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专访】景育民:中国雕塑需要建立健康严肃的评价体系

2016-01-17 11:51:51 陈耀杰

  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景育民

  “我们的评价体系和理论体系还不健全。现在学术界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我期待或者是渴望学术界以诚恳严谨甚至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当代艺术的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有助于建立我们当代雕塑艺术的价值评价体系;另外一方面,对于青年人也是一种很好的引导,这对当代雕塑艺术未来理性发展甚至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景育民在谈到当下雕塑理论发展的现状时这样讲到。

  近一段时间来,关于雕塑的大型展览越来越多,像太原国家雕塑双年展,刘开渠国际雕塑奖,以及将要举办的“入境”2016东湖公园公共雕塑邀请展,新丝路、新起点——首届“金乌之梦”国际户外雕塑展,2016首届“潮起东方•中国海宁百里钱塘国家雕塑大展”,中国姿态•温州龙湾国际雕塑双年展等等众多展览,通过这些展览我们发现当下很多青年雕塑家们往往更注重材料、技术等等,社会的介入和关注度感觉不够,当下雕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装置、影像甚至高科技的东西都可以进入到雕塑领域,雕塑艺术变得越来越泛化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景育民,看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对于雕塑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如何研判的。

  雅昌艺术网:看当下很多与雕塑有关的展览或活动,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青年雕塑家们往往更注重材料、技术等等,社会的介入和关注度感觉不够,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景育民:很多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这又是当下需要警觉的一种流行化倾向。很多艺术家以关注本体的口号或者思维强调雕塑创作自身的关系,比如材料、表现等等系,甚至自我状态的表现,关注社会问题,责任、担当、批判等等这些关键词在我们的

  创作当中确确实实有所缺失,我觉得学术界也好、雕塑界也好,其实应该有所警觉,雕塑艺术作为美术门类当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它所承载的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从历史上来看,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现阶段的作品中,这个问题是应该加以注意的,我想很多艺术家通过反思或者梳理会有所改变的。

  雅昌艺术网:当下雕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装置、影像甚至高科技的东西都可以进入到雕塑领域,雕塑艺术变得越来越泛化,对于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景育民: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泛化可以把它看成是雕塑艺术发展的多样性。现在的多样性和跨界思维可以概括为跨领域、跨媒介,首先这是学术界对长期以来固有艺术形态的一种颠覆和逆反,我觉得这是好事,从单一走向多元,预示着中国的当代雕塑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其次,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允许或者是包容,甚至赞赏这样的行为,大家有这种冲动、有这种主动去实验、探索的行为,这值得肯定,问题在于对传统雕塑艺术,我们已经形成了它的评价体系,对当代艺术这种多样性的表现方式,我们的评价体系和理论体系还不健全。现在学术界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我期待或者是渴望学术界以诚恳严谨甚至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当代艺术的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有助于建立我们当代雕塑艺术的价值评价体系;另外一方面,对于青年人也是一种很好的引导,这对当代雕塑艺术未来理性发展甚至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

  雅昌艺术网:当下雕塑领域的理论家和策展人队伍是怎样的?有注意到像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这样大型的国际性雕塑展策展人基本上都是由艺术家担任的。

  景育民: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从事雕塑研究的理论家并不是专门研究雕塑的也很少有专门研究雕塑理论的,他们对各种门类,各种价值层面,审美层面的作品都会去研究,是万能的状态,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雅昌艺术网:对于雕塑家策划展览,您怎么看?

  景育民:这个很有意思,雕塑家本身作为一个创作者,他们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他们本身都有教育背景和教育经验,他们在策划活动的时候是有一定包容度的。首先,因为他们是教育者,面对的是不同层面、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不同价值取向的艺术作品,他们有自己策划的理由,虽然理论和学术上会有所欠缺,但胜在他们更接地气,因为他们是在场,他们的表述或许没有理论家更具有文本性,语言组织可能不是这么精准,但他们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观望者和亲历者、参与者、组织者甚至还是教育者,应该说他们是这次策划活动比较成功的一个基本保证。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部分策展人也研究理论,就是学者型的艺术家,艺术家创作本身的思辨性和理论探索也很重要,这是中国雕塑艺术发展重要的积极因素,当然他们也并不是无懈可击,虽然有点儿个人的倾向性,也有将自己个人价值观植入到展览当中,但并不影响整体的效果。

  雅昌艺术网:本届太原雕塑双年展主题为“新态”,您是如何看待的?在您看来雕塑的新态是什么?

  景育民: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以“新态”为主题,充分说明中国当下雕塑艺术的创作从学术界以及到全社会,包括雕塑的业界,大家对创新是有着非常迫切的期待和探索的精神冲动,“新态”这个命题本身满足了广大雕塑家的创作诉求,同时这个展览充分体现中国当代雕塑近两年创作发展的基本面貌,这个展览几个板块的划分,本身就从多元化、多样性,多种文化诉求,多种表现形式等等多种价值观的方位来体现雕塑的丰富性。板块的划分有几个特点:一个是年龄的包容性,从年轻到比较知名的或者是著名的艺术家,从价值观和创作方面不同的艺术家,都得到了呈现的机会;从展览的现状来看,是近两年来国内最好的展览,个人感觉超过了全国美展。

  这个展览我想谈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它消解了主流艺术、当代艺术之间的对立和界线,使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创作的生态得到全面体现,再一个,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些“老”的艺术家,他们很多人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这就说明中国雕塑在发展,而且在变革。

  雅昌艺术网:关于雕塑艺术的公共性我们该如何看待?

  景育民: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架上雕塑很多时候就没有户外雕塑的公共性强,作为公共雕塑,它属于公共艺术的范畴,首先是开放的,是有一种担当,我觉得这两者之间一个是自我的表述,内心世界个人的探索,一个是寻找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关键词能够分别出来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

  雅昌艺术网:关于当下和未来雕塑的发展趋势您有怎样的预判?

  景育民:当代中国雕塑发展处在一种多样性、多元化、跨媒介、跨领域,传统与当下共生的生态状况,未来的发展在不断地反思当中,中国的雕塑艺术发展会逐渐呈现出更具有国际视野的本土面貌。还有就是经过不断地展览、交流,中国雕塑发展应该会迎来一个很好的未来。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