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精美的雕塑会说话

2016-01-08 10:52:25 未知

  漫步郑州科学大道荥阳段生态廊道,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这里多了一个“春夏秋冬”——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科普知识园。而位于市内的管城区,也有一组“青铜模范”雕塑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这些雕塑作品传达着什么样的信息?它们由谁设计?本报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记者在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科普知识园看到,园区利用广场成半圆形形制,用26块大小不一的景观石块代表二十四节气(其中春分、秋分分别由两块组成),按节气顺序排列,高低有序、错落有致。整体分为四组,分别为春之组合、夏之组合、秋之组合、冬之组合,各组合中为该季节中的6个节气,用铁链相互连接,石块上雕刻与各节气相关的知识,市民不但可以观赏,还可触摸。

  “二十四节气是指24个时节和气候,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一种‘阴阳历’。”郑州市群众艺术馆雕塑壁画院原院长张松正是这组雕塑的设计者之一,他对二十四节气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他告诉记者,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反映季节的变化,还能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2006年,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张松正看来,“春夏秋冬”——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科普知识园的建立,既是科普知识的介绍,又是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宣扬,“这组雕塑用的石头,有的是在纹理上与代表的节气相关,如‘清明’,我们选择的景观石纹理比较细腻,让人联想到‘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状态;而有的雕塑上则雕刻有相应节气的图案,如小满上是沉甸甸的麦穗,大寒是带着虎头帽的孩子,表示天气寒冷……”张松正介绍,他和陈宗铭、马亚非两位设计者共同设计的这组作品,就是为了加深大家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而另一组“青铜模范”雕塑伫立在管城区商城遗址公园内,大名鼎鼎的商代遗址在这里被发现,而青铜作为商代的标志性技术,以“青铜模范”为其文化元素的代表,十分恰当。

  “我们知道‘模范’这个词,却很少知道这个词就是来源于青铜铸造技术。”张松正告诉记者,追根寻源,“模”和“范”来自先民们陶器和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制作器物的样品为“模”,而铸就铜器的壳为“范”,合称“模范”——是“模”和“范”造就了青铜器,是青铜器的制作造就了“模范”。几千年过去了,无论铸造工艺怎么发展,却都离不开它最基本的工艺,那就是:“模”与“范”。

  记者了解到,管城青铜模范塑造科普园用到的石头为15块,从工业技术角度展示了青铜铸造的过程。“我们是想改变过去展板式的宣传等较为单一的科普手段,以较为丰富的形式、从科学普及的角度来表现我们的传统文化。”张松正介绍,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科普知识园和管城青铜模范塑造科普园中的这两组雕塑分别应荥阳科协和管城科协之邀请设计制作,“希望能为郑州市民提供融合园林景观、文化传播以及科学普及的观赏性园林,为大家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责任编辑:王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