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吴海洲:日常中的无常

2016-01-11 14:27:07 未知

吴海洲《焦虑综合剂》 布面油画 168x120cm 2015

  吴海洲的作品大致说来并不直接表现社会政治性命题,而是通过收集一些有所感悟的图像资料,着力描述一种日常生活的场景与状态。在一片灰朦的色调,质感的笔触中,潜隐出时代的气息和其背后历史和记忆的暗影,以及特定环境所导致的心灵躁动、性情的无所附着。从某种意义上说,吴海洲的绘画创作仿佛是在传统和记忆即将消逝的时刻对记忆的追认,并被纳入到他个体切身的生存经历和重构记忆当中。因其遥远,很像是来自发黄的老照片,荒凉而孤独,甚至有些伤感的忧郁。这种表现因素也得益于他从中央美院附中,到本科、研究生一路下来积淀的坚实基础。正因为这种描绘不再刻意寻求表现对象的“文化”象征意味,而强调个体记忆的丰富和细腻,因此,他表现的形象也带有很强的情感因素和日常生活的片断。长久以来,不仅日常生活经验一直被那些追求宏大命题的艺术家所轻视,而且,它所表达的价值和渴求,以及它营造意义的可能性也不断地受到质询和怀疑。但这恰恰从另一方面给予日常生活经验的艺术表达一种存在的理由。或者说正是由于宏大的历史叙事常常陷入一种空洞的尴尬,才赋予艺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表现以必要性和价值。作为艺术家,习惯于讲述“我”的内在经验,虽然也在日常生活经验的范畴之内,却仅仅与其个人的自我意识有关。而吴海洲的不同就在于他绘画中所呈现出来的日常生活经验,又区别于那种极端个人化的日常经验表达,不仅体现出一定的社会内容,也是一种集体的记忆。换句话说,他既是生活的介入者,也是生活的旁观者。因为在一个更大的心理视域里,我们每个人现在的命运都是不确定的,随机地变换自己的身份,穿行于交错的空间中。

吴海洲《离心》布面油画 80×80cm 2015

  文化不是或不仅是成规化的现实,也不仅仅是被长期沿用的符号系统或既已存在的意识形态固定下来的观念和解释,而更多的是鲜活灵动的原初状态下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文化生态呈现的不仅是一种结果,更是一个过程。吴海洲的作品即是一种对人的实际生存状况和人的未来发展可能性的关注。当它展示在你的眼前时,你会感受到我们正处在他所描摹的现实境遇和记忆之中。“记忆”是试图将已获得的经验保存下来,由此也产生了抗拒丧失的想象。但这种想象却以重构的方式再现了他曾经的视觉记忆。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油画艺术既是他记忆的现实显影,又是在其形而上的超验表现。而艺术家的艺术话语方式强化或提升了我们的共识,或许还会审视我们自己早已司空见惯的日常平庸的生活。也正是这种表层的真实后面隐藏得更为深刻的真实,才能引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乃至震撼。

吴海洲《秘密》 布面油画 240x190cm 2013

吴海洲《气》布面油画 20×30cm 2014

  艺术的概念与范畴随着我的学习成长历史和现实生活的体验在我个人内心深处发生着不断推演和反复的变化。它既是激励同时也成为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几年来我的创作便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着。绘画当然是我发出'声音'来表达,我思,我想,我见的方式,然而如何把这个声音发出来,或者更加确切的说,它如何得以成立。这里边似乎又有了一个标准的问题,而对于艺术来说,标准恰恰是限制的开始。因此在这种寻求表达自由与自我形成标准的游戏里我的绘画工作得以展开,这里包含了复杂的心理体验。

  ——吴海洲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吕雪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