的绘画艺术,真正突显了油画在色彩语言上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从吸收转化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的角度看,最近这些年的中国油画整体上造成一种趋势,使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逐渐不太关注色彩,仿佛走向反印象主义以来的色彩之旅。但是,从油画自身的特性来看,其真正具有独立个性之处,恰恰是它的色彩。而在罗尔纯的作品中,色彩饱满、响亮、丰富,并且由这种饱满、响亮、丰富的色彩构成一种充满生气、充满生命活力的整体视觉印象。正因为如此,罗尔纯的艺术才在中国油画整体的大背景上呈现出优势来。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整体架构中,罗尔纯对艺术形式的探讨,对色彩语言的大胆运用,在中国当代油画史上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斯人已逝,风采永存,惟愿罗老一路走好!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