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老师画作进入人民大会堂
2016-01-07 08:49:31 吴吉
市美术学校刘向东担任主创的人物画“民族欢歌”被金色大厅收藏
近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了系列纪录片《老贺和他的团队》,报道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所收藏的大型中国人物画“民族欢歌”的创作过程。深圳市美术学校的师生惊喜地发现,该校老师刘向东是该作品主要创作人员之一。
作品入选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官方收藏的最大幅中国人物画艺术精品,这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可谓是无上的荣光。但是,刘向东老师并没有对太多人提及此事。“因为这件作品并非是我的创意,”刘老师告诉记者,作品的创作构思来源于大学时的同窗好友、四川画家贺丹晨。“当时,人民大会堂向国内个别具有相应资历和实力的艺术家征集创作方案,贺丹晨提出通过56个民族在祖国大地上载歌载舞的人物形象,讴歌民族团结,这一构思很快得到了评委的认可”,正式创作任务落到了贺丹晨的肩上。
但是,恢弘的构思和成功的作品之间,还隔着很长的距离。贺丹晨组建的创作团队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作品要在17.5米长、3.5米高的特制宣纸上完成,从人物造型到颜色渲染都极具难度,画面大大超出团队中每位艺术家的个人经验和把控能力,画了多次初稿和试稿均告失败。眼看时间一点点流逝,心急火燎的贺丹晨想起了刘向东。“我主修西洋画,也就是油画和水彩画,在造型上偏于严谨,色彩相对敏感”,在得到贺丹晨的正式邀约后,刘向东欣然前往,去给“民族欢歌”润润色。但是,刘向东显然低估了创作这幅作品的难度。“我利用节假日去了一趟成都,到了那里傻了眼,初稿的硬伤太多。因为画幅太大,创作者对于人物的比例、动态、结构都没把握好,整个画面的主体造型显得很不自然,很不和谐,这已不仅仅是色彩问题了。”刘向东说,“民族欢歌”里的人物有60位,每个人物都身高1.8米至1.9米,比真人还高。如此大幅的作品,近乎壁画创作,用传统的国画技法根本难以驾驭。
最后,他的任务根本不是“润色”,而是成了名副其实的“救火队长”。
指出初稿的硬伤并给出改进意见,刘向东这个“救火队长”的加入,扭转了整个创作团队的方向,也让搭档们信心大增。此后,他再次亲赴成都,参与了整幅作品的全程修改和创作。“大概有近4个月的时间,我每天早上七八点开始画,要一直工作到下午6点。画面上60个人物的颜色,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刘向东老师说。
其实,在创作过程中,刘向东面临的最大难度还不是任务繁重、辛苦劳累,而是要在如此巨幅的画面上表现出人物的层次,仅用传统的技法是无法实现的。“刚开始我试了很久,发现用传统技法,到了实际画面上就会显得单薄、失真。考虑良久,我借鉴了唐卡、永乐工笔画,在水彩画的技法基础上独创了一种全新的画法来创作,贺丹晨将它称为‘色皴法’,”这种全新的色彩表现技法,使得“民族欢歌”最后呈现的人物栩栩如生,且画面饱满。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